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擬在沙漠建水電站 正在尋找投資商加盟
智利打算在全球最干燥的沙漠里修建一座水電站,已經通過項目環評,正在尋找投資商加盟。
只是,水從何而來?智利方面提出了一個大膽構想:利用太陽能把海水抽到山頂水庫,然后讓海水傾瀉而下用于發電。
【大膽構想】
英國《每日郵報》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智利能源企業瓦爾哈拉公司計劃在阿塔卡馬沙漠建造一座裝機容量300兆瓦的水電站,預計項目將耗資4億美元。
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除南北極外最干燥的沙漠,年均降雨量僅為1.5厘米。不過,該沙漠地理位置特殊,西鄰太平洋,東靠安第斯山脈,令智利設計師們尋獲了一個“新思路”。
根據瓦爾哈拉公司的設想,可利用太陽能把太平洋的水抽到安第斯山脈頂峰的兩座水庫里,然后讓海水向下流經水電站發電。
為什么要如此折騰?專家介紹,此舉目的是克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缺陷,即不穩定性。由于日曬程度、風力大小隨時在改變,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均難以保證穩定;而安第斯山脈的不少高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通過水勢落差便可確保穩定發電。
按照瓦爾哈拉公司戰略經理弗朗西斯科·托雷亞爾瓦的說法,阿塔卡馬沙漠獨特的地理位置,意味著“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上馬這類項目的地方”。
【通過環評】
智利能源供應眼下主要依靠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本國產量難以滿足用電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每日郵報》報道,安第斯山脈兩座水庫的總蓄水量相當于2.2萬個奧運會標準泳池,足可維持24小時不間斷發電。預計這座沙漠水電站竣工后,發電量可滿足智利3個省的用電需求。
托雷亞爾瓦介紹,該項目的每項具體技術“早已在世界各地獲得過充分檢驗”,只是由于該沙漠地處大海與山脈之間的獨特位置,才首次出現了“如今這種特殊的技術組合”。
上星期,這一沙漠水電站項目順利通過環評。瓦爾哈拉公司正在尋找投資商,爭取2016年下半年開始動工,用3年半時間建成這座水電站。
此外,智利方面還在評估另外3處具有類似特征的地點,考慮是否修建水電站。(楊舒怡 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