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兩區建設哪年提出_首都兩區建設的內容是什么
3月16日,北京市面向企業推出的“政策公開課”開講,首場聚焦“兩區”政策。圖片來自新京報。
自首都“兩區”建設啟動以來,成效顯著。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今年1-2月,北京市吸引外資呈現大幅增長。新設外資企業224家,同比增長25.1%;合同外資66.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倍;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32.7%。其中,服務業擴大開放重點領域引資占比超八成,“兩區”建設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
所謂“兩區”,即北京自貿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去年9月,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支持打造“兩區”建設,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此后,圍繞“兩區”建設,一系列政策措施緊鑼密鼓落地,首都“兩區”建設穩步推進。
如今,半年時間,251項“兩區”任務清單實施率過半,促成了30項全國首創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及項目,“兩區”建設成果令人矚目。根據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北京將全面落實“兩區”251項改革開放舉措,加快形成與國際接軌的投資貿易服務體系。這就要求,各部門需要繼續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與責任感,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打造首都改革開放新高地。
之所以說是“時不我待”,與當前特殊背景有關。今年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之年,“兩區”建設是發力點、重頭戲。北京“十四五”能否開好局,起好步,“兩區”建設是最直接的檢驗。落好這一關鍵之“子”,確保開局之年見到新氣象,是為未來“兩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也可以為新發展階段北京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眼下需要明確的是,251項“兩區”任務清單,尚有一半左右沒有落實,而這都已列入今年的全年任務中。所以,當下最緊要的是,各區需要繼續細化任務,加強協同,全力抓好責任落實,定期報告進展情況,加緊出臺配套政策,以在年底之前順利完成“開局之年”任務。
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仍需堅持以創新為核心,持續釋放制度創新的“強磁場”效應。具體而言,這需要相關各區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最佳實踐,繼續探索實施供地、融資、人才、技術、數據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措施,以更多首創制度、首善標準激發“兩區”建設活力。
重點領域的開放,是首都“兩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所謂“一子落而全盤活”,在“兩區”建設格局中,商務、科技、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是重點,在這些重點領域,要對表市委部署,抓緊出臺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境外高端人才的優惠政策,謀劃離岸金融、跨境貿易、制造業開放試點,以盡快打造一批模范試驗區,以“頭雁”效應帶動“兩區”高標準建設。
當然,“兩區”建設還是北京構建新發展格局“五子聯動”中的重要一環。“兩區”建設與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以及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都已被納入“一盤棋”的發展規劃之中。五個方面在奮力開拓的同時,也要通過協調聯動,形成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疊加效應,實現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整體上升。
2021年是首都“兩區”建設極為重要的戰略窗口期,努力落實清單任務,繼續探索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新方法新理念,對于打造首都更加開放的發展格局與未來前景,至關重要。當此之時,各相關方面更需拿出抓緊抓實、積極履責的態度,以期高水平開放的“兩區”早日建成。
編輯: 王言虎 校對:賈寧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