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新秘書長候選人首次公開辯論
十位競選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的候選人12日晚間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公開辯論,在193個聯合國成員國的代表和觀看直播的全球觀眾面前闡述自己的愿景、回答現場提問。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秘書長由安理會推薦再由聯合國大會任命。與往屆秘書長的選舉過程不同,今年聯合國不僅已進行了兩場候選人與會員國的非正式對話,12日晚上的“全球市民大會”公開辯論也是史上首次。
目前,宣布參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的候選人已有12位。由于馬其頓前外長克里姆和斯洛伐克外長萊恰克無法出席,其他十位候選人被分為兩組分別進行約一小時的辯論。
當晚的辯論由半島電視臺直播,并由半島電視臺的兩名主持人負責主要提問。在一段展示敘利亞沖突等全球危機的視頻后,辯論從“你為什么要競選聯合國秘書長”這個問題開始,每位候選人獲得一分半鐘的時間以闡述自己的理由。
隨即,在匈牙利駐聯合國大使現場提出“聯合國秘書長應有怎么樣的領導力”等問題后,針對每位候選人的問題一一展開,既有人權、發展、維和等與聯合國相關的常見話題,又有難民危機、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當今世界面臨的嚴峻挑戰。
不過,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辯論中,兩組候選人基本只是回答主持人或現場外交官的提問,并未出現相互激辯的場景。
“過去聯合國秘書長都是閉門選舉。這一次,我們想確保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和整個世界都有機會了解候選人及他們的愿景和表現。”主持了此前兩場候選人與成員國非正式對話的本屆聯大主席呂克托夫特說,當晚的辯論進一步增強了秘書長選舉的透明度。
據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月初透露,安理會將在21日就下任秘書長人選進行首次意向性投票,該投票以保密方式舉行。
在上一屆秘書長選舉過程中,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閉門磋商和4輪意向性投票后,提名來自韓國的潘基文任秘書長,聯大隨后以決議形式通過任命。潘基文的任期將于今年12月31日結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