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廠到小區 海口建設“無廢城市”推動綠色轉型
中新網海口7月30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新聞辦公室30日舉辦《海南省深化推進“無廢島”建設工作方案(2025—2030年)》政策解讀發布會。海口市生態環境局三級調研員宋延巍說,海口市“無廢城市”建設取得成效,“無廢”理念正深入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
“2022年,海口市入選全國‘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積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無廢之路’。”宋延巍說,海口市從推進生活源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引領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禁塑”等標志性工程、打造綠色低碳“無廢”自貿港新高地、提升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健全管理、促進農業廢棄物高效資源化利用、培育“無廢城市”文化和輻射窗口、完善“無廢城市”建設體制機制等七個方面發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無廢城市”建設體系。
據介紹,“十四五”以來,海口加大設施投入,提升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啟動海口文昌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項目建設,旨在提高“海澄文”區域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廢棄物處理體系。
2024年,海口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實現應處盡處;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83.15%,有效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再生資源回收量達70.1萬噸,全方位推動資源循環利用。
宋延巍說,海口市在廢棄物收運上創新突破,建設海口國家高新區園區危廢固廢收集轉運中心項目,創新采用“集聚小散、化零為整、應收盡收、規范管理”策略,破解園區內小微企業危險固體廢物處置難題。項目建成后可年收轉運危廢1.2萬噸、一般固廢1.5萬噸,并通過信息化平臺對固體廢物全過程溯源監管,既降低了企業成本,又實現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十四五”期間,海口各行各業都在加快綠色轉型。會上介紹,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通過使用環保可重復利用材料,場館及配套設施100%使用綠色電力等措施,打造成為“無廢會展”。海口國家高新區作為海南唯一入選生態環境部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名單的工業園區,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4家、省級綠色工廠10家,“無廢工廠”8家。圍繞海口主導產業之一生物制藥產業,積極推進“無廢藥企”建設。
建設“無廢城市”需要市民的廣泛參與。 宋延巍說,目前該市已累計完成52個“無廢細胞”建設,“無廢景區”“無廢小區”“無廢農貿市場”等特色“無廢細胞”不斷涌現。在“無廢小區”海口交警公寓,居民們將閑置的盆栽擺放在小區空地,將“邊角地”打造成生機盎然的綠色角落;在“無廢酒店”海口希爾頓酒店通過將客房洗護用品升級為循環大瓶裝,實現年減少塑料垃圾超3噸;在“無廢農貿市場”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商戶將廢棄菜葉用來堆肥,顯著減少固體廢物產生……“無廢”理念正深入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
宋延巍表示,“十五五”期間,海口市將進一步統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持續加強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不斷探索具有海口特色的建設路徑,穩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