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杭州-焦點新聞杭州天氣
橙柿互動 記者 徐萌 林建安
無人機送快遞、送外賣,甚至還能送醫療急救物資。
在杭州,“低空經濟”與我們的距離,或許比想象中的還要近。
今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增長引擎。
據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制圖 李前芳
從杭州西湖區“飛”出的無人機,也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攪動著“萬億級市場”。
西湖區飛出“空中”
“行人過馬路請自覺走斑馬線,不隨意橫穿,不闖紅燈。”
“騎乘電瓶車、摩托車時,請按規定登記上牌,規范佩戴安全頭盔”
……
在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某街道的十字路口上空,時不時能聽見這樣的喊話,聲音來自一架巡檢無人機。
無人機升至上空后,會根據設定的航線巡查道路,查看是否有違法行為,并將抓拍圖像回傳至指揮中心,就像一位“空中”。
這位“空中”,來自西湖區的蜂巢云視科技。
這是全國“首款垂起固定翼智能無人機庫”,由智能巡檢無人機和無人機停機艙兩部分組成,具備高清攝像、拍照、巡邏等功能,如果發現有人騎電瓶車未正確佩戴安全頭盔,逆向行駛,它就能通過隔空喊話來勸導。
目前,蜂巢云視科技已經陸續開發了多個智慧城市管控系統,涵蓋林業、水質檢測、海防、治安等31個應用場景。
在不久的未來,西溪濕地水質檢測、龍井茶園空中施肥,杭州河道巡查、工業園區安全檢測等工作,都將由無人機來接任。
在西湖,看見新質生產力
西湖區的五山四地一分水,除了“飛”出的無人機,還跑出了一群機器人。
高高躍起,輕松越過溝壑;快速奔跑,動作流暢。
今年3月,在上海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西湖區企業云深處帶來的Lite3機器狗成為了現場的焦點。
目前,云深處生產的四足機器人,已經在應用到了安防巡檢、勘測探索、公共救援等多種場景,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激活新質生產力。
還有西湖心辰的AI心理療愈機器人——“小天”,能聽會說,還能讀懂你的心思,正深耕“情感陪伴”賽道。
2024年,西湖區要打造活力城區,推動城市能級“量變”到“質變”。其中一項任務,正是“加快發展低空經濟、商業航天、遙感數據等重點賽道”。
要在這幾條重點賽道上領跑,西湖區顯然有優勢。
西湖區集聚螞蟻集團、阿里云、涂鴉等一批龍頭企業,云棲小鎮等特色平臺,去年又前瞻布局算力新基建,與浙大共同成立了“西湖之光”算力聯盟,算力資源達到1000P以上,再加上阿里云“通義千問”大模型問世,西湖區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的“土壤”愈發肥沃。
今年4月,34個重點招商項目簽約落地西湖區,涵蓋“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空天地海、文化創意”五條賽道。
其中,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將在西湖區建設“太空計算星座項目總部及低軌衛星研制基地”,全力開拓商業航天領域市場。
正因為西湖區擁有肥沃的適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土壤”,我們才在西湖區看到了“空中”、能跑會跳的“機器狗”和“有溫度的AI”。
發展新質生產力
西湖區如何與企業實現雙向奔赴?
競逐“萬億級市場”,到哪里布局新賽道?蜂巢云視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建武首先想到的就是浙江,“我是浙江人,而且,‘數字浙江’深入人心。”
最終選擇落地杭州西湖區的原因,是他覺得,“西湖區還是懂我們的。”
“從公司注冊到裝修,再到入場辦公,我們只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個速度,令王建武很驚訝,“園區幫我們找好了辦公地點,辦公硬件也都準備好了,我們只管拎包入住。”
“不僅如此,西湖區還在人才引進、房租減免、資源對接等方面,都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前兩天,西湖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就找過我,問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王建武說,“西湖區真的很懂我們。”
“懂企業”,也是西湖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過程。
去年3月,西湖區發布了打造最優營商環境“20條”,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加速奔跑——
給予人才項目最高10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企業上市,最高獎勵650萬元;新修訂“飛天計劃”政策扶持,給予最高1000萬元研發補助和3000平方米(2.5元/平方米)的房租補助。
西湖區向來重創新。
今年1月,西湖區把科技創新大會作為“新年第一會”,將科技創新擺在城區發展C位,邀請更多優質科技企業、專業科研機構、優秀科技人才選擇西湖、扎根西湖,共赴星辰大海。
科技創新,能夠幫助城市科技實力實現“從0到1”的跨越,然而,要做到“從1到100”的飛躍,就必須構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也就是說,要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道,讓科技成果順利進入市場。
西湖區深諳此理,正奮力打造科教高地,推動成果轉化“書架”到“貨架” 。
今年4月,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成立,落地西湖區紫金港科技城云創鎵谷園區。這也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首家掛牌的成果轉化基地。
打造“成果轉化首選地”,西湖區顯然已經謀劃在前。
邀請人才和企業共赴星辰大海,西湖區不僅給出了真金白銀的“禮包”、推動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沿途下金蛋”,也筑起人間煙火,讓近者悅、遠者來。
西湖區文新街道駱家莊不僅為來杭找工作的青年打造了可免費住7天的“青潮驛站”,還推出了1.5萬間獨立衛生間的租賃房。
駱家莊也和房東說好了,滿一年,第13個月也就是下一年的第一個月,房租免收。
端午節就要到了,駱家莊每年都會在這個時節擺上數百桌龍舟飯,邀請租住在這里的人赴宴。觥籌交錯之間,新老杭州人互拉家常、話工作,鄰里之間的情誼,便更濃了。
創業路上有幫扶,生活里有人情味。
許多人說,這正是他們愿意在西湖區扎根的原因。
責任編輯:徐萌審核:陳奕 林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