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梁要到廣州減肥,好幾個村里人一起來幫忙,半抬半架才幫他出了家門。
阿梁飯量驚人,飯碗都比普通人大五倍。
家人和醫(yī)生攙扶著他慢慢向醫(yī)院的車“挪”過去。
家住廣東清遠英德的鄧桂梁今年33歲,因為體重超過520斤,被村民稱為“肥梁”,他的體重更是超越曾經(jīng)的“中國第一胖”梁用。“肥梁”食量驚人,一頓能吃下8碗飯,要六七個大漢齊心協(xié)力才能抬得動他。體型過胖,給他帶來了無盡的困擾,他無法照顧兒女,自己反倒成為全家人的累贅,連洗澡、上廁所都要人攙扶,家中的重擔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更無奈的是,他打算到廣州的醫(yī)院減肥,卻根本無法出遠門,難以成行。昨天,廣州增城的一家醫(yī)院專程到英德阿梁家中接他。“肥梁”終于走出減肥的第一步。
5年前體重開始飆升
鄧桂梁身高168厘米,體重高達261公斤,BMI達到93.5,肥胖指數(shù)超過減肥前被稱為“中國第一胖”的梁用。這幾天,廣州溫度驟降,大多數(shù)人都要穿上厚棉衣,阿梁卻仍打著赤膊。
記者見到他時,阿梁正窩在床上。他說,每動一下都會感到全身顛簸,比跑馬拉松還累。阿梁每頓飯得吃10捆面或七八碗飯。每次吃飯,妻子嫦姐還在廚房忙,桌上的飯菜就已被他一人掃光,嫦姐只能再給家人下廚,兩人為此沒少吵過架。最后只好約法三章,給他買了一個能盛5碗飯的大碗,吃完就夠,不準再“偷吃”其他家人的飯。
阿梁自小比同齡孩子壯。16歲時已經(jīng)100斤,結(jié)婚前后體重增至200斤。2010年,兩個女兒出生后,找不到工作的他留在家中,體重正是從這時開始飆升,到現(xiàn)在已有522斤。
曾堅持凌晨跑步減重無果
自從體重飆升,阿梁再沒出門工作過。由于體型太胖找不到工作,他只能在村里撿破爛。可身體負荷太重,他無法俯身去撿,只能到鄉(xiāng)親家中請求人家收拾好交給他,這份工作堅持了不到半年,“走幾步就氣喘吁吁,身體實在無法支持。”
他也曾決心減肥。幾年前,在妻子的鼓勵和陪伴下,阿梁每天凌晨4時起床跑步、打籃球、游泳。然而,堅持了一年,卻一點效果也沒有。阿梁開始得過且過,每天待在家里玩手機看電視,就這樣惡性循環(huán),變得越來越胖。
說起妻女,阿梁十分愧疚。以前,他會送女兒上學??擅看闻畠旱耐瑢W都笑他是“肥佬”,后來女兒再也不讓他送了。阿梁無法工作,家中全靠妻子嫦姐1000多元的工資支撐。嫦姐每天早出晚歸,還要照顧阿梁的起居飲食。長期勞累,如今嫦姐體重不到100斤。
十多年來首次出遠門
“為了家庭,希望能早日減肥,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正是抱著這樣的希望,阿梁在網(wǎng)上找到廣州一家曾收治過不少肥胖病人的醫(yī)院。由于無法自行前往廣州,醫(yī)院派車到英德接他。
昨天,聽說阿梁要赴廣州減肥,村中不少鄉(xiāng)親都趕來幫忙,先是7個大漢把他抬起,扶他走出家門。再是想辦法把他擠進醫(yī)院的面包車:四個人在身后推,三個人在車里拉,拽了幾分鐘沒有動靜。后來妻子搬來一張小椅子放在車旁,讓他自己一步步跨上車門。
即將要奔赴100多公里外的廣州,阿梁情緒有點激動。他已經(jīng)十多年沒出過遠門。醫(yī)生說,雖然阿梁年紀不大,但已出現(xiàn)輕度的心肺功能衰竭,當務(wù)之急是先減重50斤,才能實施手術(shù)。
昨天下午,阿梁抵達醫(yī)院。減肥的道路對他來說才剛剛開始,巨大的挑戰(zhàn)還等著他。(文/記者申卉 圖/記者蘇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