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幕后主謀”做對了什么?
馬修·艾略特的長相與氣質和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有幾分相似,而卡梅倫恰恰因他而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馬修·艾略特,今年38歲,是英國“為脫歐投票”組織的首席執行官。正是這個由艾略特等人在去年10月籌劃、成立的跨黨派組織,成為聲勢浩大的“脫歐運動”大本營,最終改變了英國乃至世界歷史。“為脫歐投票”是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脫歐拉票團體,現任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前司法大臣兼大法官邁克爾·戈夫等都是該陣營堅定的吹鼓手。
今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最終選擇脫歐,這讓艾略特成為當今英國政壇的耀眼明星。這個說話溫文爾雅、頭發梳地一絲不茍的英國紳士被留歐派譴責為“英國成功脫歐幕后主謀之一”,也被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譽為“威斯敏斯特最高效的游說者之一”。
我問艾略特:“贏得那場全民公投,脫歐陣營做對了什么?”
他不慌不忙,回顧了自己在半年前領導“為脫歐投票”運動與留歐派的拉票戰,并總結出幫助脫歐陣營贏得選戰的12個理由,并用脫歐運動中有標志意義的12天來代表。其中,有幾個時點顯得尤為關鍵。
2月20日,卡梅倫結束與歐盟的最后談判回到英國,卻沒能拿出一份讓脫歐選民回心轉意的協議。艾略特認為,正是政府談判不力,幫了脫歐派的忙。
4月13日,“為脫歐投票”被正式認定為英國官方脫歐領導組織,它不斷壯大,組織了“媽媽們為脫歐投票”“素食者為脫歐投票”甚至是“抽電子煙者為脫歐投票”等針對不同人群的脫歐宣傳運動,良好有序的組織工作讓脫歐陣營最終獲勝。
4月22日,奧巴馬警告英國不要脫歐,否則將在與美國的自由貿易談判中“排在隊尾”。艾略特認為,正是像奧巴馬這樣的外國政治領袖輪番警告,觸發了很多對現狀不滿者的逆反情緒,最終選擇投票脫歐。
5月12日,英國公布了過去五年獲得該國醫療保險的歐洲移民人數,竟然比官方記錄的移民人數多出120萬人,不斷涌入的歐洲移民在享受英國納稅人貢獻的福利——這也成了脫歐派為英國人描繪的不公平圖景,觸發了許多英國人的排外情緒。
6月14日,英國知名通俗報刊《太陽報》表明立場,支持脫歐。一些英國媒體每天指責歐盟攫取英國利益,受此影響,英國人慣有的疑歐情緒再次被挑動起來。
原本領先的留歐陣營最終失敗,在艾略特眼中是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
在倫敦這個堅定支持留歐的城市,艾略特出席與媒體見面的活動時,總會被年輕記者質問、甚至責罵。英國的年輕人更支持留歐,支持英國留在歐洲共同市場內享受零關稅的貿易便利。他們指責艾略特用錯誤的數據煽動英國人對歐洲的仇恨,說他夸大了歐洲移民對英國的威脅,編造了歐盟從英國攫取利潤的假象。
但艾略特總是回應他們:“重要的是,英國選擇脫歐,英國人民選擇脫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