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的著名人物,戲曲中的著名人物如霸王別姬
趙玉華,1966年8月出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京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主要在《鐵弓緣》《桃花村》《虹橋贈珠》《昭君出塞》《盜仙草》《辛安驛》《金玉奴》《紅娘》《賣水》《柜中緣》《秦香蓮》《四郎探母》《紅玉良緣》《花木蘭》《西太后》《親情恨》《大宮莊的鐘聲》等諸多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
趙玉華基本功扎實,文武兼備,戲路寬闊,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表演灑脫,刻畫人物細膩。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主工花旦、奴旦、閨門旦,兼習武旦。
主演過《中國公主杜蘭朵》《燕燕》《薛寶釵》《歲歲重陽》《天衣無縫》《激流之家》《白蛇傳》《思凡》《拷紅》《秋江》《三祭江》《闔宮歡慶》《人間好》等四十余出劇目。
榮獲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第四屆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和電視“飛天獎”二等獎。
茅威濤,1962年8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桐鄉市,中國內地越劇女演員。從藝以來先后榮獲中國當代傳統戲劇全部最高獎項,獲得第4屆上海“白玉蘭主角獎”,第3、4屆“文華獎”,第11、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越劇界唯一的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20多歲時,她是越劇“五朵金花”中的一朵,作為女小生,在舞臺上負責玉樹臨風、顛倒眾生。30多歲時,她臨危受命,成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
新世紀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她嗓音明亮,扮相端莊大方,表演樸實生動,曾獲第二屆黃梅戲“嚴鳳英獎”大賽“銀獎”,首屆長江之星十二省市青年戲曲演唱大賽“金獎”。
先后在舞臺劇《女駙馬》中飾馮素珍、《天仙配》中飾大姐、《擋轎》中飾喬亞仙、《紅樓夢》中飾賈寶玉、《大眼睛的期盼》中飾童小蕊、《雷雨》中飾四鳳,《徽商胡雪巖》中飾黃姑,《小喬初嫁》中飾演小喬,是一位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黃梅戲演員。
汪荃珍,河南駐馬店市正陽人,1963年出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獲得者,河南省豫劇院黨委書記。
代表作有《穆桂英下山》、《花木蘭》、《香魂女》、《村官李天成》、《風雨故園》等。
她為了演好戲,反復揣摩劇中的每一句唱腔,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反復的修改、提高,再修改、再提高,表演藝術日益精進。
景雪變,1960年2月出生,山西運城鹽湖區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蒲州梆子代表性傳承人,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團長。
工花旦、刀馬旦、小旦、青衣等,是戲路很寬的全才演員,既能演現代戲,又能演古裝戲,以“擔子功”和“水袖功”見長。
在30多個劇目中擔任主角,主要代表作有古裝戲《打金枝》《柜中緣》《宇宙鋒》《陰陽河》《關公與貂蟬》《楊門女將》《火焰駒》《竇娥冤》《穆柯寨》,現代戲《劉胡蘭》《山花》《丑嫂》《山村母親》等。
唱腔慷慨激越,婉轉俏麗,極具蒲劇聲腔之神韻。表演技巧真切自然,細膩傳神,凝重大方。
崔彩彩,1959年生。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獲得者。
工小旦、青衣、刀馬旦。戲路子寬,有扎實的功底,既能演風姿綽約的秀女嬌娃,又能演叱咤風云的巾幗英雄。先后主演蒲劇《楊門女將》《杜鵑山》《救裴生》、戲曲電視劇《鳳凰嶺》等數十部劇目。
上海昆劇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昆劇團優秀青年閨門旦演員。
主演《牡丹亭》《長生殿》《玉簪記》《司馬相如》《墻頭馬上》《占花魁》《紫釵記》《販馬記》《雷峰塔》《傷逝》《煙鎖宮樓》等大戲,以及《游園驚夢》《尋夢》《百花贈劍》《瑤臺》《題曲》《樓會》《說親》《受吐》等傳統昆曲折子戲。
昆曲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動態生命和一種美的生活方式。“昳”字有“神采煥發,容貌秀麗”的美意。沈昳麗今后會不斷地夢化,創造出一出又一出新的經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