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秘史電視劇,康熙秘史電視劇片尾曲
撞衣不可怕撞戲才可怕之《康熙秘史》
關于康熙皇帝,拍攝的電視劇很多,各種類型也很多,但是小編不會把《康熙王朝》和《康熙微服私訪記》這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電視劇拿來比較,今天比較的是《少年康熙》和《康熙秘史》,先說《康熙秘史》,尤小剛的秘史系列中,我最喜歡的是《孝莊秘史》,其他秘史我覺得是一部不如一部,特別是《楊貴妃秘史》、《西施秘史》
楊貴妃秘史劇照
西施秘史劇照
從演員、造型、舞美、道具還是臺詞都越來越浮夸.
《康熙秘史》劇情很一般,但是這部劇也有亮點,而亮點不是康熙,而是納蘭性德
鐘漢良扮演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巧合的是納蘭逝于31歲,而鐘漢良扮演納蘭時則剛好31歲,同樣的31歲,鐘漢良和納蘭,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鐘漢良完美地呈現了銷魂絕代佳公子的風貌氣韻,他也做到了對角色的精準解讀及完美詮釋.
夏雨說鐘漢良隱藏得比較深,他在拍戲的時候覺得這個人很悶,不怎么愛說話。拍完戲吃關機飯,在席間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狂講笑話,嘴停不住,原來是隱藏了三個月。鐘漢良說因為導演一開始說用他自己的聲音,他整個人繃得很緊張,很多時間在看劇本,也沒時間說話.
接下來說這部戲的主角康熙皇帝,這部戲的康熙是由夏雨扮演.
這個劇本的人設就有問題,康熙不再是那個深謀遠慮,胸懷大志的"千古明君",沒有了,而是小肚雞腸整天想著怎么壓著納蘭性德,沒事就在后宮處理糾紛,談情說愛.
皇后赫舍里,看出來是誰了嗎?又是韓國人.....蔡琳,我一直覺得韓國人演中國的電視劇挺別扭的,因為嘴型對不上啊.
而《少年康熙》是說的鄧超演繹的版本,《少年康熙》是少年天子第二部,第一部是將順治帝,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第一部,順治皇帝對整個朝綱的無奈,和愛情的執著,還有臨死時的隱忍和平和.這個版本的《少年康熙》和《康熙秘史》相比較,還是《少年康熙》略勝一籌,拋開感情戲兩部都是戲說,鄧超還是演繹出了盛世明君的氣度, 深謀遠慮的睿智,這是一個慢慢成長的帝王,最后他也呈現了一代帝王的豪邁和霸氣!
這部劇是一部悲劇,康熙和冰月格格的有緣無分,而最后冰月格格的離開讓玄燁開始走向成熟了,讓康熙明白了沒有能力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會失敗。于是,康熙不再整天惆悵、兒女情長,而是將心思放在了政事上面。河務、漕運、三藩,康熙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直韜光養晦、默默努力.
他也有他的帝王宿命,鄧超的表演由任性到穩重,由沖動、至情至性到深藏不露,表演得很傳神.以前的清朝戲還能看一下,現在我倒希望不要再拍了,都爛大街了.
12年前播出的這部《康熙秘史》才是鐘漢良人生的巔峰之作
《康熙秘史》是尤小剛導演“前清秘史劇”系列的最后一篇,由夏雨、鐘漢良、胡靜、杜雨露、石小群等主演。最近都在談論公子,對于納蘭我是有情懷的,回首影片,鐘漢良版的納蘭是最貼近于公子的,翩翩佳公子不過如此,一世情路坎坷,真真讓人心疼。
納蘭性德,字容若,明珠的長子,滿清的大才子。最開始認識他就源自他的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見”,每每讀來,心中總是弱柳拂風般被不經意地留下什么。
電視劇里的他,最初深愛的是表妹惠兒,在惠兒被康熙選入宮后依然還念念不忘她的好。但面對皇帝,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再也無法挽回,后來又和青格兒兩情相悅,但如果真愛他就帶他走,他對皇上縱然是一心一意,可也不要辜負了深愛你的青格兒啊。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這最開始是寫給惠兒的,我看最后,也成為是對納蘭與青格兒天人兩隔的描摹了。
鐘漢良版的納蘭,幾乎滿足了文科孩子那種對翩翩文人騷客的任何遐想,那張抬頭望月的模樣映像頗深,幾年后的如今,再讀納蘭的飲水詞,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見”、什么“一生一世一雙人”、什么“當時只道是尋常”淡淡的字眼依然傷心,這個清代第一傷心此人最終傷心至死,什么天人永隔的愛情,什么懷才不遇的才志,什么向往青山原,不惹凡塵的江湖夢,那副總是憂國憂民或自我感傷的模樣像極了所有的文人。
鐘漢良對納蘭的演繹很完美,穿上鎧甲有御前侍衛的英武,脫下鎧甲穿上長衫就是溫潤如玉佳公子。此后,每當讀起納蘭詞,都會想起鐘漢良的納蘭容若深情的眼神。中學時,老師講到納蘭容若,放了這張劇照,底下都是“啊”的贊嘆聲,可見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的。
雖然本劇中納蘭不是第一主角,但其鋒芒已經完全蓋住了康熙,也許劇情很是一般,但鐘漢良卻塑造了一個經典角色,納蘭故居掛的是他的劇照,語文書上放的是他的劇照,如果這還不算人生的巔峰那什么才算人生的巔峰?
《康熙秘史》滿清第一才子卻早早離世,納蘭性德一生始終愛而不得
明明可以靠顏值和家世享樂一世,非要靠才華和能力考取功名,明明可以做一個快樂的官二代,非要多愁善感憂思郁結。
納蘭性德是一個天生的文學家,奈何高貴的出身卻成了障礙,他愛的人得不到,愛他的人也早早離世。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納蘭性德出身高貴,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二十二歲便中了進士。
他既是溫潤如玉的翩翩公子,也是朝堂中康熙的心腹之臣,更寫得一手好詞,流芳百世。
年少之時,納蘭性德與表妹納喇惠兒彼此鐘情,卻因納喇惠兒被赫舍里皇后選入宮中為妃,有緣無分。
后雖與鰲拜義女青格兒日久生情,卻因康熙亦鐘情于青格兒,令兩人的感情坎坷波折,困難重重。
直至青格兒被迫遠嫁,納蘭性德也只能聽從家中的安排,娶了盧蕊為妻,可心中已被填滿的納蘭性德,實在無法給予妻子,她想要的愛情。
后來發妻病重,納蘭性德對她滿是愧疚,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這短短的一生,不負國家,不負君王,不負家族,唯獨辜負了三位傾國傾城的佳人。
然而所有的辜負與不幸卻都來源于康熙,這個天下的君主,卻也是納蘭性德無法責怪的人。
是他令納蘭性德,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被生生地磨去了應有的光芒,痛失所愛,積郁成疾,離世之時,年僅三十歲。
初遇青格兒之時,她在安親王府內,與微服出行的康熙起了爭執,納蘭性德英雄救美與康熙大打出手。
直至安親王趕到,納蘭性德與青格兒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當今圣上。
康熙對美麗的青格兒一見鐘情,可青格兒卻滿心滿眼,都是救下她的少年,納蘭性德,令康熙很是不爽。
為懲罰納蘭性德,康熙故意不讓跪在地上的納蘭性德起身,可青格兒卻為了納蘭性德,與康熙爭辯。
康熙命手下曹寅將青格兒趕出安親王府,卻將納蘭性德扣了下來,納蘭性德的表妹納喇惠兒,拿著孝莊太后在多年前送給多爾袞的荷包,見到了孝莊太后請求她救納蘭性德。
原來,納蘭性德是當朝重臣納蘭明珠之子,滿洲正黃旗人,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女,獲封一品誥命夫人,而英親王阿濟格則是多爾袞的同胞兄長。
而青格兒為了救納蘭性德,搬出了她的阿瑪,輔政大臣鰲拜。
鰲拜來到安親王府后,見到康熙還在,先是怒斥自己的女兒,再下令捉拿納蘭性德,青格兒急了,便對康熙出言不遜,氣得康熙拿劍想要殺青格兒,卻被鰲拜擋了下來。
幸虧孝莊太后及時趕到,將青格兒與納蘭性德救了下來。
納蘭性德才華出眾,被孝莊太后所看重,因康熙年少氣盛,行事莽撞,她便命納蘭性德入宮,作為康熙的伴讀,留在康熙的身邊。
青格兒入宮與端敏格格一起去見赫舍里皇后,再次遇到康熙,青格兒與康熙言語之間,又爆發了沖突,可端敏格格與赫舍里皇后卻都察覺出了,康熙對青格兒的喜愛。
納蘭性德見到表妹納喇惠兒很是欣喜,兩人情意相許,然而納喇惠兒卻是被父母送進宮中參加選秀的。
納喇惠兒得知自己即將參加選秀,很是不愿,起初,納蘭性德并不愿意為康熙伴讀,但是為了表妹,他只能決定去向康熙求情。
康熙得知納蘭性德心有所屬很是開心,便同意免去納喇惠兒進宮選秀的資格,只要求他當著青格兒的面表明心跡。
然而,按照祖制,參選的秀女應先由皇上挑選,私自與他人定情,是會牽連全族的欺君大罪,所以納蘭性德無法當著他人的面,對納喇惠兒表明心意。
勇敢直率的青格兒,當著眾人的面,主動對納蘭性德表白,納蘭性德不忍心傷害青格兒,所以回答含糊,既不能答應又沒有果斷拒絕,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既沒能讓青格兒死心,又傷害了納喇惠兒。
康熙帶著青格兒在馬場騎馬,被赫舍里皇后見到后生了醋意,赫舍里皇后裝病將康熙騙回。
正巧納蘭性德入宮見康熙,偶遇青格兒,青格兒直接抱住了納蘭性德,哪怕不要名分,她也要與納蘭性德在一起,若不能和他在一起,她便終生不嫁。
青格兒的舉動令納蘭性德很是感動,心里也越加不忍心傷害她。
后來,納蘭性德與康熙一起負了傷,可青格兒卻只關心納蘭性德,令康熙氣憤不已。
康熙見了納蘭性德的文章,對他的文采很是認可,便想要對他加以重用,還帶他到了祠堂,說出自己想要親政及如何治理大清的宏愿。
自此,康熙與納蘭性德化解了心結與誤會,雖為主仆君臣,卻生出了兄弟之誼。
孝莊太后有意將青格兒許配給二阿哥福全,青格兒卻只心儀納蘭性德,鰲拜見女兒如此執拗,不由得想起了青格兒的母親,江南才女,肖宛。
十八年前,鰲拜平定江南,前明將領沈鈞自殺殉國,留下其妻肖宛與尚在襁褓中的女兒。
鰲拜將肖宛和孩子帶回,肖宛美麗而有才情,鰲拜鐘情于她,誰知肖宛卻如此剛烈,最終自殺殉情,鰲拜便將她的女兒視為己出,撫養長大,便是青格兒。
所以鰲拜雖然也覺得福全很是靠譜,依然為了青格兒面見孝莊太后,希望可以打消孝莊太后的想法,畢竟青格兒的身份,不適合嫁入皇家。
赫舍里皇后見到皇上鐘情與青格兒的模樣,很有危機感,加上家族中人蠱惑,便在選秀中留下了納喇惠兒。
康熙曾答應納蘭性德,放納喇惠兒出宮,如今見皇后選上納喇惠兒,只能向孝莊太后求情,卻遭到訓斥。
康熙若執意放被選上的秀女出宮,便是有違祖制,選秀之前私議婚嫁是大罪,后果只會累及納喇惠兒的家人。
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納喇惠兒終于不再掙扎,同意入宮為妃,侍奉皇上。
納喇惠兒失去所愛,痛苦不已,有一日晚上,納喇惠兒與納蘭性德偷偷見面,納蘭性德深知此次見面是康熙默許的,代價便是自己的性命。
于是兩人相聚之后,納蘭性德便被曹寅押送宗人府,誰知路上卻被端敏格格和青格兒劫走。
青格兒為了納蘭性德求見皇上,卻遭到拒絕,她執拗地跪在殿外不肯起來,福全跑來為青格兒撐傘,心疼不已。
此時,康熙出來與青格兒相見,并告訴她,只要納蘭性德肯娶她,他便饒恕納蘭性德。
然而納蘭性德卻不愿為了求生,而娶青格兒,這樣對她來說太過委屈了,眾人皆指責康熙,令他無奈之下,只能赦免納蘭性德。
可納蘭性德個性執拗迂腐,竟然一心求死,康熙一氣之下,便扔給了他一把刀讓他自盡,就在納蘭性德打算自盡的時候,被眾人救下。
此事被孝莊太后看在眼里,她欽佩納蘭性德,也感嘆,納蘭明珠有一個好兒子。
最終,在孝莊太后的調和下,康熙與納蘭性德重歸于好,納蘭性德與曹寅同為康熙的貼身侍衛,并且獲贈了免死詔書。
鰲拜作為輔政大臣,手握朝政,而康熙又一直想要親政,兩方勢力的矛盾不可調和。
青格兒很為父親擔心,納蘭性德為皇上著想勸他冷靜,卻被誤認為他是為了青格兒,而為她的父親求情,便將他一頓訓斥。
在青格兒的勸說下,鰲拜動搖了還政給康熙的想法,事實上,鰲拜看出了康熙會是一位千古明君,所以現在只想要為他掃除障礙,卻因政見不統一,才使得康熙對他的忌憚越來越深,到了想要殺死他的地步。
康熙,曹寅與納蘭性德策劃了一個捉拿鰲拜的計劃,于是便在御書房布局,最終,生擒了鰲拜。
鰲拜自知時日無多,提前給孝莊太后遞了折子,只求她能保護好他的女兒青格兒,所以那日,孝莊太后便將青格兒留在了宮中。
由于鰲拜自愿犧牲,所以康熙才會如此順利地拿下了他,孝莊太后告知康熙真相,他真正的敵人從來都不是鰲拜,而是企圖篡位的安親王岳樂。
得知真相的康熙悔恨不已,想要放出鰲拜,卻遭到拒絕,如今,為保社稷穩固,便只能犧牲鰲拜,昭告天下,權臣服誅,亂黨網盡,朝綱重整,皇帝親政。
鰲拜在牢房中告知了青格兒身世,青格兒哭著與父親告別,之后,她硬闖進了被包圍的鰲拜府,找到了證明自己身世的信物,看著母親留給她的信,竟哭暈了過去。
經此一事,青格兒心如死灰,決定皈依佛門,日日在小佛堂清修。
納蘭性德平亂之時受了重傷,此時已經懷孕的納喇惠兒偷偷出宮前來看望,卻遇到了同來看望的康熙。
后來納蘭性德傷愈之后,進宮拜見皇上,再次遇見納喇惠兒,內心充滿感慨,康熙見到他的樣子,便與他發生爭吵,覺得納蘭性德總是看上他喜歡的女人。
見納蘭性德無言以對,便帶他去見了正在念經的青格兒,她的樣子,令納蘭性德很是痛苦,卻無能為力。
朝堂之上,納蘭性德與康熙因不同的政見起了爭執,納蘭性德一氣之下燒毀了免死詔書觸怒康熙。
納蘭明珠逼迫兒子向皇上認罪道歉,納蘭性德迫于無奈只能服軟,康熙便下令,讓納蘭性德回家讀書考功名,若考不中不能進宮。
而孝莊太后得知后,卻打算處置納蘭性德,納喇惠兒請青格兒幫忙,納蘭性德卻不想再連累青格兒。
但青格兒還是去找了孝莊太后,一番勸說,在情在理,成功令孝莊太后赦免了納蘭性德。
孝莊太后為順利平定三藩,決定讓青格兒遠嫁,青格兒思索良久,終于答應。
康熙與納蘭性德想了無數辦法,卻始終留不住青格兒,此時的納蘭性德終于看清了自己的內心,想要娶青格兒留她在身邊。
可青格兒卻已經決定遠嫁,拒絕了納蘭性德,令他內心極為不解,也極為痛苦。
孝莊太后出面,為納蘭性德定下了一門親事,自此,兩個歷盡千辛彼此鐘情的人,竟要就此分別了。
青格兒出嫁前去看望了在牢中的父親,此時的鰲拜已油盡燈枯,黯然離去。
納蘭性德被迫娶盧蕊進門,而青格兒則與藩王尚之信成親了,兩人皆因沒有愛意,而對婚后的妻子,丈夫,心懷愧疚,他們的生活沒有一日有欣喜的感覺。
一年之后,康熙決定備戰,平定三藩,康熙讓納蘭性德給青格兒寫信,勸降尚之信。
大戰即將到來,康熙命曹寅在戰爭之前接回青格兒,但遭到了青格兒的拒絕,之后,她成功勸降了尚之信,為大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自此青格兒音訊全無,這場仗打了五年,五年之后,納蘭性德的妻子早已離世,他想要隨軍前往廣州,卻被康熙拒絕,納蘭性德一氣之下辭官,君臣之間產生了隔閡。
失意之時的納蘭性德,只能靠寫詩詞來抒發心中的郁悶,他寫下了無數經典的詞,流傳于世,那里面記錄了他對愛情,對國家,無盡的悵然。
兩年后,青格兒的消息從江南傳出,康熙想要見青格兒,可青格兒卻只想見納蘭性德。
十年未見,兩人都懷著對彼此的思念,納蘭性德將青格兒攬在懷中,他們都不想再失去彼此了。
康熙見青格兒不見自己,只見納蘭性德,心中的妒忌又冒了出來,與納蘭性德之間的隔閡,更深了。
此時納蘭性德早已中了進士,可康熙卻始終在疏遠納蘭性德,不被重用的他心里郁郁寡歡。
此時,康熙將青格兒賜婚于納蘭性德,新婚之夜,卻派人阻止兩人同床,令納蘭性德極為惱怒,卻無可奈何。
之后,康熙命青格兒進宮,意為讓她看自己是如何英明神武,他想要看青格兒后悔的模樣,卻在青格兒的無視下,幡然醒悟,再也不去為難納蘭性德,也不再傳召青格兒入宮了。
可納蘭性德卻在康熙的折磨下,早已心中郁結,身患頑疾,他年少時對未來,對國家,對君王的抱負,皆在康熙的反復之下,被消磨殆盡。
如今,已是疾病纏身,纏綿病榻,最終,一代才子,清朝第一詞人,在青格兒的懷中,吐血而亡。
電視劇《康熙秘史》中,一個千古帝王,一個風華才子,因鐘情一女子,而糾葛多年。
康熙執著于不屬于自己的感情之中,他的反復無常,令原本光芒萬丈的納蘭性德受盡委屈,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劇。
身為臣子,縱然滿腹才情,終究要屈居人下,為了家族他放棄了兩次所愛之人,又令愛他的原配妻子,在成婚短短三年,便遺憾離世。
納蘭性德與青格兒的不幸皆來自于康熙,他們才剛剛成婚不久,這場美夢,青格兒做了十年才終得圓滿,可夢碎得太快了。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納蘭性德這悲苦而短暫的一生令人唏噓,青梅竹馬的戀人入宮為妃,明媒正娶的妻子紅顏薄命,好不容易娶得所愛,卻因病逝世,離開之時,年僅三十歲。
可憐這滿清第一才子,一生愛而不得,生命又如此短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