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菊子全集連播;電視劇菊子全集在線
中國小說排名第二的應該是《四世同堂》
王保勝
中國小說最偉大的作品是《紅樓夢》,這應該較少非議!要是我們也用排行榜的方法,中國小說排名第二的應該是哪部?
應該是老舍的《四世同堂》。
一、《四世同堂》思想藝術光輝
《四世同堂》小說在爆發、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與震撼,狠狠地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丑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杰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在內涵上,老舍先生寫出了全人類的反對戰爭的根本訴求(從小羊圈里善良的中國人,到日本老太太),表達了戰后中日兩國人民"超越復仇與仇恨,建立起真正的友誼"的理想。寫出了人性的光輝和弱點(好人可以有缺點,比如瑞宣、祁老人,但真有的壞人可以壞到無優點,比如胖橘子、藍冬陽、日本軍國主義,徹頭徹尾的壞),表達了人的全面發展、民族素質的提升的呼喚。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藝術功力和爐火純青的小說技藝刻畫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曉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了風味濃郁的北平生活畫卷,至今傳讀不衰,歷久彌新……
《四世同堂》是老舍規模最大、寫作時間最長的作品,也是抗戰文學乃至中國現代文學的豐碑。老舍曾表示:"我自己非常喜歡這部小說,因為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
二、《四世同堂》被冷落的原因
因為《四世同堂》是一部如實描寫抗戰時期淪陷區人民生活和心理的史詩式的作品,在表現淪陷區人民與抗戰的關系時,是將其建立在正面戰場和大后方的大背景上的。這是符合歷史的描寫。因為當時的正面戰場"無論在戰略上還是在戰役上,都是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戰場。"北平人對之寄予厚望是自然的。由于政治的原因,有關的描述被一些研究者和文學史家有意無意地回避或抹殺了。也由于這樣的原因,使得老舍在1950年代一直不同意出版自己的文集,因為那必須收入《四世同堂》;也使得建國后直至"文革"結束,《四世同堂》一直沒能重新出版。
三、中國和世界應該給《四世同堂》的待遇
《紅樓夢》描繪出了封建社會走向沒落的圖景,記載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變成普通老百姓的的痛苦。《四世同堂》描繪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發展到極致而最終崩潰的圖景,記載了中國老百姓思考自身和國家命運、面對世界和時代成為大寫的中國人的迷惘和探索。
《四世同堂》應成為中國人的必讀書!每個中國初中生都必須讀1遍《四世同堂》,每個中國高中生都必須再讀2遍《四世同堂》!每個中國大學生都必須再讀3遍《四世同堂》!每個中國人都必須讀無數遍《四世同堂》。
如果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人的話,先要破例要授予兩位辭世的小說家,一個是曹雪芹,因為他給世界奉獻了《紅樓夢》,另一個授予老舍,因為他為世界奉獻了《四世同堂》。
四、《四世同堂》的版本
《四世同堂》分為3個部分,共100段,總計100萬字,第一部分惶惑,第二部分偷生,第三部分饑荒,其中第一、二部分在1949年以前就已經創作完成并出版了,第三部分是老舍在美國創作完成的,1949年底老舍回國后,當時由于歷史原因,雖然第三部分公開出版了,但最后的13段卻沒有出版,而這13段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毀,再也看不到了。直到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只有前面87段的《四世同堂》。
到了1983年,最后13段終于從《四世同堂》的英文版中翻譯了過來,當然并不是原稿中的13段,少了很多內容。1983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依此湊齊了100段。這樣,目前現存最全的《四世同堂》也就這個版本了,即前面87段是中文原稿,最后13段是由英文版翻譯過來的,共計85萬字,比原稿少了將近15萬字。
五、《四世同堂》的其他藝術形式
㈠小說連播。1980年代初,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關山與哈爾濱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趙宗杰演播,共50回。堪稱小說連播經典。我已從網上下載,已經聽了3遍。
㈡電視連續劇
1985年版很有老北京味。林汝為導演,邵華、鄭邦玉、李維康、周國治、李婉芬主演,駱玉笙演唱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后生》
導 演:林汝為
主要演員:
邵華 飾演 祁老太爺
高維啟 飾演 祁天佑
李明 飾演 天佑太太
鄭邦玉 飾演 祁瑞宣
李維康 飾演 韻梅(瑞宣太太)
趙寶剛 飾演 祁瑞豐
李文玲 飾演 胖菊子(瑞豐妻)
謝鋼 飾演 祁瑞全
杜澎 飾演 錢墨吟
郭藝文 飾演 錢太太
蘇秋冬 飾演 錢少奶奶
史可夫 飾演 李四大爺
富林 飾演 李四大媽
黃少泉 飾演 白巡長
李鏵 飾演 日本老太太
辛靜 飾演 金三爺
周國治 飾演 冠曉荷
李婉芬 飾演 大赤包
徐美玲 飾演 尤桐芳
史玉中 飾演 冠高弟
葉榛楠 飾演 冠招弟
張連仲 飾演 藍東陽
史憲富 飾演 高亦陀
1985版四世同堂電視劇
2009年版精神世界刻畫更細膩。汪俊導演,曾靜、黃磊、蔣勤勤、趙寶剛、元秋主演,于魁智演唱主題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唯一缺陷——黃磊飾演的瑞宣太年輕、太帥、太酷!
2009版
導演:汪俊
主要演員
曾靜 飾演 祁老人(齊杰配音)
萬倉 飾演 祁天佑(趙述仁配音)
黃磊 飾演 祁瑞宣(本嗓)
蔣勤勤 飾演 韻梅(徐曉青配音)
陳昊 飾演 祁瑞豐(田波配音)
王瀾 飾演 胖菊子(金燕配音)
鄒宗勝 飾演 祁瑞全(邊疆配音)
黃曉立 飾演 錢默吟(商虹配音)
蘇廷石 飾演 李四爺(候大力配音)
宮景華 飾演 李四媽(李文玲配音)
趙寶剛 飾演 冠曉荷
元秋 飾演 大赤包(隋永青配音)金裕婷 飾演 尤桐芳(林蘭配音)
舒硯 飾演 高第(閻萌萌配音)
路晨 飾演 招弟(喬詩語配音)
2009版四世同堂電視劇
㈢話劇
演出:中國國家話劇院
導演/編劇:田沁鑫
學術顧問:舒乙 孔慶東
制作人:李東
舞美設計:薛殿杰、王晗懿、王璞
燈光設計:邢辛
執行導演:劉天池
服裝設計:趙艷、
造型設計:徐廣瑞
音響設計:周濤
主要演員:
雷格生 飾演 祁老人
黃磊 飾演 祁瑞宣
朱媛媛 飾演 韻梅
陶虹 飾演 胖菊子
辛柏青 飾演 冠曉荷
秦海璐 飾演 大赤包首演:2010年10月30日臺北
2011年安沁鑫導演《四世同堂》話劇臺北首映
2012年安沁鑫導演話劇《四世同堂》海報
本文曾于2011年8月8日"黑馬王子·儒俠"QQ空間推出。本次在"頭條"和微信朋友圈推出,新加了小說演播圖片,定時發布已經審核通過,但發布后很快又被禁。經反饋,對"二、《四世同堂》被冷落的原因"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