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北京大健康產業園
深圳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落成
金羊網訊 記者林園報道:作為2017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期間的分會場活動,深圳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于近日落成。據了解,該園區是深圳鹽田區自建區以來建成的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專業特色最突出的產業園區。
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位于鹽田區沙頭角,首期建成投入使用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鹽田區委書記杜玲介紹,園區正式開園將是鹽田區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建設“健康鹽田”的一個里程碑。為此,鹽田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創建上開展了多項創新舉措。比如聯手深創投和大百匯集團,探索三方共建園區創新發展的新模式。三方將投資成立園區創業發展基金,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人民幣,首期規模2億元人民幣,精準投向并支持園區內成長性較好的企業和項目發展。鹽田區政府還為園區出臺專項扶持政策,為企業提供入駐獎勵、租金優惠、人才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園區入駐企業加速發展。
據了解,開園儀式上共有10個重點項目正式落戶園區,項目涵蓋基因測序、影像診療、生物傳感設備等領域,包括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智慧醫療影像中心、深圳中南醫學檢驗所以及由李長明院士領銜的深圳市長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圳基因產學研資聯盟也正式落戶園區,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更加緊密、深度聯動的產業紐帶。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聚焦細胞與基因護航園區企業快馬加鞭
以細胞與基因為主賽道,五年間迅速鋪排了一條完整的生命健康全產業鏈條,聚集專業化產業空間、精準化產業運營平臺、全階段金融服務體系以及有力的產業扶持和人才政策;園區120余家企業中,細胞與基因企業占比超過七成……
近日,“穩中求進向未來·深圳媒體‘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園區行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鹽田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在這片孕育生機的棲地,實地感受一眾企業從落地扎根到發展壯大的可喜變化,探尋首個“深圳市細胞與基因產業鏈專業園區”規模集群效應背后的發展密碼。
數說大百匯
園區內聚集生命健康產業企業120余家
園區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鹽田區總量的1/4
園區營收過億的企業有7家
多元生態聚集 打造生命健康科技高地
鹽田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地處梧桐山南麓、大鵬灣畔,毗鄰鹽田港區,坐山望海,空氣清新。
走進位于產業園二期的菁良基因辦公區,勃勃生機撲面而來。實驗室內,只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實驗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此前多國突發的“猴痘”病例,公司推出的定制產品:猴痘核酸檢測假病毒質控品,正廣泛應用于相關試劑盒的性能驗證及質量控制。
“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分子診斷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臨床腫瘤診斷與治療中。在分子診斷市場的藍海中,我們正在建立基因檢測行業的本土‘標準’,努力成為國內國際公認的那把‘尺子’。”公司副總經理劉清波說。
記者了解到,菁良基因科技由英國劍橋大學兩位海歸博士創辦,針對體外分子診斷行業出現的檢測不準確問題,通過研發分子診斷標準品這一獨屬基因行業的“刻度尺”,填補了國內標準品領域的空白。目前,在全國分子診斷領域700多家企業中,與其合作的企業已超過500家。
公司榮譽墻大事記上,寫滿了團隊所取得過的“第一”: 全球首創基因檢測標準品項目,為知名藥企合作為腫瘤靶向藥的伴隨診斷開發基因檢測標準品;推出全球第一個ctDNA腫瘤基因檢測標準品,全球首創TMB標準品,推出了腫瘤MSI標準品,地中海貧血標準品等……
短短幾年時間,從區區幾人的創業團隊,快速發展為近百人,并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菁良基因的崛起成為了小企業蝶變的生動范例。在園區內,與生命健康相關的“黑科技”比比皆是。
“一款新藥的研發,是一個風險大、周期長、成本高的艱難歷程,藥物進入臨床研究前,還需要在動物模型上驗證有效性和安全性。而‘高仿生人源化芯片模型’,能夠顯著降低新藥發現的成本和周期。”
犀銳生物創始人、總經理陳宗正博士告訴記者,類器官技術是一個新賽道,作為一家專注于微生理系統(器官芯片)和微流控技術,三維細胞培養、成像和機器學習分析的醫工交叉類科技型企業,他們目前已自主研發、生產了一系列產品,涉及高通量細胞3D培養試劑盒、肝臟器官芯片、肺器官芯片、心臟器官芯片、癌癥轉移芯片、無泵動態培養儀、微生理系統智能化工作站等,且已在生命科學研究、新藥研發和臨床精準用藥指導得到了應用。
如果說新藥研發是生命健康產業頂端的,那么基因測序無疑是上熠熠生輝的明珠。
“說起腫瘤免疫用藥的精準診斷,國內可能沒有哪家公司比我們更有發言權。” 裕策生物管理中心負責人徐明表示,作為國內最早介入腫瘤免疫診斷的公司之一,裕策生物基于對腫瘤免疫機制的深刻理解,已經從“基因”和“免疫”兩個角度出發,搭建了完備的腫瘤基因組和腫瘤免疫微環境多維技術平臺。“尤其在腫瘤新生抗原檢測和靶點開發上,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公司自有實體瘤高頻新生抗原數據庫覆蓋了國內常見的二十余種實體瘤,在特定癌種上已經初步完成了產品轉化。”
據裕策生物實驗中心負責人王光杓介紹,通過模擬新生抗原在體內產生的生物學過程,依據大數據和深度學習模型,該公司開發的基于新生抗原的腫瘤免疫檢測大panel產品,可精確評估十多項影響新生抗原呈遞的因素,更好地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用藥有效性。
“新生抗原是連接腫瘤基因組和T細胞免疫反應的橋梁,也是實現腫瘤精準免疫‘診’‘療’產品轉化的關鍵。從這里出爐的每一份檢測報告,都將為醫生進行腫瘤治療提供精準輔助治療決策。”
立體成長模式+全產業鏈條 賦能創新實體裂變式成長
在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走訪期間,攜手合作、融合創新是采訪調研團成員聽到最多的詞匯。
“我們是一家兩年前剛成立的小微企業,參加鹽田創新創業大賽后,政府就將我們引進到了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在這里,我們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方資金支持和幫助,得以快速地把實驗室建立起來。”犀銳生物負責人表示,受益于園區良好產業集群效應,通過園區黨委組織的高層次創業人才交流活動,他們不僅和一些大企業碰撞出了火花,還推進了實質性的業務合作。
“我們一直扎根在鹽田,可以說,大百匯園區確實是一個值得所有小微企業、初創公司落地生根發芽壯大的地方。”回望公司發展歷程,菁良基因副總經理劉清波同樣深有感觸。
從初創團隊抑或是單一項目,到成長為優質企業、成長性企業、領軍企業,園區企業通過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向外開枝,生動演繹了“涓滴成海、眾木成林”的蝶變之路。
據產業園招商運營總監王欣銳介紹,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由鹽田區人民政府和大百匯集團合作共建,作為首個“深圳市細胞與基因產業鏈專業園區”,園區內現已聚集了從事細胞與基因、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的企業120余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鹽田區總量的1/4,園區營收過億的企業有7家,且正以每年遞增的趨勢發展。
其中,華大因源運用自主測序儀,每年不斷開發感染性疾病相關分子診斷產品,為疑難未知感染診斷提供有效的病原檢測依據支撐;致力于細胞儲存的知因細胞,以打造“生命銀行”為己任,目前儲存客戶樣本超過20萬管,客戶逾20000人,客戶及樣本數量在免疫細胞領域排名全國前列;2021年底,裕策生物完成近億元C+輪融資……
一個高質量的專業園區,不光能以政策實力吸引大企業落戶,也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優渥的成長環境,以資源整合將產業集群效應發揮到極致。而陪伴并護航園區企業迅速成長,正是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的一個突出特點。
在平臺搭建上,產業園構建了以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深圳市生命科技產學研資聯盟、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及加速器等專注于產業孵化和技術轉化服務平臺,并成立了專項生命科學產業基金扶持園區企業成長。
在產業服務上,產業園還系統化打造科技創新創業全程周期服務體系,通過“創業培訓+孵化服務+創業加速+資本支持”的立體成長模式,培育園區企業生態聚集發展,同時聚集一幫科技領軍人才,協同為產業謀劃長遠未來。
“我們希望把鹽田山海交融的自然環境以及園區獨有的人文環境結合起來,讓企業可以沉下心來創業,進而推動技術創新型的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后續,園區還將通過加速生產配套空間的建設,讓企業可以一站式解決生產、生活等配套。” 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總經理張彩聯說。
政企合作筑巢引鳳 加快繪制生命健康產業建設路線圖
21世紀被認為是生物與生命科學的世紀,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研究方法匯聚到生命科學與健康產業中來,改變人類對抗疾病,提升健康水平的過往范式。
以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為例,目前已匯集包括美年大健康、菁良基因、賽萊克斯、思勤醫療、裕策生物、泛因醫學、知因細胞、艾迪康醫學檢驗等細胞與基因領域的高科技企業,覆蓋產業鏈條各環節。面對橫亙在生命健康與現實病痛之間的湍急河水,他們各展所長,當起了修橋人。
生物醫藥成為時下的高頻熱詞,提前布局的鹽田正快馬加鞭。
“早在2006年,鹽田區就開始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經過15年的時間,生物醫藥與健康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鹽田區科創局副局長王靜介紹,鹽田區現已形成以基因檢測、測序儀制造為主體,覆蓋細胞存儲、免疫治療、腫瘤早篩、生物信息分析、第三方醫學檢測、體外診斷試劑(IVD)等領域的細胞和基因產業體系。
據統計,鹽田區現有生命健康規上企業23家,2021年合計營收70億元。同時,現有生物醫藥與健康類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35個,占全區創新載體數量的85%。
近年來,鹽田區對原有產業園區進行整體改造升級,大力推進閑置工業廠房現代化改造,結合產業更新和土地整備情況,集中梳理優質產業空間、創新型產業用房等空間載體資源,優先向高端醫療器械與大健康產業傾斜,為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空間保障。
今年6月,深圳市發布《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中提出重點打造“20+8”產業集群。乘東風之勢,鹽田區不斷深化“5+3+1”產業規劃。
日前,《鹽田區培育發展高端醫療器械與大健康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落地,圍繞“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細胞與基因、合成生物”四大產業,鹽田制定了“七大重點工程”:創新能力強基工程、公共平臺提升工程、龍頭企業引領工程、重大項目提質工程、產業生態優化工程、多層人才集聚工程、深港合作互融工程。
“未來,鹽田將繼續突出對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等未來產業的重點扶持,在醫療器械資質認證、超凈實驗室建設、未來產業研發資助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專門支持集群發展的政策工具箱,以系列創新和利好政策驅動鹽田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發展。”王靜說。
(本文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少昆 楊浩瀚 攝、受訪企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