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棲霞通達選礦藥劑有限公司疑似暗管排放污水。對次,本網一行來到該廠區排污口,一根水泥排污暗口從山體邊露出來正在急促的往山體下邊水渠排著乳白色并伴有特別刺鼻農藥味的污水往渠里排著。本網在現場也進行了取樣。
隨后,本網撥打12369環境投訴熱線進行投訴,接電話的是棲霞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本網表述了大致情況,環保局工作人員稱他馬上向領導匯報此事。但過了半小時,本網也沒有等到棲霞市環保局電話。隨后本網多次撥打投訴熱線,均無人接聽。
無奈,本網驅車來到棲霞市環保局反映此事,辦公室工作人員稱,12369環境投訴熱線由煙臺市局負責接聽。當本網在辦公室重新撥打12369后,提示的是蘋果之鄉棲霞。后該工作人員又稱:“接環境投訴電話的工作人員下鄉了。
下午五點二十左右,本網再次來到企業排污口,仍然是排污依舊,在現場也沒看到環保執法人員。本網又多次撥打12369,均無人接聽。
讓本網感到疑惑的是,環境投訴電話在工作時間期間為何無人接聽?而且是本網反映完棲霞通達選礦藥劑有限公司排污的情況后,工作人員稱馬上向領導匯報此事。那么,匯報完以后怎么投訴電話就均無人接聽了呢?本網也沒有見環保局執法人員到現場執法。
要真正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光“亮相”是不夠的,還得“亮劍”。“亮相”是對某個地方政府的“負面評價”,而“亮劍”則是直接針對該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的追責。“ 政府 ” 是抽象的,而黨政領導干部是具體的,很顯然,只有把追責的板子直接打到黨政領導干部的身上,他們才會有更充分的壓力和動力 “ 真重視、真抓 ” 環保工作 。
那么,針對此事,棲霞市環保局又在扮演什么角色?“是否有充當排污企業保護傘之嫌”?
對此,本社繼續關注事態發展,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