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遭遇大規??找u、以色列遭遇大規??找u事件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集中向后方運輸俘虜和繳獲裝備的高光時刻,剛出現沒兩天,以色列規模巨大的反擊空襲,就成為外界新的焦點。一串串巴勒斯坦居民在襲擊中喪生的名字,以及肉眼可見的大片廢墟,都證明了以軍的空襲強度,局勢已經悄然轉變。
▲以軍空襲后的加沙
在沖突爆發時,外界就感慨以色列情報組織的失效,同時也認為以軍隨后就會發起大規模反擊,但最終反擊的強度和規模,還是超出了外界預計。師承美軍的以色列軍隊,對大規??找u戰術非常推崇,美國提供的數百架F-35A、F-15/16機隊,配合造價低廉的衛星制導,以很低的經濟成本對加沙進行高強度空襲。二戰就已證明,人類制造的現代軍事裝備威力,已經超過現代城市的承受上限,20多年前的科索沃戰爭,更是將空襲摧毀城市的效率,提高到新的水平。對以色列空軍來說,全面空襲完全沒有防空能力的加沙,不比在訓練場上投彈的難度更大。而各種精心設計的,則輕松將一座又一座建筑夷為平地——20多年后,精確制導的效率更高了。
▲以色列空軍裝備的美制F-15戰機
如此強大的空襲反擊,以及迅速征召數十萬兵員的動作,進一步強化了,外界認為以色列是在引誘巴勒斯坦武裝進攻,好乘勢大規模反擊,一次性解決對手的想法。平心而論,類似猜測這些年并不罕見,其中最經典的,當屬“美國坐視日本偷襲珍珠港,好統一內部意見參戰”。從戰后解密的資料來看,這種猜測是站不住腳的,最關鍵的一點,是美國軍方當時其實都沒有想到,日本海軍敢冒此奇險,遠航數千海里偷襲重兵防守的珍珠港。在美國軍方的戰前推演中,雖然認為“日本擅長偷襲,很有可能不宣而戰”,但目標應該是當時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以色列的問題與此同理,沒有人能承擔起故意控制情報,導致如此嚴重人員、裝備損失的代價,錯誤估計對手攻擊能力和參戰兵力,倒是有一點可能。
▲珍珠港襲擊事件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從流出的消息來看,巴勒斯坦方面這次突擊的戰術水準很高。其先在大量火箭炮的掩護下,使用數十架無人機摧毀了以軍在加沙隔離墻上設置的塔;隨后爆破分隊成功接近隔離墻,進行徹底的拆除作業;最后以摩托車、皮卡為座駕的陸上作戰單位,在海上/空中單位的輔助下,快速突擊以軍雷姆基地,切斷基地與外界的通訊聯絡。該基地和麾下缺乏準備的基層部隊,正是此次巴勒斯坦武裝進攻的主要目標,外界看到的以軍人員陣亡、被俘,以及被繳獲裝備畫面,基本都是出自這個基地。如果說以色列沒有想象到,對手這次作戰水平能這么高,干脆利落的突破了重重保護之中的軍事基地,那么上述猜測就合理的多。而無論如何,以色列軍方的高強度空襲,已經對加沙造成了沉重打擊。
▲B-2A一度被視為無解的新式戰爭兵器
遙想24年前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出動以B-2A為首的新式裝備,首次以不地面接觸,全程空中轟炸的方式,實現了對南聯盟的政治肢解。對國內來說,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在轟炸中遇襲,使得外界對這場戰爭的印象極為深刻。03年伊拉克戰爭后半場上演,英美聯軍的精確打擊水平更上臺階,而當時國內精確打擊體系基本為零,直到2005年俄軍來華軍演,以蘇聯留下的半吊子制導體系展示實力,國內空軍才真正在這一領域起步?;窝坶g近20年過去,覆蓋海陸空、聯絡各型裝備的國產精確打擊體系已經建立起來,特別是國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建,讓整個體系的打擊精度大幅提高。如今見到以色列對加沙的高強度定點打擊,輿論的第一反應不再是如何追上其水平,這就是時隔24年的最大差距。
▲性能勉強的殲轟-7A在體系加持下也表現出色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發生武裝沖突后,各種觀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彼此也多有爭執,但再沒有人會指著以色列軍方的空襲裝備,說中國國產裝備距其還有多少差距,還需要多少年才能趕上。而事實上,就在10幾年,還有觀點信誓旦旦的將國產殲-10,認作以色列的“獅”式戰機。當年以以色列預警機技術為核心,搭載到俄羅斯伊爾-76上的三方合作項目,更是一度被認為空軍預警機的希望,而這一項目的最終失利,更是對空軍預警機發展造成了重創。一句話,面對世界上其他地區戰爭動亂心生憐憫是天性,心神大亂、畏懼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實力弱,而心中絲毫不為所動,則要有強悍的實力做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