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家庭教育高峰論壇_第32屆家庭教育論壇
“美好少年·兒童心理健康”項目啟動儀式在論壇上舉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科院心理所)6月3日在北京舉辦2023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和家庭建設高峰論壇,啟動“美好少年·兒童心理健康”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代表相聚一堂,圍繞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建設的主題,從心理學、教育學、神經科學等多維視角,聚焦兒童認知健康與家庭養育的關系展開交流研討。
中科院心理所黨委書記孫向紅研究員致辭表示,2021年國家出臺“雙減”政策后,在關注兒童學習的同時,兒童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重視。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中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本次論壇聚焦“雙減”后父母養育與兒童社會能力發展,她希望通過交流討論,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社會支持環境,共同推動新時代兒童“心”護航工作的開展。
2023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和家庭建設高峰論壇上,根據當前社會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和關注兒童認知健康的重要性,圍繞父母的養育目標與養育行為對兒童的影響,就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能力、培養孩子良好的認知能力等問題,來自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9位專家學者分別結合自身科研實踐做專題報告,分享各自在兒童注意缺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兒童讀寫能力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及應用,科普介紹兒童心理健康領域科學知識。
中科院心理所劉正奎研究員以“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數字化評估與干預”為題做論壇主題報告指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神經發育障礙之一,它通常在兒童時期被首次診斷,并常常持續到成年。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破壞孩子們的主體性,使兒童喪失了全神貫注的能力。如玩手游、看電視、逛網店等,讓孩子們拱手交出了自己寶貴的專注力,任由活動本身的規則來掌控,久而久之,導致自主專注的能力就進一步退化、喪失,更加難以去完成挑戰性高的任務。
中科院心理所劉正奎研究員做論壇主題報告。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劉正奎提醒說,注意力缺乏是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重要原因,不僅導致兒童認知能力發展滯后,而且會給兒童社會性發展與學業等帶來系列問題。“注意力已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心理資源之一”,他呼吁加強信息化時代兒童注意力保護,通過“運動與感覺”“信息加工訓練”“正念生物反饋”“抗干擾訓練”“家長支持計劃”等模塊實施兒童注意力問題綜合干預。
在論壇圓桌會議環節,圍繞“推進新時代兒童‘心’護航對策與建議”主題,多位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專家學者展開討論,提出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社會支持環境,推動兒童心理健康發展與高效學習的建議,為助力父母在養育中如何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可行性建議。
本次論壇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指導、中科院心理所主辦、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協辦、福建中科多特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侃研究員、國際應用心理協會(AAP)第七分會主席韓布新研究員等出席并致辭。福建中科多特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還在論壇上宣讀《關于進一步推動開展中國兒童心理健康與家庭建設公益行系列活動倡議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