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去污土壤再利用計劃遭批 萬余人抗議
據日媒報道,近日,日本環境省計劃把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處理工作中產生的福島縣內去污土壤在全國的公共工程中加以再利用。這一方針遭到了質疑。
報道稱,在福島核事故前,日本政府對核反應堆報廢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標準為“每千克活度100貝克勒爾以下”,而此次新設定的標準為“每千克活度8000貝克勒爾以下”,是以往的80倍。
對此,日本環境省表示“如果用混凝土或土覆蓋,加以適當管理,可把輻射量控制在與100貝克勒爾以下相同的程度”,但再利用能否被接受還是未知數。
據了解,去污土壤等廢棄物最多約達2200萬立方米,相當于18個東京巨蛋。按照日本政府的計劃,這些廢棄物將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的中期儲藏設施最長保管30年,之后在福島縣外被最終處理。
報道指出,由于難以找到處理場所,為了減少廢棄物的總量,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再利用這一“苦肉計”。
對去污土壤的再利用將明確管理責任,僅限道路等長期內不會重新挖掘的公共工程。為控制施工人員的被輻射量,可再利用的去污土壤的放射性銫活度被定在了每千克5000至8000貝克勒爾以下。
反應堆報廢廢棄物的標準于2005年由當時的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采用。按照對各種放射性核素設定的標準,即使對廢棄物不進行遮蓋等管理,人體受到的年輻射量也在0.01毫希以下,對建康的影響可以忽視。放射性銫活度定為每千克100貝克勒爾以下。
作為標準的放射性銫活度越高,可再利用的廢棄物就越多。把活度定在8000貝克勒爾以下,從技術上講99%以上的廢棄物都可再利用。
但是,即便是實際達到100貝克勒爾以下這一標準的反應堆報廢廢棄物,其再利用仍未被廣泛接受,目前僅限用于核能設施內的塊料或遮蔽材料。
日本環境省于3月底提出“8000貝克勒爾以下”的標準方案后,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委員長田中俊一在記者會上提出了異議,表示“從一般來看,同樣是受到放射能污染的東西,(處理)不同不是好事”。
環保團體“FoE日本”以“將無法防止環境污染”為由,提交了要求撤回再利用方針的約1.5萬人的簽名,輿論反響擴大。日本環境省于6月底正式決定了再利用計劃。
日本環境省稱再利用的對象為日本全國。該省官員則表示:“預計在福島縣外的利用會遭到當地的強烈反對,現階段不可行。將通過福島縣內的實證項目確立安全管理的方法,擴大對再利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