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北大醫療康復醫院正規嗎
北大醫療腦健康A-PKU,兒童康復“人才大學”
來源:環球網
今年冬天似乎比以往更冷一些,但康復老師劉琪(化名)的心頭卻感受到了一股熾熱與涌動。就在下午上完孩子們的最后一節融合課,她收到了一條家長的短訊:劉老師,小寶今天對我開口說話了!
來不及多想,劉琪趕緊按下通話鍵。在電話里她了解到,雖然只是一連串含混不清的發音,但對于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語言能力的小寶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康復老師,這種細微又巨大的喜悅瞬間貫穿著她的工作、生活。如果說邁入這個行業是因為所學專業使然;做好一名康復老師,是她對自己的基礎要求;那么,成為一名對專業孜孜不倦追求的奔跑者,是她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探索。
2019年底,劉琪成為最早一批進入“A-PKU兒童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學員。一年多,劉琪像海綿一樣,跟隨A-PKU,不斷吸收著專業養分,從初級、中級,到如今完成《北京大學醫學部孤獨癥康復從業教師能力提升班》的研修培養,拿到高級康復人才證書;她也從一名剛畢業的康復老師,成長為了機構里的中堅力量。
劉琪只是眾多兒童康復老師中的一個,為了成為專業過硬、技術過關的兒童康復人才,超15萬從業者正跟隨A-PKU前行、成長。
A-PKU,兒童康復“人才大學”
“因為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職業,兒童康復老師的培養面臨著很多難題——這個職業該如何定義、人從哪兒來、要具備什么能力、該有怎樣的職業發展路徑......”北大醫療腦健康線上事業部總經理杜俐佼坦言,“北大醫療腦健康花了兩年多時間去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作為兒童康復領域的國家隊,北大醫療腦健康是一家以知識、技術和服務為源動力,服務于孩子、康復老師和機構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承載著我國最高學府的教育優勢與醫學技術,2019年11月28日,在醫療、康復、教育領域專家的見證下,由北大醫療腦健康、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共同搭建的A-PKU兒童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簡稱A-PKU)正式發布,旨在培養兒童康復領域專業強、技能高、有師德的一流康復人才。
作為國內第一套專為兒童康復人才搭建的職業晉升體系,A-PKU是專業積累與沉淀的產物。作為一所兒童康復行業“人才大學”,A-PKU致力于成為兒童康復行業專業化人才孵化的大本營,看重康復從業者的職業晉升發展,也希望解決行業對專業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杜俐佼說。
(一)勾勒人才畫像 建立人才標準
啟動之初,A-PKU就定下了推動產教融合、提高職業技能、助力老師就業、促進行業發展四大目標,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兒童康復人能與時代同行,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
但與任何對職業素養有高要求的領域一樣,包括北大醫療腦健康在內的兒童康復機構感受到的現狀是:一方面從業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很多用人單位招不到專業的康復老師。為什么?因為機構需要的是有專業基礎的老師,可當前院校少有兒童康復專業,社會上兒童康復老師這個職業更至今沒有統一的職業標準,這就導致了行業面臨著專業人才質與量都不足的問題。
“所以,A-PKU希望能從勾勒兒童康復人才畫像開始,培養師資團隊,建立人才標準。”杜俐佼說。2019年,A-PKU一經發布,就率先從知識、技能、經驗3大維度定義了“什么是好的康復師”,界定了兒童康復老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就此,一個專業兒童康復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行業對于“好康復師”也有了考量標準。這不僅給從業者找到了從業基準線,更為機構和行業提供了核心的用人規范要求。
A-PKU孤獨癥康復師核心素養儀表盤
(二)從在校到在職,建設職業進階體系
定義好的康復師之外,A-PKU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幫助從業者“成為一名好的康復師”,收獲更好的職業生涯。
眾所周知,兒童康復教育是一個要終身學習的行業,從業者更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技能系統。但杜俐佼坦言,要實現終身學習,行業內缺少一個給從業者體系化學習的路徑。因此,在職業化培養模式上,A-PKU做的就是體系化,打造的就是從在校到在職的全職業鏈條服務。
A-PKU首先做的就是“高校預備”,即:發揮校企合作優勢,通過"A-PKU校園杯"兒童康復職業技能大賽,與院校搭建人才培養基地、開發教材教程等方式,將兒童康復的職業教育、技能教育前置到校園,讓學生提前與職業接軌,實現專業化內容的學習。讓學校來解決職業化問題,A-PKU來解決專業化問題。據悉,至今已有近60所院校聯動北大醫療腦健康,參與到兒童康復人才的產教融合培養中。
二十出頭的康復人,剛剛走出校園,需要完成從學生到職業康復人的蛻變,需要認識行業、認識職業、認識工作。為把好康復人才上崗這一關,北大醫療腦健康聯合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癥康復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開展了《全國孤獨癥康復教育從業規范培訓》,旨在為行業培養更多合格人才,幫助兒童康復教育事業向專業化、規范化發展。杜俐佼提到,這個培訓也給希望進入到兒童康復行業的“跨界”從業者提供了很好的崗前學習機會,將為其快速進入到這個領域提供權威背書。
A-PKU以專業的學科知識、領先的教學理念、雄厚的師資力量,不僅在學以致用上下足功夫,還基于一個康復老師的成長,以就業為導向,提供從初級、中級、到高級康復技術人才,從能力評估、實操進修、再到培訓認證的全需求覆蓋,滿足了不同階段學員的多元化職業進階需求。更與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開展北京大學醫學部孤獨癥康復從業教師能力提升班、感覺統合治療師技能提升培訓班等高級研修班,致力于培養行業內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完成A-PKU系統培養的康復人才提供專家級和專項認證。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PKU已覆蓋了孤獨癥康復師、感覺統合訓練師、言語語言治療師等近10個崗位,已服務超15萬兒童康復從業者,成為了兒童康復教育行業的新職業成長平臺。杜俐佼說,“A-PKU能獲得15萬學員的青睞,不僅因為幫學員實現了專業提升,更是因為A-PKU是一所面向未來的人才大學,給他們劃定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職業化路徑。”
(三)專業再升級 培養行業引領者
事實上,A-PKU從各成長階段分析了兒童康復專業人才該具備的知識結構、技能實力與崗位能力,已建立了一套從高校預備、從業者基礎認證、康復技術人才高級培訓、行業引領專家級認證的階梯式崗位培訓認證體系。
今年1月5日,捷報再次傳來。在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與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共同申報與推動下,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喜獲國際行為分析師認證系列課程(BCBA&BCaBA)開課資質。據了解,BCBA/BCaBA,是應用行為分析執照,中文為認證行為分析師/助理行為分析師,是普遍被家長、康復老師們認可,國際上通用的專家級康復人才的從業資格認證之一。本資質的獲得,標志著A-PKU在專家級人才培養一環將更加完備、與國際接軌。
據悉,BCBA/BCaBA認證系列課程招生通道已正式開啟,這或將成為中國考生最后一次在國內報取BCBA/BCaBA認證考試的機會。作為專業智庫,北大醫療腦健康會全程參與課程研發與人才培養落地。
回歸人才培養的邏輯起點
隨著人才培養工作的推進,A-PKU看到不僅僅一線康復人員需要不斷更新知識、技能。作為培訓康復師的教研老師,也需要更專業、更高級別的知識儲備;作為機構管理者,同樣需要不斷更新經營理念;如何通過更精細的定向培養,來適配不同的能力提升需求,成為A-PKU下一步的重點規劃。
通過A-PKU讓更多的康復人才加入到行業中,安心在這個行業工作之外,北大醫療腦健康還希望隨著人才的聚集,有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專業的康復教育,實現“正常自理生活”、“有尊嚴地活著”,杜俐佼說,這也是A-PKU培養康復人才的初心起點和終極旨歸。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是北大醫療腦健康旗下專注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能力發展服務的子品牌,我們以應用行為分析(ABA)、認知行為治療(CBT)等理論為核心循證干預措施,來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群體及其家庭,為其提供從診斷、評估到干預、融合一體化銜接的兒童心理健康康復服務與培優服務,全面幫助兒童綜合能力發展,提升家庭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度。
涉及服務:
我們關注特殊需要兒童成長各個時期的能力發展問題,全面幫助兒童提升綜合能力,提升家庭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度。
(一)康復服務:為孤獨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語言障礙及言語發育遲緩、精神發育遲滯、學習障礙、閱讀障礙、情緒障礙的兒童青少年群體及其家庭提供康復服務。
(二)培優服務:提供包括社交技能提升、父母養育提升、社會生活技能提升、高級認知功能提升等培優服務。
服務指導思想:
根據兒童的客觀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持續監測兒童能力發展情況,基于科學、客觀的教學進展數據和兒童的適應度進行決策并提供科學的服務方案,持續提供尊重兒童的干預措施,促進兒童能力可持續發展,提升生活質量。
核心理念:
1.個別化:圍繞家庭,基于兒童能力發展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干預計劃
2.客觀性:數據記錄干預全過程,幫助家長客觀了解兒童能力發展情況,實現兒童發展情況可追溯性
3.靈活性:干預過程根據兒童能力進行適時調整,保證干預的有效性
4.協同性:整合專業機構、家庭和社會,共同創造適宜兒童學習技能的環境
5.嚴謹性:重視科學與實踐的融合,由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提供全程循證實踐支持與督導
資源優勢:
依托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和持有國際兒童教育資格認證在內的頂級專家團隊的支持與指導,以及逾100名畢業于特殊教育、心理教育、康復治療、藝術治療、兒童康復等專業教師的教學力量,幫助我國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青少年群體及其家庭實現兒童心理衛生及心理健康問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聯系我們: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萬豐路中心)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萬豐路316號萬開中心B座3層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花園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北路35號院9號樓健康智谷5層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長陽路中心)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長陽祥云街5號院4號樓3-4層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 ↓ ↓……
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中心:為自閉癥兒童提供入園、入戶、入校系統服務
來源:中國網
幼兒時期對于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這是孩子們接觸社會、了解什么是學習的開始。
對于伴隨發展障礙的孩子來說,早期時間更不能錯過,
只有抓緊0-7歲的黃金干預期,
給孩子早期、密集、家校共育的干預支持,
才能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有更多能力去探索和認知未來。
但,現在的康復機構能滿足孩子康復教育的需求嗎?
相信很多家長的答案是否定的。
作為兒童康復教育領域的國家隊,北大醫療腦健康一直清晰地知道,他們正在做一項為孩子啟智,為孩子開啟未來的事業。因此六年間,北大醫療腦健康一直在探索怎么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康復教育,怎樣才能讓兒童康復教育的形態無限接近“理想”。
在探究理想的路上,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中心成立了。
丨教研中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的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中心(以下簡稱:教研中心),由北大醫療腦健康負責學科研究、前沿成果轉化的子品牌——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設立。作為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升級版康復中心,教研中心提倡早期密集干預,正面向全球特殊需要兒童和家庭提供包括入園、入戶、入校等終身式康復陪伴服務。
談及設立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的初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吉寧博士表示,“教研院一直承載著國內最先進的康復技術,致力于兒童發育發展研究、國內外康復成果的轉化落地、及優秀康復人才的培養。同時,還有由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等專家組成的醫療智囊團,和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專家BCBA、言語治療師等具備國際認證資質的教研團隊。”
“所以,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能把教研院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課程、最好的技術都提供給孩子。也很想知道,這樣實施將會如何影響和改變孩子的一生,孩子會不會因此變得更好,成立教研中心就是想驗證這一點。”吉寧博士坦言。
丨有什么不同?
走進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會讓人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這不僅源于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卓越的環境,更源于它的服務、師資和課程。
(圖為: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中心實景圖)
01服務:“系統服務工作站”式的終身價值服務。
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的不僅是早期密集干預,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也會需要更多針對特定階段的支持。“系統服務工作站”就是在家校共育理念下,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對兒童和家庭提供覆蓋干預全程的一種系統支持形式。
參訪中,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教研中心專家督導、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師(BCBA)程霞老師說,基于系統服務工作站,教研中心會根據孩子不同學習的進程,為孩子提供入園康復、入戶教學、入校支持;為家庭提供系統督導、轉銜決策支持等服務,以幫助每一個家庭應對不同時段的特殊需求,給予全程性的、陪伴性的干預。
比如,剛初診的孩子和家庭,他們需要的是關于未來的整個干預全程的規劃,那么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會幫助家長厘清干預方向、制定干預規劃,和家庭共同渡過初診后的焦慮無措,讓孩子盡快康復進程。
對于已經完成早期密集干預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正要轉銜到幼兒園、進行融合學習,那么教研中心將會給家長提供關于轉銜決策的支持討論;當孩子進入到幼兒園后,教研中心則會提供影子老師式的入校陪伴,來幫助孩子度過進入幼兒園的初始危機,讓孩子熟悉和適應幼兒園的常規,幫助他做好社交的發起和回應。當然,有一些家庭可能還需要一些入戶支持和協助,教研中心的老師也可以進入到家庭中,為家長提供入戶教學和入戶培訓等。
02教學:BCBA浸入式教學。
教育的本質就是人點亮人,師資團隊的專業性決定著孩子的成長。在“系統服務工作站”理念下,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提倡項目管理機制和BCBA“浸入式”教學模式,即:把每一位小朋友的教學都視為一個個案項目進行管理,讓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師BCBA給孩子做老師,全面地參與到孩子的康復中。
對此,程霞老師提到,在教研中心,每一個小朋友都會有自己的項目團隊,團隊成員包括BCBA督導、不同的執教老師、教務支持老師、家長等,大家所有人都目標一致,傳達信息,共同協作。
“其中,BCBA老師會作為項目的規劃者和統籌者,像工程師一樣,親自操刀給孩子做架構設計、做課程督導、做干預分析、做計劃調整,做教學引領。而其他老師會以實施者和協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并且,作為團隊,教研中心會要求每一位老師都要知悉孩子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以確保孩子在教學環境的每一瞬間,都能有學習的機會。”程霞老師補充。
03課程:1:1師資配比
越密集、持續時間越長、直接提供給兒童的干預會比缺乏這些因素的干預有更好的效果。
因此,教研中心在北大醫療腦健康最新課程體系“梯度課程”之上,還為兒童全程配備1對1師生配比支持,根據兒童所需,進行早期密集行為干預;并由多位教師共同執教,希望以孩子核心技能的習得為重點,以學前融合為目標,分能力、分階段的給孩子提供進階式康復。
參訪結束前,程霞老師說,教研中心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竭盡所能,教好每一位小朋友。雖然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目前只開放了少量的入園名額,幫助的小朋友也很有限,但她希望這里能成為小朋友們美好人生的開端。
恰如程霞老師所言,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在孩子最關鍵的早期階段,讓最懂孩子、最專業的老師,使用最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在最有愛的環境中帶領孩子持續的成長,這或許是家長對兒童康復機構所有的期待。
作為一個旨在打造高標準、嚴要求的兒童康復中心,北大醫療腦健康教研中心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