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掀抗議潮 可能單方終止TTIP
近萬名歐洲民眾20日在歐盟總部附近游行,抗議《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由于在監管規則、食品安全等核心內容上長期未能達成共識,這份所謂美歐自貿協定近期受到歐盟官員、成員國領導的抨擊,歐盟本周可能討論單方面終止談判。
|
抗議活動當天下午開始,來自50多個組織和聯盟的近萬名民眾走上街頭,高呼停止TTIP和《綜合經濟與貿易協定》(CETA)的口號,活動持續數小時。
參與游行的有農業、醫療、國際組織等八個團體,囊括學生、社工和農場主等各領域民眾,隊伍中不乏來自英國、法國、希臘等國的抗議者。他們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擔心TTIP和CETA將降低歐盟食物和環保標準,并在勞工保護、安全標準、中小型企業利益等方面使他們的利益遭受損失。
德國國內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28%的德國民眾對TTIP能帶來好處表示懷疑;52%的人認為,該協定將降低各項標準,使歐洲市場出現大量劣質產品。
早先的調查顯示,德國民眾對TTIP的支持率近年持續下跌,目前只有兩成德國民眾認為與美國達成自貿協定是好事,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則完全反對TTIP。
歐洲近日掀起了反對歐盟自貿協定浪潮。17日,眾多抗議者在柏林、漢堡、慕尼黑和法蘭克福等7個德國城市參與反對TTIP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據歐洲媒體報道,歐盟貿易部長23日將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開會討論TTIP和CETA,屆時將會在布拉迪斯拉發出現下一輪抗議活動。迫于壓力,歐盟部長們將討論單方面暫停TTIP的事項。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歐盟農業委員霍根表態稱,對歐美雙方在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內達成TTIP不抱有希望。霍根還說:“要達成一個平衡且對雙方有利的協議,歐美雙方需要抱有非常開放的態度,但等美國新總統上臺后,將難有條件。”美國總統的兩黨競選人近期公開表示,TTIP可能損害美國就業,均承諾當選后停止該談判。
近期歐盟內部對TTIP反對聲此起彼伏,盡管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盟領導人近來表達了對談判的支持,稱盡管歐美在一些重要問題上立場不一致,但關鍵性的妥協往往在談判最后階段才會達成,但法國和德國的資深部長級官員紛紛呼吁暫停談判。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社民黨主席西格馬·加布里爾日前表示,盡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認,但是TTIP談判事實上已經失敗。他說:“作為歐洲人,我們不能聽命于美國人的要求。”
正面臨明年選舉壓力的總統奧朗德最近也表示,TTIP的談判進展表明,今年年底之前歐盟與美國無法達成協定。
法國主管外貿的國務秘書馬蒂亞斯·費克爾則說得更為直接,由于談判進程不透明,法國將在9月底舉行的歐盟外貿部長級會議上要求“完全、簡單、徹底地結束”這一談判,然后再在“更好的基礎上”重啟談判。
美國方面雖然堅持推進談判進程,但也開始抱怨歐盟機制的低效和以英國脫歐為代表的政治事件拖累了進度。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弗羅曼表示,華盛頓方面仍致力于在今年達成TTIP。他堅稱,相關談判仍在取得進展,盡管歐洲的一些部長級官員發出了一系列質疑言論。“我們從(歐盟)成員國獲得的清晰信息是,盡管出現了近期這些言論,但各方仍明確希望推進談判,”他說,“你距離談判越近,就越有信心認為,談判事實上在取得進展。”
弗羅曼也質疑,突顯TTIP面臨棘手路徑的一個跡象是,主導與美方談判的歐盟委員會能否做出達成協議所需的艱難決定。“我們說,是的,我們準備推進,”他說,“我們做好了完成談判的準備,拿出了這些能帶來結果的有意義的計劃。你們呢?”
他說,其他挑戰包括今年早些時候歐盟與加拿大之間達成的一項協議將必須得到歐盟全部28個成員國議會的批準,這將讓未來歐洲所有的貿易談判變得復雜化。
自2013年6月正式啟動的TTIP談判目前已完成了14輪,新一輪談判將于10月在美國舉行。雖然歐美談判雙方期待今年年底前達成協議,但分析人士認為來自歐盟成員國和歐洲民眾的壓力持續增大,這一目標將面臨挑戰。歐盟與加拿大已完成CETA談判,但還需經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和成員國議會的批準。
按照設想,TTIP一旦達成,美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歐洲商界、經濟界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一協定有助于降低貿易成本、創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然而,政治動能下降實際上已經為本身談判難度巨大、時間窗口迫近的TTIP唱響了哀歌。
目前TTIP未在任何領域達成共識,進程緩慢不僅因為技術難度大、內容多,更重要的是期間美歐關系經歷了漸行漸遠的變化。2013年爆發“竊聽門”,美國監聽歐洲領導人行為令歐洲民眾強烈不滿;2014年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時,美歐對俄態度分歧加大,歐洲民眾對美國在國際外交事務上的干預行徑不滿情緒加大;近幾年來美國大型跨國企業在歐盟野蠻擴張,在賺走豐厚利潤的同時涉嫌偷逃巨額稅金,令處于經濟疲弱期的歐洲從業者不滿,商業親密度下降。記者 閆磊 梁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