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上海總部地址-威馬汽車上海新總部
民生視角看車市/左右觀車報道——
威馬汽車給市場制造的氣氛是:一下松一下緊,又一下松一下緊,反反復復,讓人感覺像是墜入云里霧里,分不清這家造車新勢力究竟有幾斤幾兩。
比如,威馬汽車擬借殼APOLLO出行上市,最終以失敗收場,該消息在本月經證實后不久,又傳出開心汽車宣布擬收購威馬汽車,讓人以為威馬汽車“這下有救了”,結果又曝出其已搬出上海總部,騰挪后竟連媒體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01
據《界面新聞》報道,位于上海青浦區的威馬汽車總部大樓已人去樓空,大門緊閉。從外圍看,威馬汽車的招牌和標識還未被撤走,大堂內僅還停放一個威馬汽車底盤展示件,而進門右側的威馬W6和M7已經被搬走。
連總部都不要了,威馬汽車究竟發生了什么?
最直接的說法是,上海青浦區政府相關人士向媒體透露,威馬汽車因長期拖欠租金,總部大樓已經被物業方收回。保安還透露,威馬汽車在幾天前就已經搬離。而威馬汽車究竟遷往何處,園區物業工作人員拒絕透露相關信息。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一家品牌車企,相信找到其搬離的去向應該不難。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在威馬汽車大量門店關閉、工廠整車停產、員工欠薪停繳社保的背景下,威馬汽車就被曝出總部大樓因嚴重拖欠物業費和租金或將搬離。如此看來,威馬汽車上海總部大樓搬空,也在意料之中。
02
因資金困難,威馬汽車正陸陸續續曝出“大雷”。
2022年底,威馬汽車傳出降薪消息,其中管理層降薪50%、其余員工降薪30%,以此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今年2月中旬,由于威馬汽車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斷繳社保公積金等消息,導致湖北黃岡工廠兩百多名員工到威馬工廠門口拉橫幅集體維權。此后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今年7月,因執行標的14065元全部未履行,法院認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將公司及單位法定代表人SHEN HUI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威馬汽車及公司法定代表人SHEN HUI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8月31日,上海市青浦區人社局向威馬汽車下發行政處理決定書,要求其在收到行政處理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補發拖欠248名員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間工資報酬共計1339萬元。
直至今年9月,被曝因長期拖欠租金,威馬汽車已搬離上海總部去向不知。
03
在研發方面,威馬汽車也一直受資金影響而投入有限。
根據威馬財報披露,2019-2021年,研發投入分別為8.93億元、9.92億元和9.81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收的50.7%、37.1%和20.7%。
從科技研發收入占比來看,這個比例還行。可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蔚小理為例:蔚來這3年的研發費用是44.29億、24.88億、45.92億,理想是11.69億、11億、32.86億,小鵬為20.7億、17.26億、41.14億。無論哪一個新勢力,投入的研發費用跟威馬比,都高出很多,威馬反而顯得家底有限,實在是拿不出多少柴米油鹽來。
04
也許正是研發投入有限,很難形成自有的東西,使得威馬汽車生產出來的車型含金量不高,進而影響到銷量。
根據媒體的統計,2018年,威馬賣了3844輛,排名所有新勢力廠商第二,僅次于蔚來。2019年威馬賣了1.6萬輛,繼續屈居蔚來之后排名第二。2020年威馬賣了2.2萬輛,但排名跌到第四,蔚來、理想和小鵬排名前三。2021年威馬賣了4.4萬輛,排名跌到第五,小鵬、蔚來、理想、哪吒排在它之前。2022年全年銷量2.9萬輛,排名已經跌出了前十,下滑趨勢明顯。在這些新勢力中,威馬的銷量增速也是最慢的。
威馬汽車缺乏技術創新,經營狀況長期處于之上,已成為行業共識。
05
在融資方面,公開信息顯示,自公司成立以來,威馬汽車累計完成12輪融資,已公布額度的融資規模累計達到350億元,投資方包括上海國資投資平臺、上汽集團、騰訊投資、百度、紅杉中國、紅塔集團等。
威馬汽車累計融資達350億元,這個數字其實不小,但是,在用錢方面如果沒有節制和一個好的規劃,再多的錢也會被燒光。行業內也有一些新勢力融資還不如威馬汽車多,但人家照樣活得好好的。
天眼查APP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60億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為SHEN HUI(沈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技術設計和研發、銷售及售后服務,相關汽車零部件及售后服務、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
最近,有媒體曝出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為了尋找新的投資者,在海外“出差”未回國。而同是因為造車,當初賈躍亭在國內欠一屁股債后溜到美國一去不回。因此,沈暉此次出國未回,讓人產生不少聯想(喜歡點個關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