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宗萬電視劇;魏宗萬的電影全集
魏宗萬:導演跪著求他拍戲,一生不接廣告,83歲仍住在出租屋
1991年,張建亞導演跪在魏宗萬家里,求魏宗萬去他劇組拍戲。
那一年,魏宗萬已經54歲,也不是很紅,為什么能讓導演跪著求他去拍戲?
這不是第一個來求他的導演,張紀中也“三顧茅廬”來求他出演《三國演義》里的“司馬懿”。
魏宗萬拒絕他好幾次,張紀中都不死心。
后來魏宗萬問張紀中:
“你為什么一定要請我來演司馬懿?還請了好幾次,我又不是大紅人。”
張紀中:“你要聽實話嗎?”
魏宗萬:“當然要實話。”
聽張紀中說完后,魏宗萬真的是哭笑不得。
01
魏宗萬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他家里很富裕,可他卻過得“緊緊巴巴”。
魏宗萬是大戶人家的孩子。
大戶人家規矩比較多,也比較嚴格。
那時候唱戲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才會去學的。
可富家子弟的魏宗萬偏偏喜歡上了唱戲。
顯然,在那個年代挑戰父母底線屬于“找打”行為。
那時候只要魏宗萬一去戲園子聽戲。
父母就會派出家里一半男丁去抓他。
抓回來就是一頓“胖揍”。
魏宗萬一心想學唱戲,奈何得不到家里人同意。
當時父母給魏宗萬指出兩條路。
一是當知識分子,二是當一名工人。
當工人是很光榮的,所以魏宗萬選擇去汽輪廠當一位流水線工人。
這一干就是四年。
在工廠里工作他很不開心,每天只知道埋頭干活。
經常被師傅罵腦子笨。
這四年魏宗萬一直在懷疑自己。
他很迷茫,他想改變這種生活。
可他知道家里人是不會同意的。
所以他一直沒敢做自己喜歡的事。
直到21歲那年,魏宗萬看見上海戲劇學院的招生簡章。
魏宗萬站在簡章前那一刻,他整個人都在發抖。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夢想正在召喚自己。
這時候魏宗萬終于下定決心,一定要為自己沖一把。
然后魏宗萬就開始邊工作邊準備考試。
白天在工廠里上班,晚上挑燈夜讀學習文化課。
第一年參加考試的時候,魏宗萬遺憾落榜。
他沒有放棄,第二年接著參加考試。
第二次他又落榜。
他還是沒有放棄,
于是就有了第三次。
“好事多磨”這件事在他身上得到驗證。
第三次考試,魏宗萬終于通過了。
錄取通知書拿到手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
他發誓一定要在上戲闖出一片天地。
只是當時沒有那么多人去讀戲劇學院。
魏宗萬這個決定注重不符合大流。
去讀戲劇學院就意味著要辭去廠子里的工作。
那個年代,能進廠當工人是非常光榮、非常有面子的事。
而且工人意味著鐵飯碗,一輩子都不會失業。
演戲那時候在人們心里沒有那么有份量。
后來魏宗萬瞞不住家人了,必須要去上戲讀書的時候,魏宗萬才開口跟父母說這件事。
爸爸聽完氣的想跟他斷絕父子關系。
媽媽看著他連連嘆氣。
就連從小一起和他長大的哥哥,都對他“嗤之以鼻”。
哥哥還以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把魏宗萬攆出家門。
哥哥說自己要結婚,家里沒有多余婚房,
直接把魏宗萬房間占為己有。
全家人明擺著要趕他出門,魏宗萬也沒有多說一句話。
家里更不可能給他錢交學費。
魏宗萬也沒想過靠家里,他這幾年在工廠上班攢下的錢,足夠支撐他讀完4年。
就這樣,魏宗萬歷經波折的來到上海戲劇學院。
02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你熱愛一件事,你才會認真去做,才會做好。
表演正是魏宗萬所熱愛的。
站上舞臺的魏宗萬,仿佛像魚兒找到大海一樣歡快。
在舞臺上他的生性得到釋放,才華得到施展。
他天生就屬于舞臺。
在舞臺上魏宗萬比同班同學都要有靈氣。
不管什么劇本,只要到魏宗萬手里,就會找到歸屬感。
不管什么角色,只要讓魏宗萬飾演,仿佛他就是這個角色本人。
魏宗萬看著呆頭呆腦,不太聰明的樣子。
但他心里對角色的理解十分有見地。
對臺詞的理解,對角色的理解都很精準。
一個月后,就成為老師心中的模范學生。
每次排練作業,老師都把主角分給魏宗萬。
10部作業,9部都是魏宗萬擔任主角。
魏宗萬成為學校里的“風云人物”。
同學有什么問題都會來找魏宗萬請教。
魏宗萬的表演方式、情感表達、臺詞功底成為學生們模仿的對象。
這時候,魏宗萬終于找到自己的價值。
他的人生也開始熠熠生輝。
不再像以前那樣。
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時,魏宗萬整個人都是麻木的。
不管做多少年,都感覺生活很灰暗。
只有在學表演時,魏宗萬才覺得自己頭上有燈,腳下有路,路上有光。
20多歲,正是男生意氣風發的年紀。
魏宗萬那幾年就是意氣風發。
他在學校是“標桿”人物,
每個同學都拿他當榜樣。
因此,他以為自己畢業以后也會很受社會歡迎。
可是他想錯了。
每個剛畢業的學生,在學校成績都不錯,都對未來懷著無限憧憬。
可真踏入社會的時候,往往都會接受“毒打”。
沒幾天,魏宗萬就被磨平了棱角。
出校門前的豪情壯志也都悄悄藏在心里。
畢業后候魏宗萬被分到人民藝術劇院。
在學校備受重視的魏宗萬,在單位里卻是“透明人”。
從畢業就一直在單位里跑龍套。
一跑就是10年。
運氣好了有幾句臺詞,運氣不好一句臺詞都沒有。
這大致因為兩個原因。
- 長相顯老。
魏宗萬年輕的時候眼皮子就往下耷拉。
法令紋、抬頭紋都很明顯。
而且魏宗萬面容比較清瘦。
臉上掛不住肉,臉型略長。
那個時候觀眾都喜歡五官和面部輪廓都比較大氣的男生。
而魏宗萬長的不夠周正。
自然不受當時觀眾歡迎。
演正面角色也比較受限。
大家都喜歡五官偏大的男生來演正面人物。
比如“奶油小生”唐國強、“春晚常客”朱時茂等人。
況且,魏宗萬還沒有家里人支持。
別說家人不再理他,就連街坊四鄰都開始遠離他。
從學校畢業后,因為家人不歡迎他,魏宗萬被迫只能一直在外租房住。
- 性格很倔強
魏宗萬有一身“硬骨頭”。
他剛正不阿、做事有原則。
他為人處世都有自己的態度。
很多以前的同學,為了能在電影里給自己爭取個鏡頭,都會去請導演吃飯。
可魏宗萬不會。
“你想用我就用我,不想用我也不會去巴結你。”
他把請導演吃飯的時間,全用在去圖書館鉆研資料。
他寧可一直在話劇舞臺上跑龍套,也不愿意求著爭取一個電影角色。
因此,在大學期間他只在電影里出現過一次。
你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他在哪。
連個名字都沒有,就是劇組缺人,同學臨時把他拉過來的。
演完這場龍套戲后,其他同學都去跟導演說好話。
而魏宗萬沒有去,他覺得你要找我,自然就會來找我。
脾氣就是這么“倔”。
直到44歲那年,魏宗萬才在電影《一個和八個》里出演一個有臺詞的角色。
他在里面飾演一位樸實的老兵“老萬頭”。
這部電影上映后,才開始有觀眾對魏宗萬開始眼熟。
這一年是1982年。
這部電影的攝影師是張藝謀。
彼時的張藝謀還沒有躋身為中國第五代導演。
這一年的張藝謀剛畢業,
還在各個劇組里學習攝影。
在拍這部戲時,張藝謀全程眼睛都沒有離開過魏宗萬。
收工之后,魏宗萬找地方坐下來休息喝水。
張藝謀走過來和他聊天,
主要是表達對他演技的崇拜。
可當魏宗萬說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時,張藝謀整個人都驚呆了。
張藝謀連連感嘆:“真沒看出來,真沒看出來您竟然是第一次演電影。”
因為話劇舞臺更能考驗演員實力,更磨練演技。
魏宗萬在話劇舞臺上表演了20多年,他的演技早已“爐火純青”。
03
1987年,49歲的魏宗萬一個人在舞臺上表演話劇《想入非非》。
整場話劇長達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只有魏宗萬一個人在表演。
他飾演的“蒙克·奧尼爾”老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表演一結束,魏宗萬向觀眾鞠躬謝幕。
臺下立馬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貫徹整個劇場。
這“如雷貫耳”的掌聲,直接把魏宗萬捧上神壇。
年逾半百的魏宗萬,終于在圈內走紅。
與此同時,《解放日報》的編輯徹底被魏宗萬的演技折服。
成為他的“鐵桿粉絲”。
不久后,《解放日報》舉行聯歡晚會。
編輯就向上級推薦魏宗萬,他想邀請魏宗萬來單位參加聯歡晚會。
上級對魏宗萬的表演也很認可,于是特意派人去請魏宗萬。
魏宗萬在當晚為報社員工表演了一出小品。
結束之后,一多半員工都成為他的戲迷。
魏宗萬的名氣在圈子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1989年,魏宗萬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與此同時, 魏宗萬引起張紀中的注意。
張紀中當時正在籌拍《三國演義》。
司馬懿這個角色讓張紀中非常頭疼。
他認定只能讓魏宗萬來演。
那天張紀中拿著一副司馬懿畫像,進到魏宗萬家里,小心翼翼說了一句話:“你看畫上這個人像不像你?要不你來演他吧,給我個面子。”
可是魏宗萬幾次拒絕了他。
魏宗萬只給了張紀中兩個理由:
“第一,我不會騎馬,從小在上海長大,根本沒摸過馬。”
“第二,司馬懿形象不好,白臉人物形象太差。”
魏宗萬在話劇舞臺上幾十年,已經對司馬懿形成固有印象。
他覺得司馬懿和話劇里一樣,要化成白臉。
后來張紀中跟他說:
“魏兄,不用擔心,騎馬我給你找替身,司馬懿在電視劇里不用畫白臉,我們完全按照你的形象來設定。”
魏宗萬已經拒絕過張紀中很多次,
這次他不好意思再拒絕。
最終還是答應了張紀中。
這才有后來我們看到的魏宗萬版“司馬懿”。
為塑造好司馬懿。
魏宗萬用三個月時間研究史書、查閱資料。
在書上畫下密密麻麻的標記。
還寫下自己對角色的感悟,與人物事跡的理解。
這樣他可以更好的體會司馬懿的心理狀態。
掌握好這些,他才能更真實的塑造出司馬懿。
那段時間魏宗萬經常把自己想象成司馬懿。
無論是司馬懿的言談舉止,還是說話時的微表情,他都下很多功夫去琢磨。
開拍的時候,魏宗萬第一個進入狀態。
他和劇組工作人員同吃同住,
50歲的人了,還幫著劇組一起搬運道具,絲毫沒有明星架子。
在拍攝騎馬弛聘的戲份時,張導一直要求找別人來替他。
畢竟年過50的人,一把老骨頭再去學騎馬不全。
可魏宗萬拒絕了他的好意。
他覺得既然接下這個任務,就要排除萬難把他做好。
這是老一輩藝術家的職業道德和氣節。
為此,一把老骨頭的魏宗萬,差點因為學騎馬打仗“散了架”。
從沒拍過別人“馬屁”的魏宗萬,卻在年過半百時開始拍“拍馬屁”。
這個“馬屁”是真“馬屁”。
是真的馬屁股。
魏宗萬為了讓自己騎馬的時候少被馬摔幾次,特意去給馬喂飯。
魏宗萬在劇組吃飯時,會特意給馬剩一些包子、油條出來。
然后趁劇組人不注意,偷偷溜進馬棚喂馬。
還會和他以兄弟相稱。
魏宗萬摟著馬脖子,就好像摟著自己好兄弟的脖子一樣。
“馬兄,多吃點, 這是我特意給你拿過來的。明天我還給你拿,等我騎你的時候,你可別忘了要照顧著點我啊。”
在劇組的時候,張紀中對魏宗萬特別好。
幾乎是全組人都“捧著”魏宗萬。
魏宗萬很疑惑,明明自己很平易近人,對工作人員都和和氣氣的。
天天和工作人員一起同吃同住,從沒搞過特殊。
為什么大家好像很怕得罪我似的。
這時候魏宗萬才去問張紀中為什么非要他出演。
當時張紀中因為“司馬懿”這個角色愁的睡不著覺。
他和幾個導演一起找來好幾個演員試鏡司馬懿。
可都差那么一點火候。
因為這個角色遲遲定不下來,張紀中和幾個導演天天面對面發愁,唉聲嘆氣一點精神都沒有。
張紀中因此還大把大把掉頭發。
在又是一個失眠夜的晚上,張紀中去上廁所。
就在提褲子的那一瞬間,他想到魏宗萬。
他知道魏宗萬演話劇是一流的,當時他心想“我怎么今天才想到魏宗萬?司馬懿找他演絕對沒問題!”
然后,張紀中馬不停蹄的往魏宗萬家里趕來。
即便被拒絕多次,他也沒有放棄。
張紀中知道魏宗萬比較“倔”。
所以他“三顧茅廬”來請他“出山”。
并且,張紀中認定是司馬懿只能魏宗萬演。
果然,《三國演義》播出后收視率直接沖頂。
《三國演義》一舉斬獲“飛天獎“金鷹獎”、“年度CCTV杯特等獎”三大獎項。
魏宗萬版“司馬懿”成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魏宗萬也憑借“司馬懿”收獲一大批電視劇粉絲。
老版《三國演義》在當時引起很大反響。
不亞于《西游記》的影響力。
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說:
“魏宗萬版司馬懿是最成功的!”
“誰也無法超越魏宗萬版司馬懿!”
這跟導演選角的成功有很大關系。
前段時間倪大紅老師也演過司馬懿。
結果口碑不是很好,頻繁被觀眾拿來和魏宗萬做比較。
倪大紅和魏宗萬的放在一起看,超一半觀眾都認為魏宗萬略勝一籌。
如果不是張紀中當初多次被拒,多次再去請,可能我們就看不到魏宗萬演的司馬懿了。
04
其實,這不是魏宗萬第一次拒絕導演。
他還拒絕過《三毛從軍記》的導演。
導演張建亞是魏宗萬粉絲。
編劇也是魏宗萬粉絲,他專門為魏宗萬寫下“老兵油子”這個角色。
張建亞去請魏宗萬的時候,也被拒絕了。
于是,張建亞第二次去請的時候想出一個辦法。
他進門什么都沒說,“撲通”一聲直接跪在地下。
然后說:“您要是不出演,我就不起來。”
魏宗萬一下就傻眼了。
哪有導演跪著求演員演戲的道理。
無奈之下,只能答應張建亞的要求。
看到這,肯定有很多人覺得魏宗萬不好說話。
其實不是,魏宗萬很平易近人。
只是他比較有原則,很早之前他就給自己定下規則:“一生都不會接廣告,不會代言任何產品。”
有很多廣告商直接拿著“巨款”登門拜訪,求魏宗萬擔任代言人。
魏宗萬都直接拒絕,不會被金錢迷惑。
有記者專門去家里采訪他:“您這么有名氣,為什么就不接廣告呢?”
魏宗萬攤開手,很坦然的說:
“我是國家一級演員,我有編制,要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要那么多錢有什么用,一個月4000多塊錢,正好夠生活就行。”
他不是富翁,他的錢大部分都用在給兒女買房、上學。
魏宗萬現在83歲了,依然在外拍戲。
不過他很有氣節,不賺沒良心的錢。
奮斗一輩子了,他和妻子還住在出租屋里。
錢拿去給兒女買房后,就剩不下多少。
但這種平平淡淡的日子,妻子周惟明也很喜歡。
魏宗萬和妻子的愛情故事也很浪漫。
魏宗萬剛畢業時租房的房東有一個人女兒,
房東的女兒就是周惟明,她大魏宗萬6歲。
魏宗萬租房的時候,周惟明是有丈夫有女兒的。
后來周惟明和丈夫離婚,她自己一個人賺錢養6歲的女兒。
周惟明經常回娘家崩潰大哭。
魏宗萬知道后,便開始想辦法安慰她。
就這樣一來二去,魏宗萬和周惟明互相產生好感。
魏宗萬為讓周惟明女兒接受自己,經常拿著為數不多的工資給她買糖吃。
還會和周惟明一起帶著她出去玩。
漸漸地,周惟明女兒開始接受魏宗萬。
女兒同意后,周惟明和魏宗萬登記結婚。
他們當時都很窮,
可即便這樣,魏宗萬依然把自己每月55元工資全部上交。
后來名利雙收后,魏宗萬給自己孩子和周惟明女兒都買了房。
多年來他對繼女視如己出。
從結婚那天開始,他就把撫養繼女的責任擔在自己肩上,從未想過卸下來。
如今,魏宗萬和周惟明已經結婚50多年,夫妻感情一直很好。
名利傍身時,也沒忘記妻子。
不被圈內名利誘惑,不畏浮云遮望眼。
這些年代言“翻車”的明星很多,而魏宗萬就能認清這點。
淡泊名利、專心演戲,完美詮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魏宗萬從藝58年來,為觀眾奉獻過無數個優秀作品,以及無法超越的影視角色。
《水滸傳》里的高俅,眉毛里都透著戲,讓觀眾氣得“牙癢癢”。
還有《巧奔妙逃》里彈棉花的老幺、《湘西剿匪記》里的魏彪、《一腳定江山》里的范老兒、《愛情公寓》里折磨張偉的“七爺”等等,都讓觀眾印象深刻。
同飾演一個角色,其他演員在魏宗萬面前都“黯然失色”。
雖然他很低調,但始終在觀眾心中擁有無法撼動的地位。
“德藝雙馨”的氣節和品質,全在他身上體現出來。
兢兢業業演戲,踏踏實實做人,這或許就是魏宗萬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原因。
老戲骨魏宗萬:娶房東的女兒為妻,結婚就當繼父,晚年供外孫留學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魏宗萬與演員法提麥)
魏宗萬其貌不揚,但演技精湛,屬于“用演技說話的演員”。1992年,魏宗萬因在影片《三毛從軍記》中飾演“老鬼”,榮獲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他在老版《三國演義》中飾演的“司馬懿”,在老版《水滸傳》中飾演的“高俅”,在電影《湘西剿匪記》中塑造的土匪司令“魏彪”,在《大宋提刑官》中塑造的“盧知州”等反派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魏宗萬是典型的“熒屏反派專業戶”,個性鮮明。影視劇里的他陰險狡詐,讓人恨得牙根癢癢,但生活中他心地善良,與人為善。
魏宗萬的妻子比他大6歲,離過婚,還有個女兒,他一結婚就做繼父。魏宗萬的妻子是一名小學老師,他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夫妻倆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圍城風景?
(青年魏宗萬)
魏宗萬祖籍浙江余姚,1938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魏宗萬是家中長子,下面有3個弟弟。
1958年,魏宗萬的父親被錯劃成右派分子,在單位遭人歧視和排擠。父親性格內向,一直郁郁寡歡。1959年,魏宗萬高中畢業后進入上海汽輪機廠當工人。
他喜歡話劇、京劇、相聲,是工廠宣傳隊的積極分子。1960年,魏宗萬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魏宗萬入學不久,40出頭的父親就非正常死亡,將一家人推入巨大的悲痛中。魏宗萬的母親在里弄生產組上班,收入微薄,艱難撫養4個兒子。
(魏宗萬的母校)
魏宗萬是班上最貧窮的學生,每餐都打最便宜的飯菜。他一雙皮鞋補了12次還在穿,外套洗得起了毛邊也舍不得扔。
魏宗萬平時省吃儉用,將飯菜票節省下來,有時到了周末,他就會去食堂打些香噴噴的葷菜,帶回家讓母親和弟弟改善生活。兒子的過分懂事,讓母親心疼得落淚。
1963年,魏宗萬從上戲畢業,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當演員。
魏宗萬其貌不揚,出身不好,又不會走領導路線,在團里被邊緣化,他沒有戲演。一年后魏宗萬轉正,又被莫名其妙地扣了一級工資。
(早年魏宗萬)
逆來順受的他不會去爭,似乎誰都可以歧視他、欺負他。其實魏宗萬內心很要強,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1965年,魏宗萬的弟弟談了女朋友,家里房子太逼仄,魏宗萬便去外面租房住。房東是魏宗萬一位高中同學的親戚,他租住在房東家5平米的閣樓里,里面只夠擺一張床。
身高1.78米的魏宗萬,晚上上床睡覺要弓著腰,否則腦袋會撞到房頂。
1966年,魏宗萬從單位演出回出租屋,看見房東的大女兒周惟明坐在客廳里流淚。周惟明婚姻不幸福,丈夫經常與她吵架,她多次回娘家哭訴。
(魏宗萬、賈林《三毛從軍記》劇照)
周惟明的女兒于虹4歲了,一直住在外婆家。魏宗萬跟小姑娘很熟,她一見到魏宗萬就甜甜地叫“叔叔”。
周惟明是一名小學教師,比魏宗萬大6歲。見周惟明哭得很傷心,魏宗萬走過去安慰了幾句。于虹不哭后,魏宗萬回到了閣樓里。
兩個月后,周惟明辦理了離婚手續,回娘家的次數更頻繁了。周惟明愛好文藝,喜歡電影、話劇,魏宗萬在單位排演話劇,周惟明幾次趕過去看。
話劇公演時,周惟明還自己買票去劇院觀看。演出結束,魏宗萬騎自行車回出租屋,順便將周惟明載回去。
(魏宗萬《湘西剿匪記》劇照)
魏宗萬性格溫厚,人很單純,才華橫溢,周惟明很喜歡他。而周惟明溫婉大方,渾身散發著成熟女人的風韻,對魏宗萬也頗有吸引力。
兩人幾乎每天都見面,日久生情,彼此在心里有了對方。1969年,魏宗萬向周惟明求愛,周惟明卻不敢接受。
她覺得自己離過婚,比魏宗萬大6歲,還有個女兒。而魏宗萬是未婚男青年,兩人太不般配了,于是她婉拒了魏宗萬的求愛。
魏宗萬說:大6歲怎么了?有女兒怎么了?這些都阻擋不了我對你的愛。
周惟明退一步說:要是你家里同意,我就依你。
魏宗萬
當晚魏宗萬趕回家,將自己與周惟明的事告訴了母親。周母憂心忡忡地說:兒呀,你要想清楚,結婚很容易,但繼父難當。婚姻是人生最大的事,要是找錯了人,帶來的傷害不可估量。
魏宗萬告訴母親:我和周惟明的女兒相處很好,她不排斥我。兒子已經31歲了,婚戀迫在眉睫,母親默認了。
第二天,魏宗萬將母親的態度告訴了周惟明,她接受了魏宗萬的感情,兩人相愛了。
魏宗萬已在周家租房4年,房東夫婦很了解他,支持女兒與他戀愛。
(魏宗萬《水滸傳》劇照)
1970年春天,魏宗萬與周惟明在上海領證結婚。魏宗萬娶房東的離異女兒為妻,且妻子比他大6歲,還有一個女兒,在身邊人中引起轟動,大家都不看好,預言他們不會幸福。
有人預言:過不了幾年,魏宗萬會將周惟明蹬了。外界的議論傳到周惟明的耳朵里,她傷感地對魏宗萬說:要是你以后不愛我了,我不會與你吵,不會與你鬧,就帶著女兒回娘家。
魏宗萬回答:幸福不是誕生在豪言壯語里,以后看我的行動吧。
1970年12月,魏宗萬與周惟明的女兒降生。雖然有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但魏宗萬對繼女于虹的愛一點也沒減少,倒是于虹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魏宗萬(中)與圈內好友)
以前她與魏宗萬相處很和睦,但自從魏宗萬成了她的繼父,小姑娘開始排斥抵觸,經常與魏宗萬鬧矛盾。
比如魏宗萬下班回家先抱自己的女兒,于虹就說繼父偏心。有時連周惟明都看不下去了,覺得女兒太挑剔,想教訓她幾句。
魏宗萬阻止妻子:孩子的心理很微妙,要接受我得有個過程。
此后魏宗萬負責接收于虹上下學,在家督促她做作業。親生父親要見于虹,魏宗萬會騎單車將女兒送過去。
(魏宗萬與妻子和小女兒)
魏宗萬溫厚的愛,漸漸捂暖了于虹冰涼的心,她在心里接受了這個善良的好繼父。
當時魏宗萬每月工資只有55元,而周惟明比他工資高很多。為了不傷丈夫的自尊,周惟明每月領了工資就交給丈夫,她要買什么東西再找魏宗萬拿錢。
魏宗萬知道妻子的良苦用心,心里頗感溫暖。
上世紀80年代,電視機開始普及,話劇受到沖擊,影視劇事業方興未艾。很多文藝單位鼓勵演員出去接戲,交一部分片酬給單位,自己拿一部分片酬。
(魏宗萬、仲星火《假女真情》劇照)
(魏宗萬《血戰落魂橋》劇照)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于是很多話劇演員開始接拍影視劇。魏宗萬也不例外,從1982年起,他相繼接拍了《海灘》《一個和八個》《蜜月的陰謀》《誘人的定情物》《假女真情》《血戰落魂橋》《血戰奉陽城》《楊乃武與小白菜》等一系列影視劇。
1987年,瀟湘電影制片廠出品的上、下集影片《湘西剿匪記》在全國公映,獲得觀眾的廣泛好評。
魏宗萬在片中飾演土匪司令“魏彪”,他笑里藏刀,心狠狡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魏宗萬在《湘西剿匪記》飾演的“魏司令”抬棺上陣)
《湘西剿匪記》是上世紀80年代的經典影片,至今在網上還有很高的點擊量。
1992年,魏宗萬因主演《三毛從軍記》,榮獲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此后他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魏宗萬至今已接拍了100多部影視劇,有喜劇、正劇,有大人物,有小人物,他將每個角色都塑造得生動傳神。
(魏宗萬在《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司馬懿”)
(魏宗萬在《隋唐英雄》中飾演的“宇文化及”)
魏宗萬尤其擅長飾演反派,如《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水滸傳》里的“高俅”;《一腳定江山》中的“范老兒”;《大宋提刑官》中的“盧知州”;《包公生死劫》中的“吳太師”;《隋唐英雄》中的“宇文化及”等,觀眾都耳熟能詳。
熒屏上的魏宗萬看上去有些兇,其實這是他帶給觀眾的假象,生活中他是少見的好男人。
成名后,魏宗萬片酬不菲,他把掙的錢都交給妻子。周惟明生活也很簡樸,不亂花一分錢,夫妻倆在上海市區和郊區各買了一套房子。房產證上沒有魏宗萬的名字,寫的是妻子和兩個女兒的名字。
(魏宗萬與妻子周惟明)
房產證辦下來后,魏宗萬交給妻子保管,并幽默地說:你以前是我的房東,現在還是我的房東。
2005年,魏宗萬的繼女和親生女兒都結了婚,并做了媽媽,她們各生了一個兒子。
魏宗萬平時在外面拍戲,回家就將兩個外孫接到家里。星期天,女兒女婿也會趕過來團聚。魏宗萬用片酬給妻子、女兒、女婿、外孫發紅包,一家人其樂融融。
尤其是兩個外孫,恨不得姥爺天天在家里陪他們。
2008年,魏宗萬70歲了,退休10年的他依然接了很多戲。他這一生只有兩大愛好:一是拍戲;二是看足球比賽。
(魏宗萬)
他常年訂閱《體壇周報》,還經常熬夜看足球比賽。2014年足球世界杯期間,魏宗萬經常晚上9點睡覺,凌晨起來看球。
球賽結束后他再繼續睡覺,醒來后妻子已經將早餐準備好了。
2015年,小女兒的兒子想去英國留學,每年費用要40萬元人民幣。女兒女婿都是普通工薪族,沒有這個經濟實力。
魏宗萬不想讓外孫留遺憾,便組織小女兒一家開會:我知道你們有顧慮,你們的爸爸現在還不老,還可以發揮余熱,我愿意供孩子去英國留學。
(魏宗萬)
女兒難過地說:爸爸,你有義務養我,但沒有義務養我的兒子。
魏宗萬回答女兒:人老了,不就圖晚輩生活幸福嗎?只要孩子學有所成,就是咱們全家的榮譽。
這年9月,外孫去英國讀高中,魏宗萬一次清了他第一年的學費。
外孫留學期間,各種開支比較大,魏宗萬平時還要給外孫打錢。雖然是家喻戶曉的老戲骨,但魏宗萬白發蒼蒼后,扮演的不是主角,片酬下降了。每年四十萬的費用,對一個70多歲的老演員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
(魏宗萬與張紀中)
魏宗萬拍戲供外孫留學的事傳開后,在演藝圈傳為佳話。
從2017年起,魏宗萬又接拍了《無心法師2》《啊,父老鄉親》《夜天子》《愛情公寓5》等多部電視劇。
他心態年輕,精神矍鑠,拍戲供外孫留學,成了魏宗萬晚年的生活目標和動力。
2023年,魏宗萬已經85歲了,外孫早已留學歸國,在上海工作。外公出資供外孫留學并不多見,魏宗萬的慈愛溫暖了整個大家庭。
(魏宗萬、李佳航《愛情公寓》劇照)
(魏宗萬近照)
如今魏宗萬與妻子已結婚53年了,夫妻倆走過了金婚,正向鉆石婚邁進。
在外人眼里,魏宗萬是著名演員,妻子只是普通的小學老師,還比他大6歲,兩人不對等。但夫妻倆用一路的幸福,粉碎了外界的猜疑。
大家都認為演藝圈很亂,演員離婚率高,其實也有很多像魏宗萬一樣,對愛情堅貞不渝的好演員。
魏宗萬是演藝圈的一股清流,他演技精湛,人品藝品俱佳,不愧是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同樣演“司馬懿”,魏宗萬和倪大紅放在一起看,差別就出來了
倪大紅是演藝圈的老戲骨,他今年61歲,從影30多年來留下了很多經典形象。
早在1985年,倪大紅就和唐國強合作了經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環》。
1994年在《我愛我家》中,他扮演“智障”的胡阿大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他在《大明王朝1566》里扮演大奸臣嚴嵩,劇中的他老態龍鐘完全看不出參演時只有46歲,在一眾戲骨中倪大紅也顯得出類拔萃。
2019年,他在《都挺好》中飾演的蘇大強火遍全網,他也因此獲得了白玉蘭視帝。
今年,他又在《懸崖之上》中成功出演了一個特務科科長,再次用精湛的演技折服了觀眾。
有人評價倪大紅“眼袋里裝的都是戲”。
可是就是這么一位老戲骨,卻在10年前遭遇了一次滑鐵盧。
這次失敗的出演讓他飽受詬病,網上關于“最名不副實的老戲骨”的討論帖里,倪大紅也因為這次失敗的出演而多次被大家提起。
這部戲就是2010年的《三國》,倪大紅在劇中出演了司馬懿。
司馬懿是大家很熟悉的歷史人物,他狡黠隱忍,熬死了曹丕和諸葛亮,成為了最后的贏家。
按理說倪大紅已經演過嚴嵩了,飾演司馬懿也應該游刃有余,可是這一版的司馬懿卻始終走不進觀眾心里,大眾批評時還會順帶加一句“真是不如老版魏宗萬的司馬懿”。
為何這次表演成為了倪大紅的滑鐵盧之戰,和魏宗萬相比,他的差別具體又體現在哪里?今天皮哥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一、倪大紅的表演
新版《三國》中,司馬懿首次出場已經是43集。
一上來,曹操正對著謀士、戰將總結赤壁兵敗教訓,司馬懿卻在下面呼呼大睡,曹操也二話不說,直接將他下獄。
在后面的戲份中,他就差將“我是內奸”四個字寫在了臉上,全程都是神神叨叨,上躥下跳,一驚一乍,完全不像是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就像是被后來的蘇大強附體了一般,讓人看著很出戲。
倪大紅其實有些無辜,這種演法某種程度上是劇本要求的。
我們知道1994年的《三國演義》已經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了,高希希進行這類翻拍時,最喜歡的就是“另辟蹊徑”。
比如今年他翻拍的劇版《大決戰》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電影版《大決戰》動用了舉國之力,拍得大氣磅礴,而高希希翻拍時則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形式,講了解放戰爭期間很多小人物的故事,雖然毀譽參半,但也拍出了新意,豆瓣評分也有7.8分,不至于拉胯。
而在新版《三國》中,他同樣采用這種“走偏路”的手法。
老版的《三國演義》講究古樸,很多臺詞都是書中文言文的形式。高希希拍新版就拍得很現代,甚至演員的臺詞都是用現在的大白話說出來的。
老版的《三國演義》講究內斂,曹操、司馬懿、諸葛亮這些形象都詮釋得一板一眼,很正統。
高希希拍新版就拍得很“另類”,很多形象、思維表達就像現代人穿越過去的。
陳建斌飾演的曹操竟然發嗲賣腐,他出演完本劇也是飽受批評,直到之后《甄嬛傳》熱播,才緩過氣來;
陸毅飾演的諸葛亮眉頭緊鎖,舉止輕浮,相比唐國強少了一點大家風范,陸毅后來演《人民的名義》里的侯亮平依然擺脫不了這股輕浮的勁兒。
當然還有倪大紅的司馬懿,從陰謀家變成了異裝癖,單拎出來有些不倫不類,可是放在整部劇中卻也很和諧。
新版《三國》因為走接地氣的路線,雖然被人詬病,但豆瓣評分也有7.9分,高希希就是有這樣一種特別的能力,能把9分經典換用另一種自己擅長的風格進行表達,最后翻拍出來也有8分,倪大紅為了適應全劇節奏,自己也做了不小的犧牲。
當然除了客觀原因,倪大紅自己對司馬懿的理解也有偏差。
在新版《三國》播出期間,倪大紅接受采訪時詳細講述了自己扮演司馬懿的心路歷程。
他說歷史上司馬懿的相關資料不算太多,這給他很大的創作空間:“司馬懿有個基本的雛形,在此基礎上我會瘋狂地‘胡思亂想’。”
比如司馬懿的戲服,倪大紅和高希希連換了十幾套都不太滿意,最后選取了一件非常夸張的道士服,這也說明了兩人在創作司馬懿時是有很大熱情的,但只做了加法,沒有學會做減法,導致角色屬性太過冗余了。
記者還提出了疑問:大家心中的司馬懿是內斂隱忍的,這版司馬懿為何如此外放和充滿侵略性?倪大紅回答這樣的表演方式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他覺得司馬懿擁有經天緯地之才,自然言行舉止要比較夸張才行。
可以看到,倪大紅表演司馬懿也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他覺得觀眾不認可這種“外化”的司馬懿也是情有可原的,他也會將這些逆耳忠言作為日后創作的動力。
盡管塑造了一個“另類”的司馬懿,但倪大紅還是用自己豐富的表演經驗將司馬懿詮釋在了水準之上,不過和魏宗萬版的司馬懿一比,差距就有些大了。
二、魏宗萬的表演
魏宗萬老師今年已經83歲高齡了,說起來他的演藝之路并不順當。
從上戲畢業后在劇場跑了10年龍套,直到出演《一個和八個》才真正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并很快成為了“奸臣專業戶”。
比如《水滸傳》中的高俅,《包公生死劫》中的吳太師,《大宋提刑官》里的盧知州,《隋唐英雄》里的宇文化及都是大奸臣,而他最被人津津樂道的角色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
1992年《三國演義》籌拍階段,劇組在選擇司馬懿的扮演者時,前前后后考量了4個人,都因為年齡不太合適放棄了,這時導演王扶林想到了和自己合作過的上海人藝演員魏宗萬,就讓劇組攝影張紀中立刻聯系了他。
魏宗萬一聽自己要演司馬懿,第一反應是拒絕的,原因有三點。
魏宗萬從6歲就開始看京劇,劇中的司馬懿都是白臉長胡子,性格膽小如鼠,這和自己的反差太大。
當時古裝戲的風潮剛起,魏宗萬對這類劇頗有微詞,覺得里面的臺詞古不古、今不今的,演員走路的姿勢也不對,像穿著旅游鞋和皮鞋在走路,他很排斥古裝戲。
拍戰爭戲要騎馬,而魏宗萬不會。
張紀中聽罷,立刻逐一打消了魏宗萬的顧慮。
首先,電視劇和京劇不一樣,講究寫實,司馬懿不一定是白臉長胡子。
其次,魏宗萬對古裝劇有些難以接受,那不如自己演一演,大不了讓別人笑話一下。
最后,劇組專門給魏宗萬找了騎馬的替身。
于是乎,魏宗萬就跟著張紀中來到了北京,在旅館一待就是兩個禮拜,期間魏宗萬又把《三國演義》精讀了一遍,甚至還總結出司馬懿和諸葛亮對決,司馬懿的勝率是52%,諸葛亮的勝率是38%,剩下10%雙方打成平手。
從準備工作就能看出魏宗萬表演的態度有多么認真。
開拍后的第一場戲就是空城計。
需要騎馬,劇組本來找了替身,可是五十多歲的魏宗萬卻主動請纓親自上陣,為了和馬兒搞好關系,他每天把兩個肉包子藏在鎧甲里偷偷喂給馬吃,甚至還和馬兒說起了悄悄話:“哥們兒,我來自上海不會騎馬,您擔待著點兒。”
于是那場空城計,54歲的魏宗萬騎著馬完成了拍攝,也驚出了一身冷汗,之后他逐漸適應了騎馬的節奏,導演王扶林笑稱他是“草原雄鷹”,而老魏摸摸自己光溜溜的頭自嘲自己是“草原禿鷲”。
魏宗萬在最火的時候曾和趙本山齊名,業內有“北趙南魏”的說法,可是他名氣并沒有想象的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為人做事很低調,而他演的這些奸臣也大都是城府極深、極其內斂的存在。
倪大紅在創作司馬懿時,從一開始就給他戴上了“陰謀家”和“叛逆者”的標簽,因而一出場就與眾不同,讓人無法接受。
而魏宗萬覺得,從司馬懿的視角來看,他和諸葛亮之間的戰爭是保家衛國之戰,司馬懿堅守了8年,至少在最開始是懷著赤誠之心的,不會一出場就想著謀反,他對曹操也是忠心的。
兩種創作思路讓兩版的司馬懿在呈現上截然不同。
倪大紅版的司馬懿像開了天眼一樣,多智且瘋癲;而魏宗萬版的司馬懿則更加寫實,也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當然魏宗萬演司馬懿絕不是固步自封,他也有自己的理解。
比如有一場戲是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女人的衣服,司馬懿樂呵呵地穿上展示,還對來使說回去好好謝謝你家丞相。
這場戲原書只有“司馬懿受之,心中大怒”地描述,魏宗萬提出這里能不能加上穿女裝的具體動作,他覺得這樣反而更能表現出司馬懿的氣定神閑。
可副導演覺得不妥,魏宗萬堅持要保留,他在后來的采訪中還回憶了自己當初放出的一句“狠話”:“咱們去找導演王扶林理論,如果通過了那是你們的功勞,如果不通過,劇組一天一兩萬的拍攝成本我來承擔!”
最終這場戲順利通過,魏宗萬“過火”的處理反而使司馬懿這個角色更加豐滿,后來倪大紅的版本也保留了穿女裝的這場戲。
說是過火,魏宗萬始終是帶著鐐銬跳舞,他沒有丟掉司馬懿的魂。
反觀倪大紅,在創作時沒把握好尺度和表演方式,讓司馬懿走向瘋癲了。
魏宗萬老師當然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倪大紅老師也是當之無愧的老戲骨,一個演員在職業生涯中是要歷經各種波折、嘗試各種表演方法的,即使走了彎路,但從長遠來看,或許這段彎路其實是他們不斷上升的階梯。
我想如果讓現在的倪大紅再演一遍司馬懿,他應該能交出一份更令人滿意的答卷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