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主動撤銷其《細胞》雜志上重量級論文獲贊
2016年12月27日,美國哈佛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道格拉斯·邁爾頓(Douglas A. Melton)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雜志網站刊登聲明,宣布將其課題組2013年發表于該期刊的一篇重量級論文正式撤銷。
雖然撤稿原因是其他實驗組和邁爾頓實驗組多次試驗不能重復,但聲明一經發表,邁爾頓作為頂尖干細胞科學家的學術聲譽不僅沒受影響,反而獲得整個研究界同行們的紛紛稱贊。
聲明:承認結論錯誤并勇敢道歉
邁爾頓課題組在聲明中表示,他們2013年的論文聲稱一種名為betatrophin(也稱Angptl-8)的新型激素能誘導胰腺β細胞快速復制增加,但2014年新澤西再生元制藥公司研究人員在《細胞》雜志發表論文稱,該激素只促進了小鼠體內甘油三酯的下降,并沒誘導胰腺β細胞增殖。同期雜志還刊登了邁爾頓課題組的更大規模老鼠實驗結果:與再生元制藥公司結果一樣,betatrophin不能促進胰腺β細胞增殖,與2013年的論文結果不符。隨后他們同其他實驗室合作,開展了一系列雙盲實驗,并在2016年11月期《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論文宣布最終結論:先前實驗結論“betatrophin促進胰腺β細胞增殖”是錯誤的。
|
邁爾頓在聲明最后表示:“我們認為最適當的行為就是撤銷論文,并為這一錯誤道歉。”
過程:回應他人質疑并嚴肅對待
邁爾頓2013年的論文發表后,新聞報道指出,該研究或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擺脫煩惱,天天注射的頻率有望改為一周或一月一次,甚至一年一次,從而引起極大關注。
但隨后其他研究人員因不能重復相關實驗對研究提出質疑。邁爾頓沒有回避,不但聯合其他實驗室多次重復實驗,更積極回應:會進行后續研究解決同行們的疑惑和試驗結果的矛盾。
經過近2年重復試驗,以及為避免更多實驗室浪費時間和精力進行無謂重復,他們決定主動撤銷該論文。這樣其他研究人員就不會檢索到論文內容,以免造成困擾。
結果:主動撤稿反而贏得喝彩
“太正常了。這個撤稿教授之前有很多獲得認可的權威研究,這次論文出錯是偶然事件,并不是故意為之。這與近年一些中國科學家的論文被動撤稿性質完全不同,邁爾頓教授的權威性絲毫不受影響,仍是受人敬重的偉大科學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細胞學專家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副院長叢亞麗教授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曾幾何時,科學研究已經從一個追求真理的神圣使命向晉升的工具和謀取不當利益的手段蛻變,在這一點上,國內外并無二致,只是我國近年大量的被動撤稿事件值得反思。
“晉升的壓力和評價體系的不合理成分,容易成為科學家的借口。但自律和誠實是科學家的底線,我國在此方面發生諸多低于‘海平面’的事件,令人望‘洋’興嘆。”叢亞麗對此表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