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者舉著標語牌:“難民營?不!”(新華/法新)
荷蘭媒體18日報道,中部小鎮海斯一場針對外國難民的集會當天演變成暴力示威,迫使當局出動警力,強行驅散約1000名示威者。
隨著德國科隆市新年跨年夜大規模性侵案發酵,包括荷蘭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在看待難民問題上民意顯現分裂,極右翼勢力獲得越來越多支持。
對峙。(互聯網)
事件焦點圍繞當地準備安置外國難民的一處避難中心。根據計劃,海斯鎮政府定于當晚8時在市政廳召開公眾咨詢會,討論未來10年在這個小鎮內安置500名難民的計劃。
當地人在社交網站“臉書”發起一項名為“抗議海斯難民中心”的倡議,呼吁民眾晚7時在市政廳門前集會。這項倡議獲得超過3000人次“點贊”支持。
抗議者。(圖片來源:新華/法新)
全荷通訊社報道,公眾咨詢會舉行前,集會活動呈現暴力勢頭,數十名示威者開始沖擊市政廳,咨詢會因而取消,有關人員全部撤離。不久其他示威者向這一政府辦公地投擲煙火和雞蛋。
海斯鎮鎮長瑪麗克·莫爾曼在鎮政府官網上發表聲明稱,一場集會活動“失控”后,鎮政府“已經賦予警方額外權力”予以應對。
暴力示威當天深夜得以平息。報道沒有說明警方在驅散示威者過程中逮捕了多少人,也沒有說明是否有人員受傷。
2015年12月16日,海爾德馬爾森鎮,警察與反對安置難民的示威者對峙。(新華/法新)
過去一個多月來,荷蘭已經發生多起針對外國難民的暴力示威活動。上月,海爾德馬爾森鎮爆發示威活動,抗議當局安置大約1500名難民的計劃,警方不得不鳴槍示警驅散示威者。此外,荷蘭多地還爆發數起不滿當局移民政策的暴力活動。
據荷蘭官方統計,截至去年11月中旬,荷蘭當年接納的外國難民人數已達5.4萬人,創下歷史紀錄。
德國西部城市科隆新年跨年夜發生上百起針對女性的性侵和搶劫案件,大約1000名肇事者被目擊者描述為“長相像阿拉伯人和北非人”。此后,歐洲國家反對難民涌入的呼聲愈發高漲,一些右翼政治勢力也憑借排外立場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荷蘭自由進步黨領袖海爾特·維爾德斯。(新華/法新)
海斯鎮示威活動發生前數小時,荷蘭極右翼的自由進步黨海爾特·維爾德斯就難民問題發布一段視頻講話,將阿拉伯和北非難民涉嫌犯下的大規模性侵比作“性恐怖主義”,再次呼吁荷蘭當局對這些人所屬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關閉邊境”,不再接納其難民。
“只要這些措施沒有實施,我們國家的女性都面臨著這些性炸彈的威脅,”維爾德斯說,“我建議,我們應在難民中心將那些男性難民關押起來。”
難民抵達。(新華/法新)
法新社報道,維爾德斯及其所屬的自由進步黨雖然多次發表爭議言論,但民眾支持率卻不降反升。最新民調顯示,如果荷蘭立即舉行議會選舉,自由進步黨將獲得150個下院議席中的36個,遠高于眼下掌握的12席,成為下院第一大黨,獲得組閣主動權。(記者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