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部門執法人員現場護航“建基5002”輪。麥虹虹 攝
據了解,青洲五海上風電項目是廣東省重點綠色能源工程,位于陽江市西南海域,總投資超200億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該項目竣工后,預計年均發電量39.31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3.91萬噸,對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海底電纜是海上風電系統的“血管”與“神經”,承擔著穩定傳輸電能、傳遞設備運行和環境監測信號等核心任務,技術要求較高,需確保在復雜海洋條件下長期可靠工作,以前需經廣東省外轉運到陽江。近年來,陽江市依托臨港優勢,大力支持風電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風電設備設施實現本地化生產。由陽江本土制造、用于青洲海上風電項目的海底電纜,運輸距離和周期大幅縮短,由以往的10天壓縮至1天,加快了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進度。
陽江港口海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批貨物發運前,陽江海事部門主動與貨主、船方、碼頭建立聯系,為該批貨物的安全出港“量身定制”保障方案,開通船舶進出港查驗“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建基5002”輪進出港和裝貨。在該船進出港期間,海事部門還通過智慧海事平臺、CCTV視頻監控等實時追蹤船舶動態,派出海巡船艇進行現場護航,利用甚高頻電話提醒周邊船舶保持安全距離,保障該船安全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