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奢侈消費疲軟:藏獒價格跌到原來1/10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英媒稱,住在福建旅游勝地東山的陳斌奇(音)是鮑魚——一種味道鮮美的軟體動物的養殖銷售專業戶。他說,每年的清明節是游人最多的節日之一,從2010年到2012年,清明節這一天的鮑魚價格從未跌過50塊人民幣(7.78美元)/500克大關。然而2013年,鮑魚的價格跌到了40塊,這就意味著大多數養殖戶都在虧本做買賣。“現在則跌到了30幾塊錢,真是無法承受了。”
據經濟學家網站12月9日報道稱,在臨近的廣東有著中國翡翠之都美稱的揭陽,林共喜(音)從事翡翠雕刻行當已近半個世紀。林說,當年生意興旺的時候,他都是夜里2點睡覺,早上6點再起來干活。而現在,十天有八天閑著沒活。揭陽的翡翠交易中心里,有一半店鋪已經人去樓空,房租也降了3/4。
報道稱,北京潘家園的情況也一樣,王林(音)專門售賣仿明清兩代的木質雕刻家具。過去,來買辦公家具的商人一上來就訂十套。只要木匠一出貨,家具就能售出,甚至有時還得排隊等。眼下,價格砍了一半,十個椅子卻賣不出幾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以某些方式計算)中國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一半。中國經濟增長和家庭收入增長的放緩對于發達國家那些生產香水、高爾夫球具、藝術品以及相關產品的奢侈品廠商來說通常是個不利消息。專門出品包具和香檳的路易威登集團最近在華關閉了三家店鋪。一年一度的香港佳士得“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今年11月只賺得5.08億港幣,遠不如2013年的9.35億港幣。
報道稱,然而,與中國一些行業相比,這些西方世界浮華之物所遭遇的打擊可謂小巫見大巫。鮑魚、翡翠和藏獒的價格跌了一半。數以百計的廠商關門大吉。其中原因,政治和經濟各占一半。
拿藏獒來說,豢養藏獒曾是上世紀末那幾年中國新生代富翁必備的身份地位象征。三年前,一只普通藏獒就敢叫價2萬美元。而現在,藏獒的價格跌到只剩原來的1/10。今年初,某動物福利機構從一輛卡車上解救了20只藏獒,它們原本是要被運至屠宰場殺掉,賣皮吃肉。
報道稱,不過,中國的大部分奢侈品需求是建立在送禮文化之上的。在中國,甚至做生意也講究送禮:翡翠、茶葉,請吃飯。
報道稱,自2013年以來,中國開展的反腐運動使得炫耀性消費有了政治違規之嫌,同時也遏制了給官員送豪禮的行為。拿原本最受歡迎的茶葉來說,全球最大的普洱茶生產商大益茶業集團出品的極品金茶價格已從2014年3月的917元人民幣/357克跌至512元人民幣。云南茶協會長說,經歷了一盛一衰,茶葉已經進入了“新常態”。(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