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中英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高健。受訪者供圖
美方這種明顯帶有霸道霸凌色彩的做法,也招致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歐盟成員國4月9日投票通過首輪對美關稅反制措施,將對一系列美國產品征收高達25%關稅。1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X平臺上表示歐盟愿意給雙方談判機會,在最終通過反制措施之前,歐盟將暫停反制措施90天。
高健表示,即便是與美國關系緊密的歐洲國家,也不會接受來自美國的經濟脅迫。“一個團結的歐盟,有能力在經濟上對抗美國的霸凌行為。”
同時,針對外界對中國經濟受關稅沖擊的擔憂,高健表示,中國早已做好充分準備。
早在2020年,中國就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23年,中國進一步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高健強調,中國擁有穩定的政治制度、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豐富的科技人才儲備以及龐大且持續擴大的國內市場,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的底氣所在。同時,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強大凝聚力和適應力,也能使國家在面對外部挑戰時,具備韌性與彈性。
“關稅戰本質上是一場國家意志和治理能力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中國政府有足夠信心和能力,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高健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