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氣象衛星云圖_72小時氣象預報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72小時氣象衛星云圖_72小時氣象預報

1973年,福州軍區通訊部曾請示周總理,打算從省氣象臺專門架設一條電話專線用來播放臺灣天氣預報。

實際上這件事本不用請示中央,但周總理此前打過招呼,對這件事高度重視,這關系到臺灣地區的同胞能不能收到臺風預警的問題。

72小時氣象衛星云圖_72小時氣象預報

周總理

那段時間,周總理已經病重纏身,他卻心系臺灣,抽出空來專門審閱從福建發回的文件。那么,周總理為什么對臺灣地區這么關注呢?

在全國人民心中,臺灣和大陸心連心,從來都是一家人,重要的是,臺灣地區位置特殊,四周有海,臺風是臺灣人民面臨的一大困難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臺灣海峽周邊多次有超強臺風,12級臺風不斷,光1956年的12級臺風,就導致福建沿海海潮內灌,山洪爆發無數次。

不僅如此,整體還面臨著房屋倒塌,田地被沖毀,經濟作物被淹等等大范圍破壞,每年的臺風都會導致人員傷亡,有的人正在打漁過程中就被海浪掀翻。

所以,提前預報天氣,成為了氣象部門的重中之重,沿海地區如果可以提前預知到臺風來臨,就可以早點做準備,把損失降到最小。

實際上,新中國要成立前,毛主席就和周總理商量過,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氣象機構。

其實建立氣象機構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毛主席的直觀意思是這個氣象機構要為人民服務。

要知道,在戰爭年代,就算是有氣象機構,都是絕密單位,只當做國防服務,老百姓要想知道天氣,只能靠著民間俗語,或者觀看天色。

正所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央越來越意識到,提前預知天氣對老百姓的出行以及生產生活極其重要。

所以一直到1953年朝鮮戰爭基本結束后,毛主席和周總理商定,把本來只服務于國防事業的天氣預報,正式公開化,讓老百姓也可以提前預知天氣。

因此,1953年8月1日,毛主席親自簽署了一項命令,把原本保密的氣象信息轉為政府服務,這樣一來,氣象信息便不再是軍事秘密。

野外考察的中國氣象專家竺可楨

雖然當時的氣象機構可以預測天氣,但不能具體到地級市,只能籠統地播報,最后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央決定將天氣預報加在廣播中。

隨著廣播的普及,每天的天氣情況會提前一天印在當地報紙上,或者通過廣播的方式進行播報,全國人民掀起了一股子“氣象熱”,這檔節目可謂是利國利民。

要說到其中的主要貢獻人物,不得不提一下竺可楨,竺可楨早年曾留學哈佛大學,取得了氣象博士學位,回國時正好是1928年,他已經成立一個較小的氣象研究機構。

新中國成立后,竺可楨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天氣預報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就是竺可楨向毛主席提的建議。

1964年,毛主席專門接見了這位中國氣象專家,還幽默地說:“你的文章管了天,我們兩個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來了!”

當時的天氣播報信息其實很簡單,比如:晴轉多云,最低-7℃,最高-1℃,東風1~2級。

這種方式,是通過云層變化和水霧的形成等測算出來的,但是對于沿海地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臺風。

臺風瞬息萬變,很可能在一天內變幻好幾個強度,所以更加精確的天氣預報尤其重要,對于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這成為他們的一塊心病。

周總理對此極其關心。

氣象災害主要有幾類:臺風、暴雨、干旱、龍卷風、冰雹等,東南沿海的蒼南地區受到太平洋熱帶風暴的影響,經常會遭受到臺風的襲擊。

這給當地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從數據看,臺風主要會發生在7、8、9三個月,8月最為密集,從1955年以來,對沿海地區造成的重大臺風就有幾十次。

所以預防臺風和保護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變成了生死攸關的問題,在周總理重點關注沿海臺風前,曾出現了兩次超強臺風。

一次是1960年8月中旬,福建沿海遭受了臺風暴雨,水庫的大壩以及橋梁的橋墩都被沖毀,有上萬人瞬間無家可歸,甚至還有幾百人失蹤。

一次是1972年8月中旬,第9號臺風將會面襲擊臺灣和福建地區,這次臺風強度十分大,最大風力12級,影響1500公里。

從17日開始,臺灣沿海地區暴雨連續三天,最嚴重的地區降水量達到了640毫米,停靠在沿海的上千只船只全都毀于一旦。

這還只是福建沿海得知臺風來襲后的受災情況,臺灣地區收不到中央的天氣預報情況,其災情可想而知。

周總理向來心系臺灣,這次臺風事件后,周總理特地指示福建的氣象部門,要抓緊制定方案,把我們的天氣預報對臺灣實時播出。

實際上,自從60年代的臺風后,周總理就多次督促此事,他還親自審閱了福建前線廣播電臺的《國慶對臺宣傳計劃》,還對天氣預報中的一些詞語做了修改。

但其中還有一個困難,臺灣地區意見分歧嚴重,比如制定強有力的措施才能實施,當時臺灣方面對福建軍民曾挑撥離間,周總理十分生氣。

1972年8月3日,周總理指示:“對臺灣方面對福建軍民的挑撥,福建軍區應該給予堅決回擊!”

正是周總理的嚴令指示,天氣預報一事終于提上了日程,當時由于種種原因,福建地區的天氣預報已經停播一段時間,臺風來臨前可以收到預警消息。

周總理明確指示,天氣預報照常開播,并加上臺灣地區。

這反映了周總理對全國統一的強烈決心,幾年前臺灣的民主同盟秘書長許萌山和周總理在一次會議上相見,周總理是笑著說:“你是頭一次來吧?”

許萌山記得周總理好親切,他對臺灣地區噓寒問暖,對臺灣同胞極其的關心。周總理曾說:“臺灣屬于中國的事實永遠不能改變,我國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解放臺灣而奮斗到底。”

臺風過后不久,福建前線向周總理提出,希望可以恢復天氣預報,隨后,解放軍總政治部又向國務院遞交一份報告,要求批準福建前線電臺的天氣預報節目加上臺灣。

周總理仔細審閱了這份關于“臺海天氣預報”的報告后,做出了重要批示:同意。

臺風(圖自網絡)

1973年8月,經過周總理的批示,福建前線廣播電臺正式籌辦《臺灣海峽地區天氣預報》節目,并決定在10月1日正式播出。

周總理得知消息后,多次強調,一定要做好兩岸一家親,并把廣播詞交給他審定。

9月下旬,電臺的工作人員對加入臺灣的天氣預報節目進行了預告,周總理馬上查看了廣播詞,認為其中有的地方不太妥。

在大陸的天氣預報中,開頭是全國觀眾朋友們,周總理改了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在他開頭加上了“臺灣軍民同胞們”。

所以開口這句話就變成了:臺灣軍民同胞們,現在祖國向臺灣海峽播報天氣預報。

在廣播詞的結尾,周總理又加了一句話:祝同胞們晚安。

工作人員拿到周總理批示的廣播詞后,眼眶濕潤,周總理為了祖國統一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他幾天幾夜沒有睡覺,寫出的這幾個字,估計臺灣同胞聽到了都感動不已。

隨后,福建軍區建議專門架設一條電話專線,這樣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對臺灣地區的天氣預報也不會中斷,周總理也表示了同意。

10月1日這檔節目正式開播前,周總理又傳來消息,工作人員為之一驚,原來,周總理臨時又想到了兩個細節。

第一是找一位熟悉閩南話的播音員,考慮到沿海地區很多居民不熟悉普通話,所以要用普通話和閩南話兩種語言播報。

第二是要及時播放警報,他說:“今后臺風警報都要向臺灣廣播。”

這檔節目如期播出后,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廣泛好評,沒有想到這個節目播出僅3年,周總理就離開了我們。

工作人員含淚說道:“這個節目凝聚著周總理的心血,天天通過電波響徹臺灣海峽上空,它像春雨一般滋潤著臺灣同胞的心田,深切體現了周總理他老人家對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期盼。”

從1973年初開始,周總理的病情就不容樂觀,醫生檢查出了多個病癥,最后確定是癌癥。

年前尼克松訪華,周總理全程陪同,消耗了很多心力,查出癌癥后,毛主席馬上批示:請總理應當休息,節勞、不可大意!

1973年夏季,周總理的病情加重,妻子鄧穎超一直在病房陪同著,即便如此,周總理要是要求秘書把沿海地區的受災情況拿給他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總理依然帶病工作,工作最忙的時候常常是通宵達旦,甚至每天工作都在18個小時。

普通人也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量,更何況還是病重的周總理,但是他已經70高齡,醫院的護士都極其擔心周總理的身體,多次向毛主席報告。

在這兩年的時間內,周總理不僅為了西部事業費盡心力,也為沿海的災情出謀劃策,到了1975年初,周總理已經病倒在了病床上

他曾和鄧穎超說過,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親眼看到臺灣解放,在他給鄧穎超的遺囑里交代,他去世后不保留骨灰,要把骨灰撒入大海。

1976年元旦過后,周總理的病床上依然圍著人,他說:“你們辛苦了,我這里沒什么事,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吧,那里更需要你們。”

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周總理依然想著他人。

1月8日,周總理在病痛的折磨中微微閉上了眼睛,鄧穎超得知后泣不成聲,他在周總理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恩來,你走了,我會辦好你交代的事情的。”

在操辦周總理的后事時,鄧穎超及時向中央傳達了周總理生前的交代,一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二不開追悼會,三不保留骨灰,并把骨灰撒向祖國各處。

當時中央極力反對,這種先例怎么能用在周總理身上呢,最后還是毛主席敲定,同意周總理生前的愿望,不保留骨灰。

追悼會結束后,鄧穎超按照周總理生前的要求,把骨灰分成了四份,分別撒在了四個地方: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庫、天津海河入海口、山東濱州黃河入海口。

其實這四個地方不是隨便撒的,都有深刻含義,北京是周總理當年留下革命足跡的地方,密云水庫見證了周總理為北京市民吃水問題耗費的精力。

最后一處骨灰之所以灑在大海,是希望把這份真情帶到臺灣,因為這是周總理生前的愿望和遺憾,周總理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從小就以“中華崛起”為己任,重病纏身后依然關心臺灣同胞。

據當時的知情人介紹,按照周總理的遺囑,后事處理完后,他的骨灰盒被放在了的臺灣廳,以彌補他生前沒有看到臺灣解放的心愿。

那晚,周總理的骨灰盒被放在臺灣廳,周圍擺著六盆盛開的水仙花,那是周總理一生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高風亮節精神。

周總理逝世后,天氣預報迎來了一次重大改革,1979年中央氣象臺的副臺長王世平出國訪問時,看到外國電視臺上有個年輕小伙子居然對著地圖講解天氣,這種形式讓他煥然一新。

“國外能搞,我們也能搞,而且要做得更好!”

回國后,王世平一直在考慮,我們怎么才能做成這種形式呢?為了讓這種形式盡快亮相,決定在一年后正式把《天氣預報》加在電視上。

韓建鋼

由于技術有限,先很直觀地用畫地圖的形式播放,試了幾次后,覺得效果不錯,隨后,在1980年,電視版的《天氣預報》正式和全國觀眾見面。

韓建鋼成為了第一批氣象播音員,他說,當年直播室沒有冷光燈,穿著西服播音還是第一次,但是他感到十分的驕傲。

由于這檔節目十分新穎,得到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但問題是,光是指著一個地圖,有點單調,怎么才能做成動態的呢?

經過幾年的努力,工作人員對地圖和錄像機都進行了改進,最后終于繪制出了會“動”的云層,不僅可以有效預測天氣,而且還能讓大家耳目一新。

不僅如此,在《天氣預報》的開頭,還加入一段專門選定的輕音樂作為開場曲,那就是著名的《漁舟唱晚》,沒有想到,這首音樂一播就是幾十年。

宋英杰

此后,地圖也有了顏色,太陽和云層也有了專門的標志,成為了這個節目的一大亮點。正如當時一個老婆婆說的:“過去天氣預報全憑聽,可我耳朵聾聽不清,這下可好了,一看電視上的太陽、云彩就知道是啥天氣了。”

當然,天氣預報中仍然有臺灣地區,這是周總理在幾年前專門強調的:以后的天氣預報永遠加上臺灣。

恰巧這年,一股超強臺風再一次登陸沿海地區,氣象部門根據臺風的情況,用衛星云圖的形式在電視臺進行了播報,還做成了動畫。

讓沿海地區對臺風到來的防范做了有效措施,經過大家的努力,爭取把臺風帶來的危害降到了最小。

這離不開天氣預報的功勞。

如今,幾十年如一日,最初插在新聞聯播里的天氣預報也被拿出來單獨成了一個節目,播音員也有了新的面孔。

從當初的“氣象先生”宋英杰到現在的年輕播音員,天氣預報也一直在進行著更新和改進。每天晚上7點半,也成為了全家人守在電視機前看節目的時間。

當然,回想起當年臺海的天氣預報,回想起幾十年前那些臺風對臺海造成的嚴重危害,就會想起周總理為了祖國統一,為了全國百姓付出的辛酸努力。

如今周總理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了,但每當看到天氣預報上的臺灣,就會想到周總理當年那些夜以繼日的工作,一如那位工作人員說的:臺灣天氣預報凝結著周總理無限的心血。

斯人已逝,耳邊再次響起漁舟唱晚。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国产美女高清**毛片|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131美女爽爽爽爱做视频|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 中国熟妇xxxx| 日本一二线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人人做人人爽人人爱|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 国产高清无专砖区2021|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别揉我的胸~啊~嗯~|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小雪与门卫老头全文阅读|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黑人巨鞭大战丰满老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最近更新在线中文字幕一页|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青青青视频免费|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黄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