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辭職 俄政治家:成了西方的“棄子”
“我已經決定辭去烏克蘭總理職務,辭呈將于12日提交最高拉達(議會)審議。”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10日在一檔名為“總理10分鐘”的電視節目中突然宣布辭職,引起各界關注。俄羅斯對亞采紐克的兩年總理任期給予“差評”,美國《紐約時報》也稱,亞采紐克已經從剛上任時的政治明星淪為烏克蘭政治僵局的象征,受困于腐敗丑聞,在國內飽受批評,最終被西方盟友拋棄。
俄羅斯《觀點報》11日報道,亞采紐克在宣布辭職時稱,迫使他辭職的烏克蘭政治危機是“人為發動的”,政府更迭的過程不過是一種非理性的原地踏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10日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烏克蘭議會新的執政聯盟將于12日組建,屆時將推舉新總理候選人,希望現議長格羅伊斯曼出任總理職務。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亞采紐克執政業績不佳,多數政治和經濟目標都沒有實現,腐敗現象嚴重,因此失去民眾的信任,他所領導的政黨支持率大幅下降。
俄新社11日報道,對于亞采紐克辭職,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1日表示:“亞采紐克先生并沒有為我們兩國關系正?;龀龃蟮呢暙I,也并沒有對調解烏克蘭危機做出任何貢獻”。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亞采紐克是一個“失敗的”總理,他將以此留在烏克蘭人民的記憶中。正是他讓烏克蘭遠離了俄羅斯,并耗費大量的資金在俄烏邊境建立鐵絲網。“我相信,這些資金大部分都被貪污了。”
《紐約時報》11日稱,亞采紐克的辭職為烏克蘭帶來新的不確定性。2014年,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政府在民眾的抗議聲中被推翻后,亞采紐克和烏總統波羅申科成為政治明星,但兩人之后互生齟齬,西方同盟最終選擇和波羅申科站在一起,把亞采紐克趕下臺。俄羅斯《觀點報》11日稱,俄政治家認為,亞采紐克成了西方的一個“棄子”。 【環球時報駐烏克蘭特約記者 蕭雅文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