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林文金,林文金大師

首頁 > 焦點 > 今日關注 > 正文

中國焦點新聞林文金,林文金大師

媽祖文化”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87年福建省莆田市召開的媽祖千年祭學術研討會上由上海師范大學的林文金教授首先提出的,并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海洋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千年來,媽祖文化與儒釋道思想有著錯綜復雜的交融,與諸多和平外交活動、海上交通貿易都有著密切關聯。

中國焦點新聞林文金,林文金大師

媽祖是歷史上曾經真實存在的一位人物,死后逐漸被神化成為民眾信仰崇拜的對象。關于媽祖的生卒時間眾說紛紜。但是當前學術界普遍比較認同的、約定俗成的版本是媽祖誕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農歷三月二十三日,逝世于北宋雍熙四年(987)農歷九月初九日,享年二十八歲。

有關媽祖的詳細身世背景,由于宋代的媽祖文獻沒有交代具體的生卒時間,導致后期出現了多種說法。如果分析宋代的資料就會發現,媽祖的生卒時間實際上是沒有準確記載的。至于此后出現的說法多是推測或附會而成,但是因為附會的人多了,漸而形成各家公認的統一版本。在元代,關于媽祖生卒時間的信息開始逐漸豐富。張翥的《天妃廟序》云:“是故宋平五季而神始生,去之三百有余歲”,與劉克莊所言的媽祖奮興于建隆年間基本吻合,可初步確定媽祖誕生于五季宋初年間,時間當在宋建國初年前后。程端學在《靈濟廟事跡記》中用簡單數言描述了媽祖林默的一生:“神姓林氏,興化莆田都巡君之季女。

生而神異,能力拯人患難,室居未三十而卒。”室居指女子居家未嫁,文中出現了媽祖不到三十歲而死的信息。

元代的翰林編修、藁城人倪中在《天妃廟記》中寫到媽祖“生于宋元祐八年,少而靈異,能知人禍福,鄉民以疾苦輒已,室處幾三十年而卒。”宋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與上文推斷的媽祖誕生在960年前后的時間相去甚遠,因此可以排除。而所謂媽祖“生于宋元祐八年”謬說的始作俑者大概就是此文。

另外,文中也提到媽祖幾近三十歲而卒的信息,而宋代的文獻并沒有記載媽祖在世的年齡,應當看作元代出現的關于媽祖生卒時間的新內容。至明末,媽祖生卒時間才基本統一為《天妃顯圣錄》中記載的媽祖誕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飛升于“宋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這個版本與目前學界認同的說法一致,或者說目前媽祖生卒日期的說法大多來源于此。被大多數民眾所接受和認可,所以最終塵埃落定,逐漸統一了媽祖生卒時間的版本,達成了共識。但總體上能夠得出結論:它是依據史料記載發展而來的、比較符合歷史情況的、能夠令大多數人滿意的版本。正如學者朱天順所言,民間信仰“精確地考證神的誕生和升化的日期,并不重要,因為對信徒起重要作用的是已經約定俗成的神誕日期和升化的年月日。

關于媽祖的誕生地,目前主要爭論的焦點有兩個地方:一是莆田的湄洲島,一是湄洲島對岸的賢良港(即今港里村)。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在文獻中媽祖誕生地主要先后出現過兩個地方,以致普通人不能輕易做出判斷。而且這兩處地點就在湄洲島海峽的兩岸,近在咫尺,歷史上是否曾共用一個地名還有待考證。

再者,在港里村目前還保留著媽祖傳說中“窺井得符”的井眼和媽祖的祖祠,村民間也流傳著媽祖誕生在港里村的故事。這些更增加了考證媽祖誕生地的難度。但是通過梳理史料,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發現一些線索,有助于斷定媽祖的誕生地。林清標在《敕封天后志序》中道出了原因,“前人敘文紀傳,未經細考,故多差訛。茲就家乘而詳其實,目之曰《志》”。家乘即家譜。

林清標認為前人為媽祖紀傳內容有誤,于是他根據家譜而進行了修改。林清標所據之家譜已不得而知,但是將可自行修改、缺乏官方背景之家譜作為判斷八百多年前媽祖出生地的依據,顯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也不夠嚴謹和科學。而且林清標修改媽祖誕生地的動機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還有待考察。

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在明代正統九年(1444)所修的《南渚林氏族譜》中是如此記載的,“妃父僑居湄洲嶼,為署都巡檢日也。妃生嶼上,土盡渥丹。兄鎮,子孫衍嶼上。妃之舍基、祖廟猶存。明洪武初年,詔遷過岸,今新安里賢良港后林是其后也。”《南渚林氏族譜》證明了媽祖是生在湄洲嶼上,并且進一步指出賢良港之說產生的根源是明代洪武初年詔令湄洲島上的居民全部遷回內地,所以媽祖后人將賢良港認定為媽祖的誕生地也就不難理解了。弘治版《興化府志》中也可以證明此事,由此證明,賢良港的媽祖林氏后裔多是從湄洲島上遷居而來,所以在賢良港上有媽祖的祖祠也不足為奇了。

而在明代以后,對于媽祖的出生地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爭論,原因就在于明代初年湄洲嶼居民被詔遷過岸的這段歷史被忽視了。蔣維錟認為之所以出現如此的差誤,是因為“林清標等人未察及此,故難免產生差錯。”所以,通過以上資料的梳理大致上可以得出結論,媽祖的出生地是湄洲島,當前大多數學者也贊同“媽祖的真實故居應是在湄洲島”。媽祖誕生地是媽祖文化的地理標志和文化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學者研究媽祖文化的焦點更應當集中于對媽祖文化歷史發展和思想內涵的挖掘和拓展,不應在爭辯媽祖的誕生地上耗費太多精力。

所以,通過以上資料的梳理大致上可以得出結論,媽祖的出生地是湄洲島,當前大多數學者也贊同“媽祖的真實故居應是在湄洲島”。媽祖誕生地是媽祖文化的地理標志和文化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學者研究媽祖文化的焦點更應當集中于對媽祖文化歷史發展和思想內涵的挖掘和拓展,不應在爭辯媽祖的誕生地上耗費太多精力。

關于媽祖的父親和世系,同樣撲朔迷離。目前學術界對媽祖父親的姓名主要有三種看法:一是元代出現的姓林名愿;二是《天妃顯圣錄》出現的姓林名愿,字惟愨;三是《敕封天后志》中林清標考證的姓林名惟愨。此外還有學者認為以上三種說法都不正確,但是目前并沒有充足的證據將它們推翻。在媽祖信仰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媽祖被莆田的林氏望族“九牧林”納入譜系,主要原因是媽祖名聲和地位的不斷抬高有助于提升“九牧林”氏的影響力。

至于媽祖是否真實屬于“九牧林”的后代已很難考證,也有學者認為媽祖所在的宋代湄洲林氏最多只是“九牧林”的庶支。但是,這背后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下產生的宗族觀念和文化心理,即希望自己的家族世系中有杰出偉大人物來光耀門楣。這種心理導致歷史上出現一些人修改族譜,將與自己同姓的聲名卓著之人納入譜系中,或是把自己塞入名門望族的族譜之中的一種文化現象。矛盾在于,一方面篡改族譜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另一方面無形中又有引導子孫后人學習效仿、積極上進的態勢。應當認為,媽祖被納入“九牧林”就是這一宗族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反映。

媽祖宮廟是媽祖信俗的主要活動場所和物質文化遺產。據不完全統計,“媽祖文化在全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廣有傳承,擁有祭祀宮廟上萬座、信眾3億多人”,而且數量仍在持續增長。

歷史上最早的媽祖宮廟曾經存在于福建莆田市湄洲島上,在南宋紹興年間廖鵬飛的《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中有所提及,也是如今湄洲媽祖祖廟的前身。原文曰:“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于本嶼。”

文中提及在湄洲嶼所立之廟為最初的媽祖廟,當時僅為“落落數椽”的小廟,但是卻成為湄洲媽祖祖廟的最初形態,可稱之為世界上所有媽祖宮廟的祖廟,標志媽祖信仰的正式誕生,其重要性和特殊地位不言自明。

此外,在福建省外也有大量分靈的媽祖宮廟,以此可考察出媽祖信俗的傳播歷史。隨著媽祖信仰繼續發展,媽祖宮廟沿著海岸線逐漸向北延伸到達浙江,“神之廟始莆,遍閩浙。”浙江比較著名的媽祖宮廟有杭州孩兒巷天妃宮、寧波安慶會館天后宮、象山東門天后宮等。隨后,江蘇、上海、山東、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在歷史上也興造起大量的媽祖宮廟,在海外,媽祖宮廟分布的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俗話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而有媽祖的地方自然就會有媽祖宮廟的存在。

媽祖宮廟是媽祖信仰傳播的載體,有學者用統計學的方法考察媽祖宮廟的地理分布,證明“媽祖信仰的分布與海岸線有密切的關系,并且與易泊船和建港的地區有密切關聯。”通過對海內外媽祖宮廟的地理分布分析,不難發現媽祖宮廟作為媽祖信俗的重要建筑載體,它的分布與媽祖信俗的傳播幾乎是同步發展的,媽祖宮廟的數量反映了媽祖信俗在當地的興盛程度,而媽祖宮廟的變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媽祖信俗在歷史上的起伏。

媽祖祭祀儀式是為紀念媽祖而舉行的各種祭祀活動和儀式。媽祖祭祀儀式包括廟祭、家祭、舟祭、海祭等形式,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媽祖祭典,“媽祖祭典是指媽祖信仰發展過程中形成并不斷傳承的,從官方角度舉辦的祭祀媽祖的一種盛大典禮儀式。”2006年,媽祖祭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伴隨著媽祖信仰的不斷發展,祭祀媽祖的儀式、規模、內容、等級也在不斷地變化。《禮記》規定:“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從媽祖文獻可以看出,古代民眾視媽祖為神,并且媽祖文獻中遍布御災捍患的事跡,符合官方祭祀的標準和要求。所以自宋代起,媽祖信仰就被納入國家祭祀體系之中,此后受到歷代朝廷的推崇,媽祖祭祀儀式的等級隨之逐漸升高。民國時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媽祖祭祀儀式受到極大沖擊,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幾乎消失殆盡。直到改革開放之后,媽祖祭祀儀式才逐漸恢復。1994年以來創作設計的湄洲祖廟祭典,使媽祖祭典回歸到當代的媽祖信俗活動當中。

大陸對媽祖文化的研究在改革開放之后迅速發展。通過對媽祖研究成果的統計可以發現研究成果數量呈遞增趨勢,這說明研究媽祖的學者越來越多,對媽祖文化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媽祖文化在當代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海洋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當代社會生活亟需的文化道德精神滋養。所以,媽祖文化不僅在歷史上經過宋、元、明、清四朝而千年不衰,在新時代也具有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不竭動力。本文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針對媽祖文化的歷史背景概念、媽祖文化與海洋文化的關系、媽祖文化思想來源中的儒釋道思想進行研究,最終嘗試性地提出了媽祖文化的哲學思想主要包括孝慈觀、常變觀和人神觀,并進行了粗淺地討論。

在人神觀中,本文從宗教學、人類學角度探討媽祖文化中人與神互動的哲學思想和范式。首先,媽祖文化之所以流傳千年,原因包含媽祖信仰符合“神道設教”思想的標準和要求,從而受到歷代朝廷極力倡導,其決定力量是媽祖的神德,最終落腳點是人德。其次,媽祖文化中“神德配天”思想是媽祖神德的集中體現,其來源是媽祖之神通和神德,并且最終作用于人德。媽祖的神通眾多,而且不斷擴大,媽祖的神德隨之提升,最終形成“神德配天”思想。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乱子伦xxxx|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www.欧美色图| 国内女人喷潮完整视频|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2018中文字幕第一页| 大战bbw丰满肥女tub|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新梅金瓶1之爱奴1免费观|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毛片| 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网站|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娇小枯瘦日本xxxx|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一级毛片完整版| 无上神帝天天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本漫画之无翼彩漫大全|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