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工曝“俄掌握特朗普機密” 害怕受威脅已跑路
一則有關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可能被俄羅斯掌握把柄的情報遭披露后,所謂“黑料”事件成為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政壇乃至情報界關注焦點。一方面,特朗普在11日的記者會上堅決否認“黑料”的真實性,痛批媒體報道“假新聞”;另一方面,不少情報界人士發聲力挺斯蒂爾,認為“黑料”報告內容真偽雖難認定,但多年情報記錄顯示斯蒂爾是個“相當可靠的人”。
英國媒體12日爆料,編撰這一秘密報告主要內容的英國軍情六處前特工克里斯托弗·斯蒂爾已經“跑路”了。
情報記錄斯蒂爾“有信譽”
英國《衛報》援引一名英國外交部前官員的話報道,他認識斯蒂爾25年,視他為一名“經驗豐富”“頗有威望”的職業情報人。
“有想法認為他(斯蒂爾)的報告系偽造……這種說法完全不真實,他不是那種會輕易散播謠言的人,”這名前官員說,“如果他把某些內容寫進報告,那一定是他認為有充分的可信度或者值得關注……如果辦事不靠譜,他很難在這一行干這么久。”
英國媒體報道,斯蒂爾是劍橋大學研究生,先前一直專注于蘇聯事務,上世紀90年代曾以外交人員身份為掩護,在俄羅斯從事情報工作。此后,斯蒂爾換過不少工作,但業務仍與俄羅斯有關。
多名英國情報消息人士告訴《衛報》記者,正是因為在涉俄問題上的情報能力,斯蒂爾及其創辦的調查公司“奧比斯商業情報”成為政敵搜集特朗普與俄羅斯關系“黑料”的最佳選擇。
這些情報人士稱,假設“黑料”事件屬實,那么已經20年沒有去過俄羅斯的斯蒂爾也不可能與俄方消息源有直接接觸,而是可能通過其先前在俄羅斯深耕并延續的情報網發揮作用,比如將調查委托“分包”給在莫斯科的情報中間人,進而通過安全渠道獲得猛料。
英國外交部前官員說,情報不一定是證據,也可能出錯。在情報工作這一“迷幻領域”,任何事情都難有確定性。然而,“能證明這份(涉‘黑料’)報告可信的最有力證據是,美國的專業情報機構也嚴肅看待這份報告,他們被報告作者的信譽記錄充分說服,認為這些內容值得向總統(奧巴馬)和候任總統(特朗普)本人報告”。
特朗普和國家情報總監說法不同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11日駁斥有關“黑料”的消息后,與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通電話。兩人事后各自就通話內容發表聲明,但聲明在關于“黑料”報告的問題上說法不同。
克拉珀在聲明中說,他就有關報告遭媒體曝光向特朗普表示“不安”,但認為這一報告并非由美國情報部門泄露。克拉珀還向特朗普強調,美國情報部門還沒有判斷相關報告是否可信。媒體注意到,克拉珀沒有確認報告是否虛假。
然而,特朗普12日在“推特”上發表的聲明稱,克拉珀“同意”自己關于報告不屬實的說法。
“詹姆斯·克拉珀昨天給我打電話,對這份虛假報告遭到非法流傳表示譴責,”特朗普說,“都是些杜撰、虛假的內容,太壞了!”
對于情報高官和候任總統的不同解讀,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成員、民主黨人亞當·希夫認為,不能依賴于特朗普的“推特”或者聲明來了解通話真實情況,“如果人們真的想知道克拉珀總監跟特朗普說了什么,不要看特朗普的‘推特’,應該去看克拉珀的聲明。”
火速離家燈都沒關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斯蒂爾11日已駕車離開位于英國東南部薩里郡的住宅,而且離開時十分匆忙,家中的燈都沒有關上。一名安全方面人士說,斯蒂爾離開是因為“害怕人身受到威脅”,眼下可能已經奔赴海外。
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斯蒂爾鄰居的話說,斯蒂爾離開時請鄰居幫忙照看貓,自稱要出門“幾天”。“我不確定他去哪了,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聯系,”這名鄰居說。
■ 人物
英媒曝斯蒂爾受雇于特朗普對手
英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克里斯托弗·斯蒂爾受雇于多名特朗普的對手,在搜集整理關于特朗普的負面消息時,挖到這一“猛料”。
英國媒體報道,斯蒂爾現年52歲,曾在俄羅斯、法國以外交人員身份為掩護,從事情報工作。此后,斯蒂爾還曾在英國外交和英聯邦事務部工作。眼下,斯蒂爾是奧比斯商業智能公司的老板。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設在英國首都倫敦。這家公司的網站介紹中說,可以在政治、多邊外交和國際商貿方面“為顧客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據路透社報道,一家政治研究公司此前聘請斯蒂爾,為多名美國共和黨人調查特朗普,搜集其負面消息,以便阻止特朗普獲得共和黨內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后,斯蒂爾受雇繼續調查,而特朗普的“黑料”也傳到民主黨人和媒體手中。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斯蒂爾最初受雇于佛羅里達州前州長、共和黨人杰布·布什,后者是特朗普在共和黨初選中的勁敵之一。
路透社報道說,2016年7月斯蒂爾和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合作,針對特朗普進行調查。不過在總統選舉前一個月,斯蒂爾和聯邦調查局中斷聯系,因為后者放慢了調查進度,讓斯蒂爾很失望。
■ 延展
“黑料”給英首相未來訪美添堵
據《每日郵報》報道,斯蒂爾整理的這份“黑料”報告通過一名英國駐俄羅斯前大使轉交給美國政界人士。
據最初報道“黑料”報告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卡爾·伯恩斯坦說,共和黨議員約翰·麥凱恩2016年從一名英國駐俄羅斯前大使手中獲取這份材料。這名前大使究竟何許人也,目前尚不得而知。
不過,現任英國駐歐盟大使蒂姆·巴羅眼下“嫌疑”最大,他與斯蒂爾20多年前就有交集。《每日郵報》報道,一份英國駐俄外交人員名單顯示,斯蒂爾1990年至1993年在英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工作,身份是二等秘書。同一期間,巴羅也在使館工作,而且與斯蒂爾“同在一個辦公室”。
報道說,巴羅已經告訴他在英國外交部的上司,他與“黑料”外泄“沒有關聯”。
有消息人士稱,斯蒂爾還復制了一份“黑料”上交給“老東家”英國軍情六處。
“黑料”事件牽涉到英國政府部門前情報官員,著實給即將訪美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添堵”。英國首相府一名發言人說,英國政府并不知曉這份材料涉及到英國前情報官員,也不會置評,因為這會破壞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和特朗普團隊建立的關系。
8日,約翰遜飛抵美國同特朗普團隊會談,為特雷莎·梅訪美做準備。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說,非常期待和特雷莎·梅會晤,“英國是美國的長期盟友,十分特殊”。對此,特雷莎·梅在采訪中回應說,英美關系比美國總統與英國首相的個人關系要大得多,英美“特殊關系”很重要,“我對此關系感到樂觀和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