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運動對收縮壓(高壓)的影響,研究截圖
不同運動對舒張壓(低壓)的影響,研究截圖
“等長運動”怎么練?
“等長運動”會不會很費時間?該研究中也給出了答案,每次等長運動的時間為2分鐘,通常進行4組,每組間休息1至4分鐘。專家建議,如果剛開始鍛煉無法做到,可以從運動30秒、休息30秒開始,每次幾分鐘就可以達到運動降壓,“性價比”非常高。
平板支撐
臉朝下俯臥,腳趾抓地,雙臂伸直,支撐起軀干,核心部位收緊,保持軀干成平板狀。相對應的降階鍛煉法:跪姿平板,膝蓋著地,保持手臂伸直,身體核心收緊。
靠墻靜蹲
背靠墻,雙腿呈90度向下滑到坐姿。雙手放在胸前,核心肌肉繃緊。如果覺得動作難度過大,試試降階鍛煉法:大腿與小腿夾角可保持在90至120度之間。
扎馬步
扎馬步難度較低,注意沉腰下蹲時,腳尖和膝蓋都要向外張開,能減輕膝蓋負擔,避免運動損傷。
醫生提醒,已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運動前最好測下血壓,血壓過高時(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05毫米汞柱)不宜運動。
“運動黃金時間”別錯過
一項研究發現,與其他時間段相比,每天11:00至17:00運動,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進一步降低,是“運動黃金時間”。
研究人員記錄了參與者的運動時間和強度,分析了運動與全因和特定原因的死亡風險。根據參與者的運動時間,將參與者分為4組:早晨組(5:00至11:00),中午—下午組(11:00至17:00),混合組(時間不限制),晚上組(17:00至24:00)。
結果發現:
一天中任何時間進行身體活動,都可以降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風險;
與早晨組、晚上組相比,每天11:00至17:00運動或混合運動,全因死亡率下降1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高達28%。
所以,如果為了運動降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11點至17點的“運動黃金時間”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