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銘將星 抗戰鑄豐碑:人民軍隊永遠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新網8月1日電(刁煒 王昊 徐峻杰)今天,人民軍隊迎來98歲生日。
而今年,也是抗戰勝利80周年。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率先擎起全民族抗戰旗幟,領導人民軍隊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為抗戰偉大勝利和爭取民族解放奠定堅實基礎。
14載烽火歲月,5098天浴血奮戰,這支光榮的隊伍涌現出無數壯士豪杰。
他們是威震敵膽的抗日名將,更是為國捐軀的忠魂英烈。
楊靖宇,1932年受黨中央委托組建東北抗聯,此后與日寇血戰白山黑水之間達8年之久。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與強敵戰斗5晝夜后犧牲,時年35歲。
他的錚錚鐵骨,讓日軍頭目慨嘆:中國有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左權,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
作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協助彭德懷發起百團大戰,指揮部隊進行黃崖洞保衛戰,為創建華北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人民武裝立下不朽功勛。
1942年5月25日,左權在十字嶺戰斗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彭雪楓,抗戰時期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同樣37歲血灑疆場。
彭雪楓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他率領的新四軍第4師以“三件寶”著稱:拂曉劇團、《拂曉報》和騎兵團。
1944年8月,彭雪楓指揮戰斗時不幸被流彈擊中,以身殉國。
馬本齋,八路軍回民支隊司令員。
他曾任東北軍團長,卻毅然返鄉抗日。母親被日軍抓走后絕食殉國,他將滿腔悲痛化作殺敵的力量。他指揮戰斗數百場,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令敵人聞風喪膽。
1944年2月7日,積勞成疾的馬本齋病逝,終年43歲。
98年風雨兼程,95年奮進賡續。這些英烈的名字,熔鑄成一座座歷史豐碑、一個個強軍路標。
向前、向前、向前,人民軍隊永遠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