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健康網(平安健康網名男)
“我們正在做難而正確的事,我們愿意為之付出。”12月3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健康”)首席財務官葉瀾在2021雪球投資者生態大會上這樣說。
平安健康首席財務官葉瀾
平安健康作為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的重要旗艦,推動“保險+服務”中的“服務”部分。當前,平安健康正進行戰略2.0深化,商業模式轉變為“HMO+家庭醫生會員制+O2O”融合模式,將按照會員制收費,以及會員購買增值服務或商品收費。
葉瀾表示,平安健康的收入模式主要分為三部分:B端金融保險企業客戶收入模式、B端企業員工收入模式、C端個人付費收入模式。在葉瀾看來,公司正在將海外流行的HMO模式移植到中國,并進行一輪本土化的改造,過程中,既緩解了中國醫療的痛點,又成就了平安健康。
簡單來說,HMO指的是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后,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人群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體系,本質上是醫療體系和保險制度的融合。模式上就是把保險公司、醫院、醫生串聯起來,打造一個“保險+醫療”的商業閉環,其中保險公司負責發行保險產品或提供健康服務,醫院提供醫療場所。對于用戶,買了保險就可以優惠享受疾病治療等服務。
平安健康何以實現HMO
在葉瀾看來,平安健康正在做“難而正確的事”。目前,業內學習HMO模式的公司不在少數,但事實上要讓模式真正落地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資源整合,并非每個參與者都有能力做到,經驗、技術、資源、客戶基礎缺一不可。在平安集團四大生態優勢的持續賦能下,平安健康搭建起專業醫療壁壘,這亦構成了它有別于同業的最大特點。
據了解,在經驗優勢方面,平安覆蓋了3萬種疾病的五大數據庫,100萬醫學概念,以及700萬的醫學關系。在醫療科技上,依托集團基礎醫療科技的同時,也在應用醫療科技上做出非常多的創新。平安健康研發的AI輔助診療系統,覆蓋超2000多種疾病診斷模型,幫助22個科室的醫生提升日常問診效率和精確度。在醫療資源上,平安健康連接了線下4000多家醫院,自有醫療團隊約2000人,外部合作專家近5萬人。在客群基礎上,截至2021年上半年,平安集團自身擁有2.2億個人金融客戶,包括人壽保險、車險、銀行零售、信用卡、證券信托等,且服務0.7億企業員工。在網絡支持上,葉瀾表示,平安健康去年以來構建了五大網絡,包括醫生、醫院、服務、檢查檢驗、藥品網絡。2021年上半年來,公司亦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本建設線下網絡。
葉瀾稱,過去公司注重用戶的注冊量、在線問診量,如今,重點轉向用戶質量,也在思考一些問題,即如何深耕4億注冊用戶,如何為其帶來線上、線下的順暢就醫體驗,如何確保他們的醫療健康問題在自身平臺上能找到最佳方案。
連接保險和醫療
HMO在中國的落地,關鍵在于如何將保險和醫療的資源打通、協同起來。平安健康對此有自己的方法論——關鍵在于利用家庭醫生打造一個橋梁,連接支付方和供應方。
平安健康將此創新為一種家庭醫生會員制,即“1個家庭醫生+5大專業服務+1個會員健康檔案”,通過家庭醫生連接線上醫生及線下醫院服務,實現日常的健康管理以及診前、診中、診后的陪護,以及后續的康復。
“家庭醫生為用戶提供的則是solution(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要做的是最了解用戶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希望未來我們的家庭醫生能成為用戶醫療健康的入口,有不舒服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問家庭醫生。”葉瀾說。
從平安健康自身的戰略升級來看,家庭醫生會員制也是戰略升級中的一步。葉瀾表示,平安健康以在線醫療為核心,嘗試產品和服務的橫向拓寬和縱向延伸,打造醫療、健康管理等多元產品的同時,嘗試連接更多線下服務。
如今,平安健康的家庭醫生會員制有了初步進展。葉瀾表示,計劃讓80%的用戶使用線上家庭醫生服務,并推出了以會員制為核心的家族圖譜。但目前,整個市場上家庭醫生的簽約率并不高,公司還會對此進行投入,更好地把用戶端、服務端、支付端連接起來。
對于未來,葉瀾認為,HMO會在中國逐漸落地,而作為核心的家庭醫生,將在醫患中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平安健康也將自主打造一套完整的會員制服務,串聯線上、線下的服務,比如用戶通過線上進行尋醫問藥,到線下指定醫院接受治療,在診后通過線上回訪、隨訪來得到一個完全的身體康復。
“平安健康正在向融合保險+醫療健康、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服務三大模式轉變,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省心、省時、省錢’的醫療健康服務。”葉瀾說。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