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伊斯蘭國”轉攻各地襲擊 聯軍面臨挑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現任與前官員指出,近日四國接連發生了涉及“伊斯蘭國”組織的致命襲擊事件,凸顯國際聯軍打擊該組織方針的局限性,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伊拉克與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勢力的軍事行動,未能阻止該組織繼續四處發動襲擊。
分析師認為,“伊斯蘭國”變得更專注于大規模襲擊,而不是攻城略地。“伊斯蘭國”如今在世界各地發動襲擊,攻擊目標也非常不同,使打擊該組織成為更艱巨的挑戰。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資深分析員保羅•彼勒說:“不斷地轟炸拉卡并不能阻止襲擊發生。”
美國官員近來稱,“伊斯蘭國”在聯軍打擊下節節敗退,因此只能通過發動更多襲擊來作出反擊。這樣的說法雖非完全錯誤,但過度簡單化,忽略了“伊斯蘭國”的影響力已從伊敘擴大至世界多地的事實。
美國官員說,在近期接連失去伊拉克費盧杰等重鎮之前,“伊斯蘭國”就積極地通過互聯網與其成員,在伊敘境外招募新血與宣傳其極端思想。
有關美國官員指出,該組織也可能意識到建立與維持其哈里發國比預期中昂貴與復雜,因此將焦點轉向發動殺傷力更大的襲擊,而不是占領地盤。
美國官員正在調查“伊斯蘭國”與齋戒月期間發生在不同國家的四起恐怖襲擊的關聯。
6月28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發生遭槍擊和炸彈襲擊,奪走45條人命;7月1日,孟加拉達卡一咖啡廳遭襲擊,20名以外國人占多數的人質死亡;7月2日,伊拉克巴格達一個以什葉派穆斯林居多的社區發生汽車炸彈襲擊,至少250人喪生;7月4日,沙特阿拉伯三個地點包括一座什葉派清真寺發生炸彈爆炸,至少四人死亡。
一名美國官員指出,其中土耳其、伊拉克和沙特襲擊看來都與“伊斯蘭國”有直接關聯;孟加拉襲擊則由當地武裝組織發動,但可能受到”伊斯蘭國”的啟發與引導。
反恐專家指出,恐怖襲擊發生在世界各地,襲擊方式也很多,包括獨狼執行的自殺式炸彈襲擊、汽車炸彈襲擊、劫持人質等,要制止這類針對平民的襲擊并沒有簡單與單一的方案。
彼勒指出,加強外交合作與情報共享,以及追蹤資金流向,是打擊“伊斯蘭國”的關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科比說:“我們向來都清楚表明,軍事行動不足以擊潰‘伊斯蘭國’,或消除該組織構成的威脅。唯有找出一個針對極端主義根源的全面行動,才能打敗該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