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答案
健康是一個整體概念,它包括了生理、心理、社會和道德四個層面。四者之間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其中,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礎;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條件;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建立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基礎之上。
學前兒童因身體器官、功能及心理機能等方面固有的不成熟,決定了學前兒童的健康有其自身特點。
圖片來源網絡
學前兒童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
(1)學前兒童的身體健康
衡量學前兒童身體健康的指標主要包括:生長發育、生理機能。
學前兒童身體健康是指生長發育速度正常,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符合其年齡發育水平,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且身體各器官構造正常,沒有生理缺陷,功能發揮良好,能有效抵抗疾病。
如果兒童身高、體重偏離正常值(低體重、超重、肥胖、身材矮小),或患缺鐵性貧血、佝僂病、氣管炎、肺炎、弱視等疾病均屬于身體不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2)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
衡量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指標通常包括:智力、情緒、交往能力、行為和性格特征。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是指智力發育正常,能勝任符合其年齡特征的各種游戲和學習活動,情緒穩定,反應適度,積極情緒多于負面情緒;樂于與人交往;能較快適應新環境;性格良好,表現為樂觀、自信、熱情、勇敢等;行為統一、協調,符合其年齡發展水平。
如果兒童經常表現為情緒沖動、愛發脾氣、因一些小事而大哭大鬧;不愿意與小朋友玩耍,到新環境適應困難;性格孤僻、膽怯、脾氣暴躁;特別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經常打人等,均屬心理不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3)學前兒童健康的表現
- 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符合其年齡發育水平,體檢各項指標達標;
- 身體發育良好,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 身體功能良好,體態正常,沒有疾病;
- 智力正常,能勝任符合其年齡特征的各種游戲和學習活動;
- 情緒穩定,很少因為一些小事而哭鬧不止,常保持愉快的情緒;
- 樂于與人交往,愿意與小朋友玩耍、分享,能較快適應新環境;
- 性格良好,表現為活潑、開朗、自信、勇敢;
- 行為表現符合其年齡發展水平。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認知快速發展,各種行為習慣逐步建立、生活方式形成的起步階段,并且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可塑性強,愿意聽從成人的指導,特更容易通過教育幫助兒童建立健康的行為。掌握學前兒童健康狀態知識,對兒童在成長中的教育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