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海鳥會吃塑料而亡?德媒:被特殊氣味吸引
德媒稱,信天翁,海燕和海鷗,它們都死于自己胃里的塑料垃圾。但是這些海鳥為什么要吃塑料呢?正如一項研究顯示,海鳥吃塑料的行為也是因為塑料自身的特殊氣味。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1月9日報道,一只已經死亡且基本上已經腐爛的信天翁躺在石頭地上,羽毛剝落、腐肉和骨骼暴露在外,胃里五顏六色的塑料垃圾立即映入人們的眼簾。海鳥胃里的這些廢塑垃圾或者讓它們中毒,或者堵塞其消化道,以至于它們最終餓死——這幅拍攝于2014年11月的照片再次顯示了日益嚴重的世界海洋污染所造成的致命后果。
但是這些海鳥為什么會把塑料與食物搞混?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學家馬修·薩沃卡牽頭的一個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且得出驚人的結論:是漂流垃圾的氣味所致。
報道稱,信天翁跟海燕和海鷗同樣屬于鹱鳥目,在覓食時主要依賴它們的嗅覺。它們的主要捕食對象是寬闊的海洋中的甲殼類動物、魚類以及烏賊。這些被海鳥捕獵的獵物主要吃的是海洋中飄移的浮游生物,而某些浮游植物一旦被其他動物“吃掉”的話,它們就會散發(fā)出二甲基硫醚的氣味。二甲基硫醚是一種含硫化合物,它也是造成人類口腔異味的元兇,也出現(xiàn)在雌性金黃地鼠的陰道分泌物里,用來吸引雄性。在浩瀚的海洋中,同樣也有這種現(xiàn)象。
鹱鳥能夠借助其具備極其敏感嗅覺的鼻子尋找硫酸二甲酯。這種氣味對鹱鳥有吸引力,因為它將鹱鳥與內容豐富的獵場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向鹱鳥提供哪里有豐富的浮游生物的信息,恰恰是這種情況給海鳥帶來問題。如果塑料長期浸泡在水里,其表面堆積了腐爛的海藻,這些腐爛的海藻也分泌出二甲基硫醚。鹱鳥被這一氣味吸引過來,將塑料垃圾吞入肚中-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fā)表他們的研究論文時提到“嗅覺陷阱”。
為了證實這一點,研究人員們在公海上將塑料垃圾與浮標混放在一起。起初尚未發(fā)現(xiàn)任何二甲基硫醚的痕跡。但是在大約4周后,塑料垃圾里終于分泌出了如此眾多的二甲基硫醚,以至于海鳥從很遠處就能嗅到其氣味。
為了驗證自己的論點,研究人員們對1.3萬多只25種海鳥的數據進行了評估。由此薩沃卡和他的課題組能夠證明,尤其是那些對二甲基硫醚產生反應的鳥類的胃里經常有塑料。科學家們對以下論斷提出質疑,即海鳥之所以吃塑料,是因為塑料在水里看起來像獵物。
報道稱,眼下科學家們還要對其他類動物進行研究,例如烏龜、魚或海洋哺乳動物,觀察它們是否對二甲基硫醚感興趣。因為即使是巨大的鯨魚,一旦吞進塑料之類的物件們也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