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租房還是買房,基本上沒有普遍規律,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升級一下,卻有普遍的規律可循。租房和買房其實都是一種趨利避害的行為,這里的“利”是什么?在我看來,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滿足感。所以選擇租房還是買房,最應該問自己一句:你滿足嗎?滿意嗎?
作為一個普通人,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它都是一個先苦后甜的過程,苦是肯定的,甜卻未必。
租房,你得按月給房東上供,還可能面臨隨時搬家的風險,買房呢,辛苦工作好多年,一下子全部交給開發商了,還欠了銀行一筆債,這種選擇,誰都不會滿足,也不會覺得幸福。
這樣一說,是不是租房和買房都不可取呢?不然,是否覺得滿足和幸福只有在先苦后甜的轉變過程中才能體會到。
舉個很小的例子,你一直心心念念想買的一款包或一臺手機,突然擁有了,你自然會決定滿足和幸福。再比如,單身狗好多年,突然在雙十一之前成功脫單,你自然也會瞬間決定幸福感不能再多了。房子也是一回事,比如你剛開始租一個不帶衛生間的小單間,突然換到一個一室一廳的套間中,你會覺得很開心。
滿足感有眼前的也有長期的,而且還會不斷變化。
有的人追求灑脫的生活,不希望被房子束縛,租房才能滿足他的需求;有的人追求安定,愿意在自己的家里做飯、添置家具,哪怕背上不少的房貸也無所謂。
上面說了一些雞湯,接下來說點現實的。
如果你毫無背景,屬于工薪階層,什么東西解決你的憂慮,在現在看來,恐怕房子是最主要的砝碼。房子是什么?它可以遮風擋雨,可以實現你的資產保值,也可以在關鍵時候抵押換取資金。
至于房價,下跌的壓力有,但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托著它。本輪22城聯動后,房價會橫盤一段時間,時間不好確定,可能是兩三年,兩三年后可能還會報復性上漲,與前幾輪走勢基本相同,原因也很簡單,全球經濟大環境不好,主要經濟體全都搞量化寬松,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改觀,恐怕房價也難以掉頭。
房子作為硬通貨,充當了財富的度量衡。有房的人無論做出什么選擇都更加從容,因為即使失敗了,也不至于一無所有,房子不至于讓你流落街頭。
那么怎么觀察房價呢?
上文說了,由于本輪22城聯動,房價會穩定一段時間,大概會持續兩三年,以后報復性上漲也是大概率事件。再以后很難說,但有幾點可以判斷風向,涵蓋了市場、政策和信息等: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如果出現了土地滯銷或者低價成交、特別是鼓勵開發商拿地的時候,他們卻不愿意拿地。另外由于房價分化的形勢十分明顯,先漲的不一定先跌,漲得多的也不一定跌得多,一線城市房價走勢要盯緊。
從政策的角度來說,如果出現了加息,多次連續加息,就像去年多次降息一樣。第一次加息需要注意了,多次降息一定要果斷出售,政策反映到市場需要時間,但你應該果斷選擇。
從信息的角度來說,如果媒體不再唱衰房價轉而力挺房價,作為有房的你,要認清形勢。這里的媒體不是指商業媒體,你懂得。
租房能享受眼前的快樂,但擔憂揮之不去,貸款買房有擔憂,但內心卻仍然很踏實,真正享受租房生活的人肯定是能在租房和買房之間隨時轉換的,但能從容做到這一點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