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最賺錢的行業【現在什么行業發展前景最好】
盧松松和他的博客價值點:互聯網賺錢盈利與能力提升的啟發
這幾年很少寫文章了,看到有行業內人寫了一篇關注盧松松博客的文章,我覺得有必要把這些年來關注盧松松這個人和這個博客的收獲寫一下,學習與啟發是我從盧松松個人身上和博客當中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趨勢所向,個人站長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是表面上的東西或者說是局部的東西,實際上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當中,站長和有關互聯網運營推廣的從業者還是占據相當大一部分,他們共同的問題都是對于互聯網推廣知識的不系統或有興趣但尚未入門。
這些年在盧松松博客上投稿的作者極大部分所從事的工作屬于運營營銷推廣方面,對于關注到從業者自身所面臨的問題深入度還是有限的,因此,在當今這個移動互聯網大勢來臨之際,他們轉型到了另外的載體上,但服務好哪些真正有需求的人的內容,也還有機會。
知道盧松松在2011年,那時候剛進入互聯網這個行業,后來在速途網丁道師的活動中開始認識這個人和這個博客,一直斷斷續續關注至今,一直沒見過面,但是這些年也在上面投稿不少文章和進行了比較長久的業務合作。
去年,在QQ上聊得是否有興趣到北京工作,一起做盧松松軟文頻道這塊的業務,由于個人原因當時并沒有答應。至此,我個人看到了盧松松博客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由原來知識經驗分享逐漸增加營銷推廣的相關服務,這是一個進步。
我比較欣賞的幾個人丁道師、唐世軍、夫唯、盧松松,他們身上都有每個人的特點,共同點就是直接還依舊在堅持最初選擇的東西,并且一步步努力去提升。丁道師現今的互聯網評論觀點角度依舊新穎獨特,唐世軍現今的SEO診斷依舊效果倍增,夫唯老師的SEO培訓知識依舊易學易懂思維創新,盧松松的博客依舊是我們學習經驗和啟發思想的載體。
內容,是王道,也是一切的基礎
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小伙伴想必也知道早幾年SEO時代說的這句話,實際上到今天內容輸出也還是很重要的,就像說盧松松博客的這篇文章中提及的一樣,他自己不想去看這個博客的內容,或者微信公眾號,實際上并不是載體這個因素,而是內容的價值。
盧松松博客這些年都保持著更新,持續跟蹤閱讀的人肯定會發現,內容上變化并不大,對于分享經驗和案例操作想法這方面一直都有,但是內容的輸出在于實戰過程中的總結,上面我說過現在吸收內容的人群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每個行業的從業者,而并非那些做營銷推廣的人。
他們針對自己公司的產品服務,學習一個行業的運營推廣知識,我相信每一篇盧松松博客所發布的博文都有著它獨有的角度和觀點,知識的積累并非靠三天兩頭就能夠建立起來。
我雖然從事這個行業也有五六年的時間了,許多內容看起來實際上已經過了無數次的眼球,一看開篇就知道作者下面說的大概方面和觀點在什么方面上,但是對于一個博客而已,肯定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社群化的今天,內容,依舊只能被少數人發現并且學習,內容,針對的也僅僅是少數人口味。
盈利,曾經是一個站長最大期望
我們認識更多同行業的人,無非就是獲得更多資源,實現共同盈利。盧松松博客的內容在微信公眾平臺崛起之后,開始豐富了這方面的內容,但是我相信大家所看的的內容當中操作的方法,其實很多已經被我們遺忘了的QQ甚至QQ群等,但這些工具如今依舊有人在利用著如何獲得用戶資源,就好像現在微信或者移動互聯網一樣,不用的人很多,核心在于這些人卻能夠從其他非主流的工具中獲得他所需要的客戶。
的確,盈利是我們這個行業共同的心愿,都希望能夠通過網站或者互聯網獲得詩與遠方,我個人關注盧松松博客這些年,從早年觀察分析它的SEO操作技巧,包括現在還在繼續使用的通過文章的關鍵詞和詞語鏈接到站內其他文章,這不是我們常常說的站內定向錨文本么,增加了網站PV和關鍵詞權重,這是一個策略,也是我們在盈利前的基礎。
可能許多人已經極少談及SEO這個詞了,而我個人一直學習研究軟文文案,后面報名SEOWHY學習了SEO技術之后,發覺在信息化并不是相當發達的今天,在中國許多地方的中小企業依舊對互聯網充滿了興趣,并且在努力使用互聯網的方式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做更多營銷推廣補充,這說明,即使現在直播和內容創業這么火爆的情況下,對于錢這個來源所能夠提供的產品服務還是存在市場的。
但,可能關注行業最前沿發展或盧松松博客的讀者大部分都是從事互聯網營銷推廣這塊,針對的都是技術的應用與平臺的使用,因此,所看的的角度有些偏差,或者以這部分人的觀點作為參考。
能力提升,與結識人脈一樣重要
我所從盧松松博客學習到的另外一個東西是能力提升,夫唯老師在SEOWHY VIP課程中上課之前說了一個小故事,他說,他接觸了一個學員,這個學員給他說了一個小故事,他從這個小故事當中獲得了啟發,并且將這個啟發豐富到教研室上課的內容里面。
當我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突然間心情開朗,找到了這些年一直走不出去的辦法,那就是別人的東西有沒有給你啟發,讓你把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逐步提升。
盧松松博客的內容離不開以下這些類型:經驗技巧的分享、工具軟件的使用、從業者的故事與經歷等等,我記得以前發表過一篇文章是寫一個做裝修的師傅,通過南京西祠胡同分享自己的技巧以及針對裝修問題回答和分享裝修過程進度等,通過這樣一個堅持一舉成功并且后來獲得了融資。
這個故事本身就對我們每一個從事互聯網運營推廣的人有一定的啟發,不管是從業務上還是技巧上,都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的,這樣一篇內容從盧松松博客發出來,我能夠讀到是一種幸運,也通過這樣的內容,讓我對互聯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理解,一個產品服務在互聯網找到一群潛在用戶,就已經是成功了一半,這對于不管是我們從事互聯網運營推廣提供服務的,還是一家公司工作的SEO崗位的從業者,都是極大的啟發。
能力提升與結識人脈一樣的重要,我們過多的去關注自己認識了誰誰誰,實際上互聯網這個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還是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直播或內容創業固定是熱點,深究背后的每一個發展動向以及實際操作技巧,才是我們學習的最真實的東西。
盧松松博客未來的走向?
看了早段時間松松QQ空間分享的線下燒烤聚會的照片,我相信依舊還有一大群類型參加了這次活動朋友一樣,在整個中國互聯網發展過程當中,繼續秉持最初的堅持不斷提升對互聯網運營推廣的能力,以及時刻關注新事物發展帶來的機遇為自己的一生不斷豐富拓展,默默為行業的發展和自身所經營的業務繼續奉獻。
關于未來的發展,做大做強貌似才會贏得掌聲似乎成為一種普遍心理,實際上極少有人能夠真正去努力做到,而即使做到了做大做強也只是針對自身的一個對比,并非整個行業的對比,我相信盧松松博客未來在不斷完善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外,其博客本身也始終會堅持分享更多行業的盈利操作案例和有助于個人研究學習提升的內容。
作為一個關注了多年博客的人,我為能夠在這里學習到知識和認識到行業小伙伴而感謝這個平臺和感謝盧松松及其背后的小伙伴,當一天的學習與思考從每一篇博文閱讀后開始,我覺得對于閱讀前的我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修行,行業浮躁的心理我們或許說得已經很多了,但對于我們自己的提升,我們自己是不馬虎的。
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或者說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相信一篇博文的如果有足夠的價值,不在乎其發布在什么平臺上,而是這篇內容對于一個讀者有沒有幫助或者啟發,或者說一個人是否想從一個平臺或一個行業當中找尋一些知識經驗,以供提升自我。
總結:
行業快速發展,是一件大好事,一個平臺的發展與沒落也是正常的,正如昨天風風光光的騎遇宣布死忙一樣,能夠產生極大曝光的東西,有時候與我們關系并不大,而那么無不足道的文章寫作角度或者創新點,對于我這樣一樣從事軟文寫作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次能力的提升。
文章的最后,我想呼吁一些有興趣分享自己觀點的朋友多分享一些投稿到盧松松博客,觀點或者所分享的內容不一定非要正確與否,真實的記錄,永遠是一種值得回味的思想,正如本文所看到的盧松松和他的博客的價值點,我認為在于互聯網行業賺錢盈利的技巧與有助于我們每一個讀者研究學習提升能力。
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分享,微信公眾號:izhanzhang(我的QQ/微信:13340454)
我國賺錢能力最強的五大互聯網公司,你知道他們有多賺錢嗎?
在當前數字化時代,互聯網公司以其迅猛的發展速度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些互聯網巨頭憑借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內最賺錢的公司。究竟是哪些公司,他們賺錢能力有多強?
公司簡介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之一。騰訊的業務涵蓋社交、游戲、金融、廣告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微信、QQ、騰訊視頻、騰訊音樂等眾多知名品牌。
業務模式
騰訊的核心業務主要分為增值服務、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網絡廣告三個部分。增值服務包括游戲、虛擬物品銷售、音樂及閱讀服務等;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則涉及支付、云計算、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等;網絡廣告則涵蓋社交廣告、媒體廣告等。
財務狀況
根據騰訊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1611.2億元,同比增長8%;經營利潤584.43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為代表的數實收入504億元,同比增長4%;網絡廣告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19%;增值服務板塊收入788億元,同比增長6%。騰訊憑借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多元化的收入來源,穩居我國互聯網公司盈利榜首。
市場表現
騰訊在微信、游戲等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微信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之一,擁有超過13億的月活躍用戶,為騰訊提供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廣告變現空間。同時,騰訊在游戲領域的深耕細作,也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之一。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和科技公司。阿里巴巴的業務涵蓋電商、云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等多個領域,旗下擁有淘寶、天貓、阿里云、菜鳥網絡等眾多知名品牌。
業務模式
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電商、云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三個部分。電商業務包括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云計算業務則涉及阿里云等云計算服務;數字媒體和娛樂則涵蓋優酷、阿里影業等。
財務狀況
根據阿里巴巴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2432.4億元,同比增長4%;凈利潤242.69億元,同比下降29.3%(非公認會計準則凈利潤406.91億元,同比下降9%)。該季度電商、云兩大核心業務繼續取得積極進展,阿里云營收265.49億元,同比增長6%;阿里國際電商業務保持強勁增長,收入292.93億元,同比增長32%。阿里巴巴憑借其強大的電商生態系統和云計算能力,成為我國互聯網公司盈利的重要力量。
市場表現
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商品種類,為阿里巴巴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同時,阿里云作為全球領先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也為阿里巴巴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拼多多控股公司(以下簡稱“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中國上海市,是一家專注于社交電商的互聯網公司。拼多多通過創新的社交電商模式,將消費者、商家和制造商緊密連接在一起,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
業務模式
拼多多的核心業務是社交電商,通過拼團、砍價等社交玩法,吸引用戶參與并分享商品,從而實現裂變式增長。同時,拼多多還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推薦等技術手段,提高用戶購物體驗和滿意度。
財務狀況
根據拼多多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970.6億元,同比增長86%;營業利潤為325.645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在線營銷服務等收入達到了491.159億元,同比增長29%;交易服務收入為479.43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34%。拼多多憑借其獨特的社交電商模式和快速增長的用戶規模,成為我國互聯網公司盈利的重要力量。
市場表現
拼多多在社交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通過創新的拼團、砍價等社交玩法,拼多多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并分享商品,從而實現了裂變式增長。同時,拼多多還通過不斷優化用戶體驗和提高服務質量,贏得了用戶的信任和口碑。
美團公司(以下簡稱“美團”)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中國北京市,是一家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的互聯網公司。美團通過提供餐飲外賣、到店餐飲、酒店旅游、休閑娛樂等多元化服務,滿足用戶的本地生活需求。
業務模式
美團的核心業務是本地生活服務,包括餐飲外賣、到店餐飲、酒店旅游、休閑娛樂等多個領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美團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務體驗。
財務狀況
根據美團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822.5億元,同比增長21%;經調整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77.6%。核心本地商業實現穩步增長,季度營收達607億元,年度交易用戶的年均交易頻次實現了自2020年年中以來15個季度的持續增長。美團憑借其豐富的服務種類和強大的用戶基礎,成為我國互聯網公司盈利的重要力量。
市場表現
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通過提供多元化、便捷的生活服務,美團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戶關注和使用。同時,美團還通過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和提高用戶體驗,贏得了用戶的信任和口碑。
小米集團(以下簡稱“小米”)成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中國北京市,是一家以智能手機、物聯網(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小米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全球用戶的喜愛和認可。
業務模式
小米的核心業務是智能手機、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設計,小米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體驗。同時,小米還通過小米之家等線下門店和電商平臺等線上渠道,為用戶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
財務狀況
根據小米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888.9億元,同比增長32%;經調整凈利潤61.75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27.1%;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均創新高,分別為268億元及83億元,同比增長20.3%和11.0%。小米憑借其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成為我國互聯網公司盈利的重要力量。
市場表現
小米在智能手機和IoT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設計,小米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體驗。同時,小米還通過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和深化線下渠道布局,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綜上所述,騰訊、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和小米作為我國最賺錢的五個互聯網公司,憑借其獨特的業務模式、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些公司不僅在各自的領域內具有領先地位,還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提高了用戶體驗和市場競爭力。未來,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不斷深入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公司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并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