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緬甸歌手杜曉莉在2025年“三月三”國際民歌邀請賽展演活動演唱歌曲《春天的詩》。 陳冠言 攝
此次活動通過專業賽事與文化交流相結合的形式,呈現一場跨越地域與國界的視聽盛宴,突破傳統地域拼盤式展演模式,通過序篇《大地之約》、上篇《山海有情緣》、下篇《絲路共潮生》及尾聲四大篇章,串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民歌文化。
在互聯網上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廣西歌手羅小羅現身當晚活動,相繼演繹原創歌曲《夢鄉》《三月三》,表達對家鄉桂林的喜愛。他介紹,作為“滬漂”的廣西歌手,他因街頭表演收獲許多聽眾。廣西當地民歌氛圍濃厚,蘆笙吹奏等民族音樂形式為其創作提供了“養分”,他希望未來以接地氣的路演形式傳唱民歌,讓更多人透過互聯網熟知中國民歌文化。
在下篇《絲路共潮生》環節,演出現場鋪展出東盟國家風情畫卷,來自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的歌手帶來多首民歌聯唱,結合3D東盟服飾秀與街舞表演,以民歌藝術深化“民心相通”。
來自馬來西亞的歌手李鎵妏表示,馬來西亞華人眾多,談起民歌就想到劉三姐,提到劉三姐就離不開廣西。她認為,賽事“以歌為媒”,幫助在桂留學生通過中國多元的民歌文化,更全面地理解中國。
為吸引年輕聽眾,此次活動舞臺依托民歌湖水域特色,創新運用裸眼3D、水幕全息投影等科技,并創新采用“音樂節+民歌會”跨界形式,邀中外知名歌手以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同臺獻藝,通過融合民謠、說唱等煥新演出,以歌傳情展現廣西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