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感覺到耳機的溫度嗎(環球走筆)
在今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一款電子血壓計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與其他廠商生產的時尚小巧、僅手表大小的產品相比,它“過大”的5.2英寸屏幕明顯與同類產品格格不入,面板上一藍一紅兩個人形的方塊按鍵甚至有點土氣。
原來,這款電子血壓計的研發人員是考慮到獨居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為其專門設計的大屏幕、大字體、大按鍵,一鍵測量、一鍵呼叫的易觀測、易操作產品。產品的內置無線網絡還可以通過綁定手機社交軟件,定時發送語音提醒用戶測量血壓,用戶的親屬也可以實時掌握測得的血壓和心率情況。
一旦產品中包含著情感關懷,消費者心中的溫度也會在頃刻間上升。隨著工業化大生產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產品的人性化設計。同時,研發設計人員也注意到,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年齡、身體甚至性別等多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并開始給予特殊群體更多的關懷,為其打造真正能享受到使用樂趣的產品,讓他們的生活能和普通人一樣豐富多彩。
讓霍金能夠“開口說話”的語音合成技術就很具有代表性。除了幫助言語障礙者將文字轉化為聲音,達到與他人有效溝通交流的目的,視力受損的人群也可以通過語音技術“閱讀”文字。帶有同理心的產品設計成為撫慰人心的一縷清風,而隨著人們對特殊群體心理狀況的更為關注,在一般產品的設計上,淡化“特殊感”也成為社會文明發展新的潮流。上世紀80年代,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羅納德·梅斯首先提出通用設計的概念,意在為所有可能的使用者進行設計,使產品和環境設施能最大限度為所有人使用。通用設計最初發源于建筑設計,主要是針對無障礙設計等概念提出的。為了進一步避免使用者產生隔離和挫折感,研發人員也希望為弱勢群體或特殊群體提供“心理關懷”,除必須的特殊產品外,盡量不讓他們感覺在使用某種為他們設計的產品,而是在包容性、舒適性、便利性等方面感受到與常人相同的感覺。
研究聽力技術的一家比利時公司就依此開發了一款手機應用,可以把智能手機變成全功能的專業臨床助聽器。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全球共有3.28億成年人和3200萬兒童受困于聽力問題,但目前助聽器產量僅能滿足全球不到10%的需求。價格高昂的助聽器,經常讓大部分患者止步在無聲的世界。而現在只要戴上耳機,負擔不起傳統助聽器和不愿讓外界知道自己有聽障的患者似乎都得到了拯救。
這些都是工業產品越來越“暖”的小切面。暖心的發明,關切到人心深處最敏感的地方,幫助人們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延展了人生寬度。也許毫不起眼,也許鮮為人知,但這些有愛的設計者和研發者正在賦予工業產品更加暖心的溫度。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意,像一縷縷陽光照耀人心,溫暖需要它的人。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9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