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最強空空導彈在敘遭棄用?自信美軍不敢出手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8月26日發表題為《俄最佳軍機未配備最佳空對空導彈》的文章,作者為戴夫·馬宗達,編譯如下:
雖然俄羅斯向敘利亞部署了先進戰機,包括蘇-30SM、蘇-34和蘇-35S,但很少看到這些戰機攜帶莫斯科最新型空對空武器。通常情況下,人們看到蘇-30SM和蘇-34上配備的是蘇聯時代的R-27半主動雷達和紅外制導中程空對空導彈。人們只是偶爾看到蘇-35S戰斗機配備主動雷達制導R-77 RVV-SD導彈——大致相當于美國制造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莫斯科防務簡報》雙月刊總編、研究員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解釋說,俄戰機很少被看到配備先進空對空武器,這有雙重原因。一個原因是,文佩爾公司生產的R-77 RVV-SD導彈在俄空軍中仍然相對少見。第二個原因是克里姆林宮認為不大可能與美國及其盟軍發生空對空對抗。《莫斯科防務簡報》是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的期刊。
巴拉巴諾夫說:“在敘利亞,俄空軍戰機使用了RVV-SD導彈,但是為了節約資源,不常用。實際上,懸掛這種導彈是為了向其他國家(美國和土耳其)顯示,俄羅斯有這種導彈。為何不一直懸掛呢?俄空軍顯然認為,與美國不可能發生空中對抗。所以,為什么要在假想的威脅上浪費資源呢?”
雖然俄空軍擁有主動雷達尋的導彈技術,但只有少量這類武器投入現役。巴拉巴諾夫說:“在俄空軍中,RVV-SD導彈剛剛開始達到實際的初期作戰能力——必須提供培訓等。和一切機載導彈一樣,就機載起降次數而言,RVV-SD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在這一有限資源到期后,必須把導彈送去修復,以延長使用壽命。因此,在和平時期,飛機加掛昂貴的新導彈飛行沒有意義。”
由于俄空軍沒有大量的RVV-SD庫存,加之俄對威脅的看法,莫斯科目前使用從前蘇聯繼承的大量R-27導彈。巴拉巴諾夫說:“俄空軍的倉庫中有大量老式R-27家族導彈——這一資源也到期了。所以,在和平時期使用這些導彈不會讓他們感到惋惜。”
雖然最早一款R-77由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研發,但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由于缺少資金沒有購買那款武器。不過,文佩爾公司的確研發了一款能力稍差的出口型R-77,代號RVV-AE,將其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
巴拉巴諾夫說:“上世紀80年代末,R-77(Izdelie 170)導彈開始在基輔的‘阿爾喬姆’工廠(在今烏克蘭)批量生產,第一批導彈有200枚,它們都在蘇聯/俄羅斯空軍中進行了長期的測試使用。該導彈不再重要,因為過時了。研發該導彈的俄公司(文佩爾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批量生產該導彈的出口型。這款出口型代號RVV-AE,使用外國零部件,性能稍差。俄空軍沒有購買RVV-AE導彈。”
直到2000年初,俄羅斯恢復研發自用型R-77。巴拉巴諾夫說:“文佩爾公司——如今的俄羅斯戰術導彈公司(KTRV)——研發了一種新型R-77,代號RVV-SD(Izdelie 170-1)。”
他說:“俄國防部在2009年簽署了第一份購買合同——和第一份購買蘇-35S戰機的合同同時簽署。”
直到2011年,俄空軍才收到首批RVV-SD導彈——它的這種新武器的庫存還不夠。巴拉巴諾夫說:“大約從2011年開始交貨。此后,又簽了2大單RVV-SD導彈——在2012年和2015年,后一單價值131.75億盧布(約2.04億美元),預計在2016-2017年交貨。如今,俄空軍已擁有足夠的RVV-SD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