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電視劇【彌勒佛電視劇全集96版免費觀看】
還記得《西游記》的彌勒佛嗎?演技精湛,為人正直,晚年中風癱瘓
一、艱難歲月鑄就"鐵牛":從貧困少年到銀幕新星(約500字)1922年,在山東萊州(當時稱為掖縣)的一個普通家庭里,一個名叫楊錫業的男孩降生了。
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不愿對他溫柔以待。9歲那年,他的母親離世,留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小小年紀的楊錫業就開始幫家里干活,種地、打鐵、做苦力,這些艱辛的勞作讓他練就了一身力氣,也讓他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
雖然楊錫業的身材不高,但經年累月的勞作讓他的身形變得壯碩結實。1943年,21歲的楊錫業加入了村里的民兵組織,開始接觸革命工作。
三年后,他加入了新四軍,在山東軍區文工團負責文藝工作。正是在這里,他獲得了"鐵牛"這個響亮的名字。每次和戰友們摔跤訓練,他那健碩的體格總能讓他立于不敗之地,戰友們都無法將他摔倒。
于是"鐵牛"的綽號就這樣不脛而走,他也欣然接受了這個樸實有力的名字。1949年,鐵牛跟隨部隊南下來到上海,被分配到上海電影制片廠工作,成為一名職業演員。
剛進入上影廠時,鐵牛兢兢業業,將每一項工作都完成得特別好。第二年,他就參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飾演汽車司機"老方"。
雖然毫無經驗,但在前輩演員如白楊等人的指導下,鐵牛很快就掌握了表演技巧,成功駕馭了這個角色。從貧困少年到銀幕新星,鐵牛的人生軌跡仿佛一夜之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正是那些艱難歲月磨礪出的堅韌品格,為他日后的演藝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鐵牛的質樸形象和認真態度,很快就讓他在演藝圈嶄露頭角,為他后來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二、銀幕綻放光芒:鐵牛的演藝事業高峰期(約550字)1952年,鐵牛迎來了他演藝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參演了上影廠制作的戰爭電影《南征北戰》,飾演一個名叫"李進"的解放軍戰士。
雖然戲份不多,但他那獨特的胖墩墩形象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上映后引起轟動,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為了影響一代人的經典戰爭電影。
隨著影片的成功,鐵牛一舉成名,從此在演藝圈站穩了腳跟。接下來的幾年里,鐵牛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他先后參演了《淮上人家》、《水鄉的春天》、《霧海夜航》、《新安江上》等多部經典作品。
在每一部作品中,他都努力將角色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淮上人家》中,他塑造了憨厚老實的"水牛"形象;在《水鄉的春天》里,他飾演的農民"水根"樸實無華;而在《霧海夜航》中,他飾演的"劉排長"明白是非,深得觀眾認可。
雖然鐵牛在這些作品中扮演的大多是配角,戲份不多,但他總能用他獨特的表演方式,將這些小人物的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他對每個角色都傾注了全部心血,使得這些角色栩栩如生,令人難忘。1961年,鐵牛參演了經典影片《紅色娘子軍》,飾演紅軍戰士"阿貴"。
盡管戲份不多,但他那憨厚的笑容卻深深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這部影片的成功再次為鐵牛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粉絲,也讓他在演藝圈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在這個階段,鐵牛不僅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也在演藝圈里收獲了許多好友。他平易近人的性格讓他在圈內人緣極好,與同行相處融洽。
鐵牛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銀幕上,更體現在他真誠待人的態度上。然而,就在鐵牛的演藝事業蒸蒸日上之時,一紙調令卻讓他的人生軌跡再次發生了轉折。
1962年,鐵牛被任命為上影廠演員劇團的黨支部書記和副團長。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任命,鐵牛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放下演員的身份,專心投入到幕后工作中去。
從此,銀幕上再也看不到鐵牛的身影,但他卻在幕后默默地為中國電影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一淡出,竟然持續了整整18年,直到1980年他才再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
三、重返銀幕:《西游記》中的彌勒佛(約600字)1980年,沉寂了18年的鐵牛終于再次出現在大銀幕上。他在電影《見面禮》中客串了一個"胖服務員"的角色,雖然戲份很少,但這次復出卻讓許多影迷激動不已。
從此,鐵牛開始重新活躍在演藝圈,雖然他的重心仍然放在幕后工作上,但只要遇到合適的角色,他都會欣然接受。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鐵牛陸續參演了《這不是誤會》、《夜色多美好》、《姑娘今年二十八》、《滴水觀音》等作品,每次出演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真正讓鐵牛重新走紅的,是1986年播出的電視劇《西游記》。在這部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的電視劇中,鐵牛飾演了令人難忘的彌勒佛。
當時,《西游記》的導演楊潔在選角時可謂費盡心思。為了選好彌勒佛這個角色,她讓許多演員試鏡,卻始終不滿意。直到她見到了鐵牛,被他樂呵呵的形象深深吸引,立即決定讓他出演這個角色。
為了演好彌勒佛,已經60多歲的鐵牛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不僅特意增重,還在炎熱的夏天戴著沉重的塑料頭套和假鼻子拍攝。
尤其是在拍攝"誤入小雷音"這一節時,正值仲夏,天氣炎熱難耐。鐵牛本身體型就偏胖,再加上增重后更是怕熱,但他從未抱怨過,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敬業精神。
這種專業態度讓在場的所有演員都深感敬佩。鐵牛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西游記》播出后,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在海外也獲得了熱烈反響,至今仍經常被重播。
鐵牛飾演的彌勒佛更是被觀眾稱贊為"活靈活現",成為了這個角色的經典詮釋。時至今日,每當人們談起《西游記》中的彌勒佛,腦海中浮現的仍是鐵牛那慈祥和藹的笑容。
這次成功不僅讓鐵牛再次成為觀眾熟悉的面孔,也為他的演藝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西游記》之后,鐵牛又陸續參演了《良宵血案》、《阿福哥的桃花運》、《聊齋》、《情歸鷺鳥》、《火爆大圈仔》、《八仙的傳說》等作品。
然而,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年紀越來越大,鐵牛開始逐漸淡出公眾視線,過上了平靜的晚年生活。四、幕后英雄:鐵牛的行政生涯與為人(約450字)1962年,正當鐵牛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接到了一紙調令,被任命為上影廠演員劇團的黨支部書記和副團長。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任命,鐵牛沒有猶豫。他深知這份工作的重要性,經過認真考慮后,毅然決然地把重心放到了行政崗位上,從銀幕前退到了幕后。
在接下來的十多年里,鐵牛一直沒有再拍攝影視作品,而是專注于管理和培養新人。這并非因為他沒有拍戲的機會,恰恰相反,作為上影廠的領導,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為自己安排角色,哪怕是擔任男一號也不成問題。
但他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把最好的機會留給更適合的演員。在這個過程中,鐵牛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他為人正直,待人真誠,在上影廠內部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愛戴。許多年輕演員都受到過他的指導和幫助,他們無不對鐵牛心懷感激。
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體現在他的工作中,也體現在他的生活中。鐵牛一生簡樸,從不追求名利。他和妻子恩愛相伴數十年,夫妻感情一直保持得很好。
他們把孩子也培養得很懂事孝順,很少讓他們操心。鐵牛的為人,為他贏得了圈內外的廣泛贊譽。他的正直、善良和無私,成為了后輩藝人學習的榜樣。
在人們的記憶中,鐵牛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更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即使在晚年遭遇不幸時,他也始終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心態,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五、人生落幕:鐵牛的晚年與離世(約400字)90年代中期,鐵牛逐漸淡出了公眾視線,開始了他平靜的晚年生活。然而,命運似乎總是不愿對他太過仁慈。
在晚年時期,鐵牛的生活遭遇了一系列的打擊。首先是他的兒子不幸中風癱瘓,無法自理。作為一個慈父,鐵牛毫不猶豫地承擔起了照顧兒子的重任。
他日夜操勞,精心照料,終于在三年后,他的兒子奇跡般地康復了,重新恢復了健康,能夠自立。然而,命運弄人,就在鐵牛為兒子康復而欣喜時,他自己卻突然中風癱瘓,成為了需要他人照顧的人。
這個曾經在銀幕上活躍的演員,如今失去了自由行動的能力,不得不依賴他人的照顧。盡管如此,鐵牛并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他的許多圈內好友和晚輩都自發地前來看望他,包括曾經的合作伙伴六小齡童。這些探訪不僅體現了鐵牛在圈內的良好人緣,也為他的晚年生活帶來了溫暖和慰藉。
2015年3月5日下午14時50分,鐵牛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3歲。與他的一生一樣,鐵牛的離世也是那么低調。根據他生前的遺愿,葬禮簡單樸素,沒有大操大辦,墓地也非常簡單。
鐵牛的離去,對中國演藝界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損失。然而,他留下的那些精彩作品和難忘角色,尤其是《西游記》中的彌勒佛,將永遠活在觀眾的心中,繼續給人們帶來歡樂和感動。
斯人已逝,但鐵牛的精神和他塑造的那些經典角色將永遠陪伴著觀眾,成為人們心中珍貴的回憶。
7部十五年前的神話劇,愛情點到為止,劇情自成體系,看了還想看
這部電視劇的編劇是錢雁秋,也是《神探狄仁杰》系列和燕雙鷹系列的導演和編劇,
當時三十出頭的他聽說了《西游記續集》開拍的消息,
趕緊把自己醞釀很久的故事嫁接到了西游記的人物上面,
所以這部劇的角色性格和《西游記》中同名角色有很大的差異,
唐僧成為了有勇有謀、毫不軟弱的求道者,
而孫悟空脫離了抓耳撓腮、上躥下跳的猴相,變得冷靜而強大,展現了“斗戰勝佛”的一面。
中國的神話體系中一直只有前世佛 、現世佛 、未來佛的說法,
但是關于未來佛祖的神話故事很少有搬上銀幕的,
《西游記后傳》描寫的就是如來佛祖圓寂后的故事,
只是補位的不是彌勒佛,而是孫悟空(南無大圣舍利尊王佛)。
這部劇的原創度非常地高,而且里面的無天也是一個很受爭議的反派,
他和《仙劍奇俠傳》的拜月教主都有自己對善惡理解的一套完整體系,
兩個人的發型也一樣。
而且能夠引起很多觀眾的共鳴,電視劇播出后也是評價兩極分化,
但是收視率很高,因為鬼畜的武打動作讓它這些年一直熱度不減,
最近幾年被神話愛情劇摧殘的觀眾發現這部劇的劇情簡直是無敵,
后來錢雁秋把故事擴充了一下拍攝了《石敢當》,
還有就是《西游記后傳》的臺詞真的很高能。尤其是最后一句嘲諷拉滿。
1、我本是凡人成佛,又何懼再做凡人。
2、在你眼里我是妖怪,在我眼里你又是什么?
3、當一切都是假的時候,也就沒有假的了
4、所以你就為了這個有情人,投入了無天的懷抱,背棄了正義,背棄了你的心,你殘殺佛道同門還自鳴得意,對于你這種人,只能用四個字形容,不知羞恥!
5、你們這些神們,食人間煙火卻高高在上,不分情勢不明情理,
6、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下了。
這里說的是劉濤和潘粵明版本的《白蛇傳》,
這部劇的編劇至今還是個謎,編劇一欄里只有馮媛、蔣媛兩個名字,
但是很明顯這兩個名字是化名,還有就是這兩位之后就沒有其他的作品了,
據說這兩位是沒有畢業的女大學生,
他們了這部劇的整體框架,經過專業編劇團隊的潤色最終成了我們看到的版本。
這部劇相較于趙雅芝《新白娘子傳奇》有很大的不同,
趙版雖然也描述了愛情,但是報恩的成分很大,
而且最后為了大團圓雙雙飛身成仙,和“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并不相符合。
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里都是白娘子在付出,許仙在享受成果。
這很明顯不符合當時年輕人男女平等的愛情觀,
所以這部劇兩個人的情不是源于報恩,而是源于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這里面的許仙柔弱而不懦弱,無論白素貞遇到什么危險,他都會挺身而出,
無論是武功高強的捕快、窮兇極惡的妖怪,不明真相的群眾,還有墜入魔道的法海,
許仙保護娘子從未猶豫,即便是他知道白素貞是蛇妖
他時刻用行動證明一句話,只要我還活著,就不允許別人傷害我娘子,
當然他們不會用愛來道德綁架對方,在誤會對方有別的心上人的時候,
他們都會給予對方祝福,他們要的是兩情相悅。
這部劇最讓人感動的是許仙在半步多和斷橋兩個地方兩次都愛上了白素貞,
還有就是許仙在很早之前就知道白素貞是蛇妖這件事,
當時他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了白素貞,世俗偏見他都不在乎,
面對法海“白素貞是蛇妖,你不怕嗎”的問題,
許仙說人有好人和壞人,妖也有好妖和壞妖,
既然上天讓我遇到了她并愛上他,那就是天注定的緣分,
人生不過七十,除了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了五十。
這五十又要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二十五。
再想吃飯飲茶,沐浴更衣,做工生病,東奔西跑,又耗費了多少時日?
真正留下來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日子,掐指一算,其實少得可憐。
我怎么可能錯過她,第一次見到我娘子的原形我可能會害怕,
但是那不意味著我不愛我的娘子,是個人都會怕,大和尚你就沒有害怕的東西嗎,
兩次、三次之后自然就不會怕了。
后來白素貞為了許仙放棄了成仙的機會,
因為她已經擁有了人類的七情六欲,
最后白素貞被法海關到雷峰塔下后,
許仙則在雷峰塔百步之內的寺廟里出家來陪伴白素貞。
這版的許仙是最值得白素貞付出的一版,沒有之一。
這部電視劇由舒暢和李解主演,
該劇取材于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使該劇擁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劇中蕩氣回腸的愛情,英雄無敵的正義,節奏鮮明暢快,
一波三折的故事,讓觀眾回味無窮。
如果《新白娘子傳奇》教會了觀眾施法的手勢,
那么這部劇就教會了觀眾施法的咒語,
比如“太陽之靈”,太陽之靈,光在南方;我如烈焰,烈焰如我。幽暗之靈,在我之身;我如魔音,魔音如我,紫氣之靈,在我東方;我是霧靈,霧靈是我等等
這部劇對古老的神話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
“共工怒觸不周山”等進行了重新解讀。
眾神之神炎帝被藍靈珠蠱惑,反派義和對炎帝有怨恨,卻對炎帝女兒疼愛有加,
十大魔獸之一的銀靈子不愛作惡,只愛音樂和素女。
天神承諾保護人類,打跑了魔獸,結果天神卻出現了內戰,
天神為了內戰,制造了毀天滅地的金烏,絲毫不理會當初的諾言。
無助人類只能靠邪魔的寶物來保護自己。
劇里的神魔在情感上和人類沒有任何區別。
最后人類和刑天的兒子后羿救了所有人,
后裔變成了普通人,精衛被永久封印在了青鳥體內,
天神們關閉了天維之門,大地歸于人類統治,
總體是一部人定勝天的神話劇,不過對傳統神話故事的改編有點大。
但是相比于后來的《天師鐘馗》《濟公新傳》那種硬把幾個神話故事揉到一起的劇。
這部劇明顯高明得多。
這部劇也是《西游記》的衍生劇,主角是性格憨厚,但又好吃懶做的豬八戒,
講述了豬八戒由豬變成人這段時間的故事,為了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幫助豬八戒是太白金星,八戒的愛人是東海的小龍女。算是和《西游記》隔空聯動。
因為《西游記》中對豬八戒的這段經歷沒有描寫,所以故事只能是編劇硬編,
也因為沒有描寫,所有編劇的創作空間更大了,
最終確定了缺點明顯,但是優點更明顯的豬哥哥形象。
這部劇共分為八大戒,天崩地裂愛死你,三戲孫悟空,驚天動地搶新娘四部分,
和后羿、孫悟空等還來了一波夢幻聯動。
最后豬哥哥和小龍女的告別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這個結局可能是為了和《西游記》接上,
也可能是當時的影視劇流行有情人終成陰陽相隔。
觀眾可能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被豬八戒的深情所感動,
這部劇播出也是橫掃了各大電視臺,
所以這部劇后來又出了多部續集,
比如《福星高照豬八戒》《喜氣洋洋豬八戒》和《春光燦爛豬九妹》等,
只是徐崢飾演的豬八戒憨的可愛,其他兩個豬八戒感覺有點傻。
當然這部劇也貢獻了很多人的童年陰影貓妖。
這部由焦恩俊、曹駿、舒暢主演的神話電視劇最近一段時間又火了起來,
沉香救母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孝”的神話故事,
后來被各種文藝工作者深度加工,賦予了更多的內涵,這部《寶蓮燈》就是其中之一。
這部神話劇可以說是和《西游記》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劇,甚至全部的時間線都能夠對上。
編劇在“孝”的基礎上又賦予“反抗精神”在沉香身上
在舅舅二郎神的暗中保護下,沉香過完了快樂的童年,
然后學法術,去地府撕毀生死簿,偷仙丹,找武器,被天兵圍剿,
和天庭二五仔哪吒不打不相識,最后大鬧天宮。
這個劇情有沒有很熟悉,沒錯就是孫悟空的翻版,
不同的是悟空的師傅對悟空不管不顧,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后就被壓在五行山下,
而沉香有二郎神的幫助,失敗后還可以再來一次,
最后謎底揭開后,估計很多觀眾都懵了,反派就這么洗白了。
當然更多的觀眾是舒了一口氣,最帥的二郎神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他是個還神仙。
原來楊戩也不贊成某些天條,但是自己又不方便提出來,
于是看到沉香有法術,已經不能像正常人那樣過完一生后,
一個幾乎就在他腦海中產生了,讓沉香成為那個打破規則的那個人。
自己當惡人,來激勵沉香成長壯大。
楊戩逼著沉香看完了幾萬本書,提醒他不要做什么事情都只求“差不多”,
學的時候差不多,用的時候可能就喪命了。
期間還故意得罪紅孩兒、牛魔王,孫悟空,豬八戒,哪吒、東海太子等人,
讓他們和沉香站在同一戰線。
最后還想用一死來贖回自己在整個計劃中不得已做下的錯事。
最終天庭修改了規則,所有人在這個過程匯總死去的人神都回來了,除了小玉的姥姥。
嚴重懷疑編劇是知道焦恩俊會飾演二郎神之后,偷偷修改了劇情,
還有就是嫦娥不接受二郎神,多少有點不識好歹。
這部劇由焦恩俊、葉童、丁宇佳和陳紫函主演,焦恩俊飾演牛魔王,
如果說《寶蓮燈》是編劇犯了花癡,那這部劇就是造型師起了“色心”,
其他劇的牛魔王都是帶個大鼻子,皮膚黑黑的,然后穿一身臃腫的皮草,
到了這部劇里的牛魔王,臉上干干凈凈,每一套衣服都像是給他量身定做的鎧甲,
頭發是黃色的,牛的標志只有那兩個牛角,
而且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牛魔王都是人額形態出現。
劇情方面雖然很充實,但是有一種豪門婆媳劇的感覺,
霸道總裁牛魔王娶了賢惠的妻子鐵扇公主,生了頑皮的兒子紅孩兒,
鐵扇公主因為生孩子身體烙下了病根。本來夫妻恩愛,婆媳和睦,
但是紅孩兒為了鐵山鐵扇打了唐僧的主意,被觀音帶走了,
導致鐵扇公主和婆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了矛盾,
后來讓第三者九尾狐貍趁虛而入,九尾狐深得牛奶奶奶的歡心,
先是收為義女,后來更是想讓九尾狐嫁給牛魔王,
而九尾狐的目的是拿芭蕉扇去尋找寶貝。
后來九尾狐的計策敗露,就打算和搭檔三頭龍直接搶奪,
搶奪的過程中三頭龍和牛魔王一起墜入懸崖,
牛魔王失去了記憶,然后和海邊的女子互生了情愫,
不相信父親已死的紅孩兒決定去找父親,
最后看到牛魔王和還君相親相愛,不忍心拆散他們,
同時也了解了三頭龍更大的陰謀,最終一家人團結戰勝了三頭龍。
這部包裹著神話劇外衣的家庭劇,婆媳,小三,失憶等元素都有。
本來這部劇的主角是紅孩兒,無奈焦恩俊太火了,
所以他的戲份實際比紅孩兒多很多。
該劇以《天仙配》與《搜神記》的故事背景與記載為基本架構,
講述了七位仙女下凡與人間凡人相戀,最后在一起的愛情故事,
由潘虹、六小齡童、吳樾、霍思燕、鄭國霖、蔣欣、楊蕊等主演。
其他的神話劇是創新,那這部神話劇就是顛覆,
都是仙女,七仙女可以動心,其他六個為什么不行?
于是就開始仙女全員戀愛的戲份。
七仙女喜歡凡人的時候,所有的姐姐都反對,
七仙女被貶下凡間后,所有的仙女有明著,暗著地給七仙女董永兩口子幫助。
當得知七仙女有危險的時候,她們偷偷下凡去通風報信,
結果中了陰蝕王和掃把星的詭計,
七仙女和葫蘆娃救爺爺一樣,下凡一個少一個,
每一個都動了凡心,每一個都有了心上人,就連恪守天條的老二也墜入了情網。
當然她們的母親王母也沒有逃過去,下凡后她的師弟陰蝕王一直盯著她,
嘴上說自己如何如何地恨自己的師姐,結果整個過程中除了保護她,啥壞事也沒做過。
這部劇的服裝和造型都有卡通色彩,
尤其是董永的表哥魚日,總是搞一下發明創造,
這些東西甚至可以和神仙的法寶對抗。不得不說當時的編劇真是無所顧忌。
這部劇定位也是輕喜劇,雖然看著主角們一個又一個的落難,但是并不會替他們擔心,
這就是這一類喜劇的好處,因為結尾肯定是大團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