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健康險_太平健康險20年交,什么時候可全部拿出
《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正式落地,禁止養老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健康險業務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龍秋月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從機構管理、公司治理、經營規則、監督管理等方面對養老保險公司進行標準化規范。《暫行辦法》強調,養老保險公司應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聚焦養老主業,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
與年初發布的《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相比,《暫行辦法》在業務范圍的表述上將 “健康保險”修改為“長期健康保險”,這將意味著未來養老保險公司將禁止經營短期健康險業務。《暫行辦法》正式落地,對十家養老保險公司的影響不一。其中,對短期健康險業務占比過高的公司來說,公司需在未來三年大幅壓降該類業務,或經歷轉型陣痛。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養老”)是我國十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之一。記者在保險業協會人身保險產品信息庫中檢索,“太平養老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險”,共有152條數據。
亟需壓降短期健康險業務
《暫行辦法》規定,養老保險公司可以申請經營以下部分或全部類型業務,一是具有養老屬性的年金保險、人壽保險,長期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二是商業養老金;三是養老基金管理;四是保險資金運用;五是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暫行辦法》并未將短期健康險列入養老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內。養老保險公司業務范圍超出規定的,需自《暫行辦法》印發之日起三年內完成業務范圍變更。
短期健康險是指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中國科技投資》記者在保險業協會人身保險產品信息庫中檢索,“太平養老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險”,共有152條數據。
*太平養老在售短期健康險數據,截圖自保險業協會人身保險產品信息庫官網
太平養老官網公布的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指標顯示,2020年、2021年上半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該指標分別為56.7%、69.44%、60.93%、87.15%、99.74%、87.24%,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
《暫行辦法》指出,養老保險公司應當走專業化發展道路,積極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聚焦養老主業,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記者查看太平養老年報發現,2022年,太平養老原保險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分別為太平共享盛世團體護理保險、太平盛世團體補充醫療保險(C款)、太平附加盛世綠洲門診團體醫療保險、太平盛世團體重大疾病保險(2021款)、太平附加盛世綠洲住院團體醫療保險。記者查看梳理發現,太平養老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多為保險期間為一年期的健康保險。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暫行辦法》的出臺將對太平養老的業務經營產生一定影響。首先,太平養老需在規定時間內調整其產品結構,減少短期健康險的銷售,這可能導致公司在短期內面臨保費收入的下降。其次,由于禁止經營短期健康險,太平養老需要調整其業務發展戰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個人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金等業務上,這對其運營模式和業務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袁帥還表示,太平養老可能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壓降短期健康險業務,一是優化產品結構,對在售的短期健康險進行調整,減少新產品上市;二是加大營銷力度,推動長期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金等產品的發展,引導客戶需求轉向;三是通過提高服務質量、優化客戶體驗等方式,增強客戶粘性,減少因政策變動導致的客戶流失。
應該發發
不應偏離“養老本源”
官網信息顯示,太平養老在售的商業養老金產品包括太平養老穩盈寶壹號期限保本型(三年滾動)商業養老金產品、太平養老天天盈商業養老金產品、太平養老安盈寶壹號商業養老金產品、太平養老滿盈寶壹號商業養老金產品,風險等級涵蓋R1-R3。上述四款商業養老金產品自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49%、1.77%、3.08%、3.37%。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方面,太平養老官網顯示在售的產品僅為太平盛世福享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年金保險方面,官網顯示在售的產品包括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年金保險A款(2018)、B1款(2018)。
記者在保險業協會人身保險產品信息庫中檢索太平養老在售產品發現,人壽保險共7條數據,年金保險共24條數據,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共4條數據,健康保險則達199條數據。
若養老保險公司的業務偏離“養老”屬性會產生哪些影響?知名評論家解筱文向記者表示,一是失去核心競爭優勢,養老保險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提供養老保險服務,這是其最主要的競爭優勢。如果公司偏離這一屬性,可能會失去其核心競爭優勢,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二是損害消費者利益,養老保險公司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公司偏離“養老”屬性,可能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例如提供不合適的投資產品、不穩定的收益等,導致消費者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三是增加經營風險,養老保險公司的業務涉及大量的資金管理和投資運作,如果公司偏離“養老”屬性,可能會增加經營風險,例如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等,導致公司陷入困境。四是影響行業聲譽,養老保險行業是一個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如果個別公司的業務偏離“養老”屬性,可能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聲譽,導致公眾對養老保險行業的信任度下降。因此,養老保險公司應該始終堅持“養老”屬性,為消費者提供穩定、可靠的養老保險服務,以維護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消費者的利益。
對此,袁帥亦認為,養老保險公司的業務偏離“養老”屬性,一是影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導致市場地位不穩定;二是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對養老保險產品的認識產生偏差,影響行業聲譽;三是偏離政策導向,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此外,過度追求短期利潤可能導致公司忽視風險管理,從而影響整個保險市場的穩定。因此,養老保險公司應遵循監管政策,回歸養老本源,切實發揮養老保險的作用。
今年三季度末,太平養老的保險業務收入、凈利潤分別為72.82億元、-0.17億元。分季度看,今年一季度,太平養老實現盈利,二、三季度均為虧損且第三季度凈虧損0.75億元。今年三季度末,太平養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55.1%、233.61%。
針對太平養老短期健康險及養老保險業務等問題,記者致函太平養老,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