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軟件
如何實現醫療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家醫院是這么做的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指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醫療設備作為醫院日常運營過程中進行臨床診斷和醫療救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醫療設備的安全、可靠、穩定運行對醫院臨床診療過程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設備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帶來了醫療設備領域技術的革新。利用信息技術對醫療設備進行管理、對使用過程進行追蹤、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管、對綜合效益進行分析評價是目前醫療設備管理的新趨勢。
一、當前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醫療設備的分工越來越細,醫療設備品種、數量也越來越多,導致醫院有限的醫工人員疲于應付數量日益龐大的醫療設備,壓力越來越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 )設備檔案不健全
由于沒有規范的醫療設備管理體系,醫療設備臺賬不健全,無法有效衡量現有醫療設備的整體情況,傳統手工管理方式因工作量大、品種眾多、內容繁雜等原因無法做到醫療設備的一物一碼、賬實相符。針對這種情況,須從設備卡片的建立,設備資產轉移、報廢、調配、折舊、查詢、盤點等多個環節進行管控,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設備管理體系,讓醫療設備整體實現可監管、可追蹤。
( 二 )維修保養不及時,服務質量無法評價
隨著醫療設備精細化與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醫院在醫工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與醫療設備的爆炸式增長、管理維度擴增形成矛盾。這就導致設備維修、保養不足,維修質量無法保證,服務過程缺乏監管,維修知識無法形成統一標準供醫工人員學習共享。
( 三 )成本效益與評價評估無法量化
隨著DRG 和 DIP等國家醫保政策的推行,鑒于醫院運營發展的需要,原有的粗放型運營理念必須轉變,各科室采購醫療器械須要有全新的考量,須對醫療設備產生的成本和效益進行準確的分析,實施和把控好每年的設備采購計劃。而在現有管理模式下,無法對效益與成本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與對比,導致設備采購沒有足夠的理由和依據。
二、新時期醫療設備的信息化管理
( 一 )基于信息平臺的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目前大部分醫院已經建立了醫療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但是該系統往往處于孤島狀態,未和醫院的LIS、PACS、財務系統、醫院運營管理系統等實現對接,須要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建設基于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我院在現有 HRP醫院物流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開發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對醫療設備購置申請、論證、采購、驗收、保養、維修等多個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可實現資料電子化、資產可視化、審批無紙化、維保數據化等。醫療設備管理系統與原有業務系統進行對接,實現醫療設備與醫院收費項目的直接關聯,使醫療設備使用記錄更加完善,從而達到醫院運營管理的要求。
( 二 )基于過程監管的醫療設備維修保養與知識庫體系建設
醫療設備屬于精密儀器,使用頻率非常高,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醫療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是醫院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我院建設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加強了對維保過程的監管和考核,可實現維保數量和質量的可視化考核,同時對每次維保過程從前端需求、接單處理、維保過程到處理結果、情況反饋進行全流程閉環管理,并通過信息系統及時進行設備保養智能提醒。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反復出現,因此在維修資料的基礎上建設基于維修過程的知識庫體系,方便工程師及時了解歷史問題和歷史維修記錄,從而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 三 )基于醫院大數據的成本效益分析與精細化管理
DRG和DIP等醫保支付政策的推行促使醫院進行精細化管理、合理管控成本。醫療設備購置成本在醫院成本投入中占有較高比重,因此在項目論證和采購時應更加謹慎,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分析就顯得非常重要。從醫院績效考核的角度出發,以財務收支為導向,實現單臺醫療設備尤其是大型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撐,包括以HIS為基礎的財務收費數據,以 PACS、LIS等業務系統為基礎的業務工作量數據,以HRP系統為基礎的管理成本數據等。這些數據的獲得依賴于各個業務系統的融合,將所需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和匯總。在此基礎上結合醫院的大數據處理平臺,通過醫院績效考核部門的算法,最終將計算和分析的結果呈現出來,從而形成以績效考核為導向的全流程醫療設備管理平臺,并且平臺的運行及其分析功能須要和醫院的績效考核方案相結合,根據方案的調整而不斷優化。
( 四 )基于信息技術的醫療設備智能化管理
要充分利用新興的信息技術來加強醫療設備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比較流行的新興技術包括二維碼技術、LoRa、射頻識別、ZigBee、藍牙等。一 是加強設備的規范化管理,實現一物一碼、掃碼報修、 掃碼維護、以醫療設備為主索引建立醫療設備使用 的規范化臺賬和維修管理記錄;二是利用LoRa、射頻識別、ZigBee、藍牙等技術,以醫療設備物聯網為基礎實現資產的快速定位、盤點以及能耗、效率和使用軌跡追蹤,讓醫療設備管理更加精準和便捷;三是以大數據中心為基礎構建設備綜合效益管理平臺,這是進行設備績效考核的比較合適的方法,可以有效實現數據對接、降低系統前臺成本, 同時數據中心的數據是經過清洗的有效數據,可使分析結果更加準確。
通過建設醫療設備管理平臺,建立了有效的醫療設備管理數據庫,實現了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基本上實現了設備資產管理精細化、維修保養有數據、設備成本效益分析有依據。但目前平臺仍有一定局限性:在數據分析方面只能基本實現大型醫療器械數據分析;在流程管理方面,有些內容太過統一, 精細化程度不夠;在信息安全方面,終端設備與控制電腦的信息安全問題成為管理過程中的難點。這些問題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解決。
胡外光 周穎 凌科峰 杜昱鏗
湖南省兒童醫院數據信息管理中心
來源:《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22年第11期
什么是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國二甲以上醫院一般都有幾千萬到幾個億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數量相當巨大且品種繁多,既有單體價格昂貴的百萬以上的如CT、MRI等醫療設備,也有單體價格1000元以下的醫療設備;有放射類、超聲類等檢查類設備,也有手術等治療類醫療設備。有的是直接與病人接觸直接用于病人,有的與病人非直接間接用于臨床診斷、檢查等。由于上述的眾多因素決定了醫療設備技術管理的復雜性與艱巨性,一般的醫療機構由于人力物力的因素只關心如何購置醫療設備而缺乏如何管理醫療設備,更是缺乏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醫療設備質量控制,一般情況下只能做到醫療設備的品種數量財產管理。或只有在使用過程中的維修和局部維護管理,更是無法真正的做到醫療設備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從而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營讓醫療設備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一)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醫療設備作為一種特殊產品,其整個生命周期從它一步步形成到最終作用發揮完畢,包括了設計、制造、運輸、儲存、銷售、使用等一系列過程。各個環節都要科學管理,否則有可能引發醫療事故。就醫院而言,其管理主要是針對招標采購、安裝使用、報廢等環節進行。
醫院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定義為醫療設備以科室發展的需求作為起點,以購置論證、效益預計評估、擬定采購計劃及商務談判購置作為起始階段;安裝驗收、人員培訓,應用評價與管理、預防性維護與維修管理作為應用階段;設備調撥及報廢管理作為后期管理階段。通過采集和分析設備3個階段運營管理中的數據,建立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庫,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程、應用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內容: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招標采購、安裝使用維護、安全監管和報廢等環節。
①招標采購:合理購置醫療設備是醫院設備管理的重要環節。在采購中要做好前期論證和立項工作,對計劃購置的醫療設備進行考察,收集市場信息,全面掌握有關資料;要從購置必要性、合理性、使用率、技術水平、安裝條件、效益評價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形成立項論證分析報告;最后經院務會研究確定后,形成購置計劃,發布招標文件,進行招標采購。
②安裝使用維護:醫療設備的安裝驗收是設備購置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醫療設備的安裝要符合相關規定;設備驗收既要驗收設備的功能及參數,又要驗收各類原始檔案材料;設備正式啟用前要對設備操作者和維護者進行培訓,熟悉設備的使用規程,同時還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對于計量儀器還要按規定定期進行檢定等。
③安全監管:醫療設備的安全監管既是保證患者安全、避免醫療糾紛的前提條件,保障設備正常運轉、提高設備使用率和經濟效益的必備手段。在實際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醫療設備的安全監管體系;還要加強醫療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同時還要建立質量信息反饋機制,增設設備不良事件報告環節等。
④報廢:醫療設備作為固定資產,其報廢要符合相應的規定和流程。一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列入報廢:
一是超過使用年限,無配件,無法修理,無使用價值者。
二是結構陳舊、性能明顯落后,嚴重喪失精度,無法維修者。三是原產品粗制濫造,質量低劣,不能正常運轉,又無法改裝利用者。四是嚴重影響使用安全,能源消耗費用大,造成嚴重公害又不能改裝利用者。五是設備的修理費用1次超過設備修復后價值的60%者。
醫療設備報廢的流程一般為:
第一,使用科室提出報廢申請,填寫報廢申請表;
第二,醫學工程部門接到報廢申請后,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對申請報廢的醫療設備進行技術鑒定;
第三,經鑒定同意報廢的設備須將鑒定意見提交醫學工程部門負責人或組織醫院相關職能科室共同審核;
第四,報院領導審批;
第五,報廢設備處理,處理方式包括轉贈、報廢、賣出 3種;
第六,上報地方國資辦;
第七,報廢設備銷賬。
在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中,目前許多醫院都已建立了管理數據庫平臺,實施了信息化管理,但是一定要保證數據信息準確完整,實現數據共享,根據不同的權限獲取不同的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并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保障網絡安全,確保數據的安全可靠,同時還應做好數據的備份。
綜上所述,醫療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是要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實施科學化和規范化管理。目標是要提高醫療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保障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轉。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作為一種戰略和方案,目前成為企業信息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得到了高度關注和廣泛應用。因此,從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出發,對醫療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既是保持醫療設備完好率、提高使用率、減少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的有效途徑,也是改善醫院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醫院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
醫療設備生命周期全程管理是將每臺醫療設備從申請購置、論證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到淘汰報廢劃分為幾個連續的時期,針對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實施的設備全生命周期標準化管理。能夠充分體現計劃與控制結合、供應與管理結合、消耗與效益結合,使醫院設備科管理工作始終集中統一,按計劃、按步驟、按規律、按標準有條不紊地進行,便于更好的發揮管理職能,提高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保力醫療設備管理軟件嚴格按照醫院規范管理要求及醫院設備科標準的流程設計,緊隨和密切關注衛生部標準管理政策,立足衛生部“關于醫療衛生機構醫學裝備管理法”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標準(最新版)實施細則”,是建立合適醫院實際應用、并符合衛生部標準的管理軟件。
保力醫療設備管理軟件涉及醫院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涵蓋了設備的計劃、申請、購置論證、審批、談判、審計、采購、驗收、領用、固定資產管理、計量管理、維護維修、合同證照、效益分析以及報廢全流程的管理,解決了設備科科長日常管理工作中最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