愛運動愛健康_愛運動愛健康活動反思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朱韻熙 王明偉
“五一”小長假是一個放松和休息的好時機,但同時也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好機會。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假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機會來融入更多的運動和健康活動。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那么,對于愛運動的人群來說是不是就意味著多了幾分安全系數呢?
其實不然,運動促進健康或者運動促進心臟健康,其影響是兩面的,是一把雙刃劍。
圖源:視覺中國
網上偶有看到運動愛好者意外猝死的報道,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醫生對此表示,“居民一定要牢記,短時間、劇烈的運動,對那些從來沒有訓練過的人往往是有危害的。”
通過加強運動來增強身體的素質,改善個人心臟病發病的風險,是有原則的,即一定要掌握一個適度選擇,循序漸進的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
“一般人群的推薦運動強度,以鍛煉之后身體感覺到舒服,沒有不適為標準。”無論這個人原來有無心臟病都必須滿足這個先決條件,而不是具體說你只能跑100米,或者他只能跑200米等。
圖源:視覺中國
這個量是否可行,可以選用一個簡單的方式,即在運動中達到的最高心跳數(一般是175左右)減去個人年齡,如果不超過這個數,運動量就沒有問題。
其次,當我們運動停下來后,在十分鐘內,心跳可以回到運動以前的基礎水平,這就表示這一次運動的量也是適合自身條件的。
運動方式大致上可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無氧運動也叫做張力性運動,如俯臥撐、引體向上、拉力器、啞鈴、杠鈴等,這些運動能將肌肉鍛煉得很發達,但是對于心臟功能并沒有起到鍛煉目的。
如果主要目的是想通過運動來改善心臟狀態,合適的方式是有氧運動,例如快走、跑步、打球、騎自行車、游泳、跳舞,包括扭秧歌、健身操等,這些都是合適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