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屋內。受訪者供圖
這不是知止第一次開書店。多年前,她就在老家開過主打兒童繪本、文具的書店。“那時候,兒子一放學,就愛跑店里看書,同學們都羨慕他家有那么多書。可以說,閱讀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知止說。
再后來,朋友送來的書越來越多,知止索性把店里的空間都留給了書。這位朋友送來了書桌、書架,那位朋友送來了沙發、露營椅……一個個愛意流向這里。
2023年10月,知止視之為書店的起點,她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好朋友送的愛心隔板安上了,店里是不是越來越有味道啦,感恩遇見。”小小的書店也成了附近很多孩子常來的地方,為此,知止專門開辟了一個兒童文學角落,打造圖書漂流計劃。
時而安靜,時而熱鬧,充滿煙火味的古街生活,讓她覺得心安。“這里的人待我很好,常常送東西給我。今天我看見店里角落還放著一個飯團,不知道是哪位好心鄰居送來的。”她說,有時外出,鄰居就會幫她開店,門開著,也不擔心丟東西。“他們好多人都有我店里的鑰匙。”
一個月只賣一本書,賺錢嗎?
有段時間,書屋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一句話:“一本書一杯茶,足矣”。去年,當知止跟朋友們坐在書屋聊天時,作家桑洛提議:“不然你就干脆做成‘一本書書店’?”
認真考慮了之后,她覺得可以一試,便開始了書店轉型。在朋友的牽線搭橋下,一個月一本書的書店創意得到了金華市作家協會、金華市金東區文聯、金東區作家協會、金華市直作家協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確定陸續推薦金華本土作家的優秀文學作品。
今年3月是書屋一個新的開始,她自己設計了海報,上面寫著“只有一本書的書店,本期陪伴書籍《櫸木崖下的小黑》”,并對書籍和作者進行了簡單介紹。
3月1日,書屋迎來了《櫸木崖下的小黑》的作者——金華市作家協會會員葉靖,還有一群來自金東區嶺下鎮中心小學的小客人。書中的主角是一名四年級的小男孩小黑,故事的場景正是金東區八仙溪畔一個名為“櫸木崖”的小山村。葉靖在讀書交流會上分享,“櫸木崖”是無數個美麗鄉村總和,融合了金東各地特色。孩子們對艾青和施光南歌頌的這片土地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4月的書屋時空屬于桑洛的《一院子的時光》。前來坡陽古街團建的“00后”黃裕壘折返回到書屋,掃碼買了一本,扉頁寫著作家的親筆贈語。“雖然工作忙,但還是爭取抽空拜讀,享受一個人的閱讀時光。”他說難得見到如此小眾的書屋,希望下次來還能看見它。
一個月、一本書、一次讀書會,形成了這家書屋固定的運營模式。“只賣一本書,你的書店能賺錢嗎?”知止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肯定是不賺錢的。”知止說,拋開了物欲,生活變得簡單又快樂,與熱愛閱讀的人遇見、交流,給了她很多正能量。運營快兩個月,書屋售出了40多本書,數量不多,但每本都很有故事。
“書店存在的意義,就像一種精神、一種亮光。”桑洛覺得,這里或將成為推介金華本土文學的一個小窗口。目前,書屋已掛牌金東區作家協會創作基地。
“下個月的書送來了!”金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曹倫星送來了一推車的新書,是散文作家王曉武的《一樹繁花》。一轉眼,知止又開始忙著準備新一期的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