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實現2007年以來首次顯著增長
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當地時間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5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增長5.2%,達到5.65萬美元,打破了數年來家庭收入停滯不前的情況,實現2007年以來首次顯著增長。
人口普查局當天說,家庭收入中位數的顯著增長主要歸功于近年來的就業增長。從族裔來看,西班牙裔收入增長6.1%,非西班牙裔白人收入增長4.4%,黑人收入增長4.1%,亞裔家庭收入中位數在各族裔中仍處在最高水平,雖然增幅并不突出;從地域看,美國西部地區收入增幅最明顯,達到6.4%,中西部地區為5.1%,東北部地區為4.9%,南部地區為2.9%。
紐約時報網站分析稱,家庭收入的增長是美國經濟逐步走出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但盡管如此,經濟仍未完全恢復。數據顯示,家庭收入中位數仍比2007年低1.6個百分點,比美國經濟繁榮時期的1990年代低2.4個百分點。
人口普查局數據還顯示,2014-2015年,美國貧困率下降1.2個百分點,是自1999年以來貧困率下降“最顯著”的一年,貧困人口減少350萬。與此同時,未被醫療保險覆蓋的人口也在下降,從2014年的3300萬降至2015年的2900萬,截至2015年,9.1%的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
經濟狀況是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熱門議題之一。彭博新聞分析認為,經濟持續改善有利于提升民主黨候選人的選情。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承諾為選民打造“為所有人而非富裕階層”服務的經濟,支持每小時最低15美元工作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要為選民創造史上最好的就業崗位,支持最低薪資漲至每小時10美元。
美聯儲將于本月20日至21日舉行貨幣政策例會。市場普遍預測,由于就業市場存在進一步改善空間,加上總統大選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美聯儲會繼續以謹慎方式對待加息,可能推遲到12月加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