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心理健康教育22個主題
釋懷煩憂 快樂成長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不好的心態和情緒帶給我們的影響。
2、引導學生找到感悟快樂的方法,培養健康積極的樂觀情緒。
二、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尋找快樂的鑰匙,掌握排解不良情緒的幾種方法。
難點:讓學生學會在別人煩惱或自己煩惱時得以排解。
三、教學準備
1、上課相關課件和圖片。
2、發憂愁卡〔小飛機〕。
3、課前制定簡單的課堂公約。
四、教學方法
游戲法、表演法、講授法、討論法、實踐法
五、活動目的
煩憂和快樂常常伴隨著我們每個人,如果總是想著煩心的事,就會改變自身的心境,甚至是心態。這節課的設計旨在以“活動〞“體驗〞為主要教學因素,指導學生如何面對不良情緒,找到調整情緒的妙方,學會笑對人生。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實踐、多感悟,力求學生自悟自得,表達心理教育以學生為主題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煩憂時能自我調節、以到達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六、教學過程
活動一:照鏡子游戲
(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感受情緒是可以調節的,導入課題)
首先,讓我們做一個小游戲
〔全體起立,面對面站好,1.3.5.7組聽老師口令做動作,2.4.6.8組同學跟對面同學做鏡面動作,準備:吃驚、恐怖、難受;好,交換,看誰做得有創造力、有新意,難過、生氣、好開心啊。請坐!
教師:玩了照鏡子這個游戲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著鏡子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要想生活對你微笑,你就得對生活微笑。
展示課題:釋懷煩憂,快樂成長
活動二: 傾訴煩惱憂愁,制作小飛機
(讓學生回憶和暢談煩憂的事、煩憂時的反響)
教師:老師希望每位同學天天快樂,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煩惱憂愁,你在學習、生活、交往中有什么煩惱事嗎?快向你小組內的同學傾訴傾訴吧。
〔學生小組內交流〕
教師:小組內講出了自己的煩惱后,你的心情肯定輕松了許多。誰來大聲說說自己的煩惱?〔生略〕
教師:我們的煩惱可真多呀,想起這些煩惱,我們就會不舒服,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煩惱就簡單的語言寫在各自粉色紙片上吧,一會兒我們一起來解決它。請小組長把小飛機收集在一起,現在請同學們觀看一個小視頻,思考:在煩惱憤怒時、恐懼時、悲傷時我們會有什么反響呢?
學生:煩惱憤怒時會打枕頭、跺腳、想打人、握緊拳頭……恐懼時會左顧右盼、抓住衣角、大喊……悲傷時會抱住枕頭哭、心里覺得很痛、不想吃飯……
教師:這些煩惱的情緒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我們喜歡煩憂嗎?
學生:不!
教師:既然我們都不喜歡,那就讓我們離開煩惱,尋找快樂吧!那么,讓我們談談我們的快樂吧!
活動三:心理劇——足球風波
(學習尋覓快樂的方法)
學生:幫助別人時、拿到好成績時、受到表揚時……
教師:看來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快樂,但是快樂和煩惱也是同時存在的,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個小故事——心理劇:足球風波
〔4名學生表演兩個場景。場景一:小強踢球時不小心傷到了同學,互不相讓,結果打了起來。場景二:小強踢球時不小心傷到了同學,小強態度誠懇地詢問傷勢,并扶同學到椅子上休息。〕
教師:誰來說說第一個場景?
引導學生:因為他們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問題。
教師:第二個場景?
引導學生:因為他們站在了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
教師:同一件事,換位思考后處理就是另外一種結果,也能給人帶了愉快的體驗。
那同樣一件事物,還會不會有不同的發現呢,老師這里有副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丑陋的巫婆可以變成漂亮的公主,漂亮的公主可以變成丑陋的巫婆,這全靠是不是從美欣賞美——積極的角度去看問題,就像魔術師一樣讓你把煩憂變成快樂,可見——快樂的情緒源于我們是否有積極的態度〔積極暗示〕
活動四:體驗快樂
(引導學生說出尋覓快樂的金點子)
教師:那么到底有多少讓我們釋懷煩憂,快樂起來的方法呢?我們來向可愛的動物們學學:怎么解決煩惱的?從動物身上我們學會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斷提自身素養。
教師:國慶大閱兵,壯觀無比,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自豪驕傲,但祖國也曾經歷挫折和苦難,能有今天,教會我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否則落后就要挨打。
教師:讓我們再通過一些運動來體驗快樂吧。一、深呼吸〔沒問題,我可以〕。二、大聲喊,開懷大笑 三、把煩憂折成紙飛機放飛煩惱和煩惱說“goodbye〞。如果這些都還不能讓我們快樂起來,那就讓我們把煩惱的事暫時丟在一邊,一起來做做快樂體操吧!四、生站起來唱《幸福拍手歌》,做相應的動作〔放音樂〕。大家發表一下看法: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釋懷煩憂,快樂成長?
引導學生:釋懷煩憂,快樂成長的方法除了換位思考、積極暗示、提升素養、努力學習、努力學習外,還有自我宣泄、轉移注意等。
活動五:抽出小飛機,討論解決煩憂的方法
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抽兩個小飛機拿出來,小組討論解決的好方法,幫助紙片里的同學找到快樂,解開自己的煩憂鎖,分享成果。
板書設計:
釋懷煩憂 快樂成長
換位思考 積極暗示
提升素養 努力學習
自我宣泄 轉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