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周新增70例登革熱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滅蚊
中新網廣州7月30日電 (記者 蔡敏婕)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登革熱監測周報,7月14日至7月20日該省共報告70例登革熱病例。
其中本地病例66例,分布在廣州27例,中山15例,佛山8例,潮州6例,東莞、云浮各4例,肇慶、清遠各1例;輸入病例4例,分布在東莞2例,深圳、佛山各1例(按照現住址統計)。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傳染病防控首席專家康敏指出,登革熱由登革病毒感染導致,是經伊蚊(即花斑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感染后會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出血傾向甚至危及生命。登革熱在全球分布廣泛,東南亞、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全年流行。廣東是登革熱高發省份,常年均有登革熱境外輸入病例報告,每年5月至11月是該省常見的本地疫情流行期。
康敏建議,當前廣東省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節,市民日常應注意:
清除孳生地:時常翻盆倒罐,清理各類無用積水容器(如廢舊輪胎、瓶罐、托盤等),清除雜物,保持環境清潔,徹底消除蚊蟲孳生環境。
做好防蚊措施:居家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在皮膚裸露部位涂抹含有效驅蚊成分(如避蚊胺)的驅蚊劑,避免伊蚊叮咬。
及時就醫:如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等癥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向醫生提供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
配合防疫工作:當所在小區或社區發生登革熱病例時,市民應積極配合防疫工作人員開展室內外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殺滅工作。
暑期期間,計劃外出旅游或探親的市民尤其要注意:旅行防護: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務必加強個人防蚊措施(使用驅蚊劑、穿長袖衣物等);健康監測:旅行期間及返回后,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監測;及時報告:如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骨骼及關節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清晰告知醫生近期的旅行史(特別是具體前往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