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磨坊電視劇;紅磨坊電視劇劇情
講電影——《紅磨坊》(1953年版)
上一篇為大家講述了紅磨坊的由來,瘋馬秀的前世今生以及為什么瘋馬秀會選擇Lisa,這一篇就為大家講講瘋馬秀的同行紅磨坊的同名電影之一《紅磨坊》。
大家比較熟悉的《紅磨坊》應該是由妮可·基德曼主演的,2001年上映的那部,但實際上在1953年,英國上映過一部同名電影《紅磨坊》,講述的是一個畫家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勞德雷克出生在法國一個古老富有的貴族家庭,從小父親就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能繼承家業。但是有一天勞德雷克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
由于父母是近親結婚,勞德雷克的骨骼有點異變,所以這次骨折直接導致他的雙腿再也無法生長。從那以后,他就從一個無憂無慮的陽光少年漸漸長成了一個多愁善感、孤僻憂慮的青年。
由于他的身材過于矮小,樣子看起來也很古怪,周圍的人都疏遠他,最后就連青梅竹馬的戀人也離他而去。這一連串的打擊讓勞德雷克越來越自卑,對未來也漸漸心灰意冷。最后他索性決定離開這個傷心地只身前往巴黎,投身到自己從小就喜愛的繪畫事業上。
當時的巴黎繁華似錦,燈紅酒綠,藝術家云集,其中最有人氣的地方要數歌舞所紅磨坊,這里每晚都座無虛席,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濃妝艷抹的舞娘提著裙擺,時不時地挑逗觀眾,每當遇到精彩環節,觀眾就會掌聲雷動,歡呼不斷。在這個喧囂的花花世界中,卻有一個人孤獨地坐在臺下,他時而看向舞臺,時而低頭作畫,好像與世隔絕。
善良的女招待總是勸他為了健康少喝點酒,但勞德雷克聽不進去,因為身體殘疾,生活孤獨,再加上繪畫事業沒有起色,一幅畫也沒有賣掉,他只能靠酒精暫時麻痹自己,讓自己暫時忘卻這煩心的一切。
不過勞德雷克并不缺錢,而且他也非常大方,所以紅磨坊里的工作人員都很喜歡這個特別的客人。當然勞德雷克也很清楚,他們只是覺得自己有趣,沒有女人會真地愛上他這樣一個身體畸形的男人。每晚,勞德雷克總是最后一個離開,他害怕別人看到他可笑的雙腿,所以總是獨來獨往。
就在這天晚上,勞德雷克遇到了一個漂亮的女人,那女人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正在被一個便衣警察追捕。勞德雷克向警察謊稱他整天都和這個女人在一起。警察雖然知道勞德雷克在說謊,但因為他是伯爵之子,警察最后還是給了他一個面子,放過了這個女人。當時這個女子無家可歸,又害怕警察再來找麻煩,所以勞德雷克只好收留她一晚,讓她明天再走。
女子名叫瑪麗,是一個街頭。在得知勞德雷克是名畫家師后,瑪麗顯得有點失望。雖然瑪麗失望的樣子讓勞德雷克有點不悅,但瑪麗倒是非常自信,這個貌似從未碰過女人的男人一定不想讓她離開。
果然,第二天一早,當瑪麗談到自己買不起一條裙子時,勞德雷克便給了她錢,讓她買下?,旣愖匀幌渤鐾猓f他是世上最好的男人。瑪麗高高興興地拿著錢出門了,勞德雷克苦等了整整一天一夜也不見她回來。直到第二天晚上,瑪麗才穿著新衣服回到了勞德雷克的家。看到瑪麗若無其事的樣子,勞德雷克有些生氣,但瑪麗卻理直氣壯地說她可沒有賣給勞德雷克。
勞德雷克見此便讓瑪麗離開,回到她自己的世界?,旣愡@才態度軟化,說她只是去看望了生病的妹妹,但勞德雷克并不相信。勞德雷克的怒火反倒讓瑪麗非常確信,他已經愛上了自己,于是瑪麗開始對他大獻殷勤。勞德雷克即便知道瑪麗是虛情假意欺騙他,但他還是寧愿相信這一次,因為他實在太過孤獨。
從那以后,瑪麗就做了勞德雷克的專職模特,但整天待在沉悶的屋子里實在讓瑪麗渾身難受。沒過多久,她就厭倦了這種生活,又想出去瞎混,她還嫌棄勞德雷克畫得不像自己,他的畫也賣不了錢。于是她讓勞德雷克支付這些天的模特費,她要離開。勞德雷克不勝其煩,最后只得放走了瑪麗。
結果不一會后,瑪麗又走了回來向他道歉。她說他知道勞德雷克是個好人,而且對她非常好,但是一直悶在屋里的日子實在讓她難以忍受,勞德雷克聽后也不再責怪瑪麗,為了讓她散散心,他帶著瑪麗來到了自己常去的一家高檔餐廳。
瑪麗這才得知,原來勞德雷克是富有的伯爵繼承人。這種貴族的消遣模式讓瑪麗感到全身不自在。她習慣了臟亂喧鬧的酒吧,享受不了這里的優雅,畢竟他們來自不同的世界。瑪麗早已習慣了放蕩,勞德雷克的深情留不住她,最終兩人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不料沒過多久,瑪麗就帶著家當又來投奔勞德雷克。但是這一次,勞德雷克再也不相信她的花言巧語。即便他也非常不舍,但還是強忍沖動,沒給瑪麗開門。
失去瑪麗以后,勞德雷克郁郁寡歡,酗酒更加嚴重。母親聽聞他最近的情況后,趕緊過來看望他。勞德雷克告訴母親說,那個女人出身很苦,從小就在貧困和死亡中煎熬。她來自一個叢林世界,生存早就教會了她狡詐和無情。但她又是唯一一個沒有嫌棄過自己身體的女人。只可惜她是一匹自由的野馬,自己終究留不住她。
母親看得出來,兒子對那個女人已經愛得無可救藥,她只得勸兒子找回那個女人,不要再這樣傷害自己。母親的理解再次點燃了勞德雷克的希望,他于是來到那個狹窄陰暗的街區,四處尋找瑪麗。最后在一個酒吧里,他看到了已經喝得大醉的瑪麗。
原來瑪麗一直用勞德雷克給她的錢養著情人貝特,結果勞德雷克將她趕走后,貝特也因此拋棄了她。事已至此,瑪麗就索性當著兩人的面實話實說,她說要不是為了貝特,她才不會委身一個丑陋的殘廢。
這些話就像針一樣刺痛了勞德雷克。盡管貝特趕緊道歉,很想替瑪麗留住這個金主,但勞德雷克一把推開了貝特,失望地離開了這里。
回到住所后,勞德雷克關上窗戶,打開瓦斯,想一死了之,徹底結束自己失敗苦悶的一生。就在這時,他發現那幅紅磨坊的宣傳畫尚未完工。他重新畫了起來,直到畫到自己滿意的程度為止。這時他也不想死了,決定用這幅畫再去試試運氣。不料這幅畫大獲成功,他也隨之名聲大燥。之后他讓人送給了瑪麗一大筆錢,好讓瑪麗能夠做點小生意度日。
在他有了些名氣后,父親聞訊趕來,他認為兒子的畫很下流,根本稱不上藝術,不過是為了自己糜爛的生活找的借口。但勞德雷克反駁說,父親根本不懂當下的藝術,正如每個人都需要一種方式逃避現實一樣,母親的方式是祈禱,父親的方式是沉浸在過去的榮光和幻想之中,而他的方式則是飲酒。他們的不同僅此而已。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有一天勞德雷克遇到了一個站在橋邊的女人,他還以為那個女人想要自殺,便上前勸說,“早晨的風再冷也不及塞納河的河水”。結果女人說,她并非為了愛情想要跳河自殺,她只是想把一枚鑰匙扔進河里,僅此而已。
沒過多久勞德雷克舉辦了第一次的個人畫展。在畫展上,有人花高價買下了他的一幅畫。之后勞德雷克的繪畫事業蒸蒸日上,經紀人勸他停止酗酒,不要再揮霍健康和生命。但是經紀人哪里知道,名望、金錢等等這些并非勞德雷克所在乎的,而他在乎的東西又得不到,所以死亡對他并不可怕。
在他再一次來到紅磨坊時,一個紅磨坊的歌女娜娜向他引薦了一位優雅美麗的女人。她名叫米莉,是一家服裝店的專職模特,也是之前在河邊碰到的女人。
據說很多人都在追求米莉,希望她做自己情婦,但米莉一直自食其力,沒有接受任何人。米莉非常崇拜勞德雷克,看到勞德雷克不停飲酒,米莉好像看出了他的憂愁。當年米莉的父親就是死于酗酒,而勞德雷克也并不否認酗酒的人對死亡的向往。這個事業有成卻又活得如此潦倒的畫家,著實讓米莉感到非常新奇,同時也有種莫名的憐愛。
一次偶然的機會勞德雷克發現自己當初給瑪麗畫的肖像畫竟然在米莉的住所。原來,米莉當年做采訪學徒時,不惜忍饑挨餓,攢了兩天工資買下了這幅畫,因為她從畫中女人的眼神里看到了饑寒交迫,孤獨無助,就像當初的自己。原來米莉五年前失去了戀人,她一直走不出這個陰影,她扔掉的那把鑰匙正是他們當年準備結婚的房子的。
米莉的癡情讓勞德雷克頗為感動,于是他邀請米莉和他一起去看歌劇,而且還提醒說,以前西班牙貴婦去看歌劇時都會隨身帶一只猴子。米莉聽出了勞德雷克是在自嘲。勞德雷克于是解釋說,他只是為了確保不會被拒絕。好在米莉并未拒絕,她爽快地答應了此事。
從那以后,兩人就開始經常見面。米莉總是沒有太多的言語,喜歡安靜地坐在一旁欣賞勞德雷克專心作畫。
有一天,兩人在賽馬場遇到了一個英俊的男子馬塞爾。就在不久前,勞德雷克就聽娜娜說過,這人一直在追求米莉,甚至決定送給米莉一匹賽馬?,F在看到馬塞爾本人,勞德雷克覺得自己終于明白當初米莉為何要扔掉鑰匙。放下過去,重新開始。但是米莉卻立刻回應說,一個人的外表并不是一切。米莉顯然是想表達她更看重兩個人的心靈交流??上诘吕卓艘呀洸辉傧嘈排藭娴夭辉诤跄腥说耐獗怼?/p>
后來有一天米莉突然告訴他,馬賽爾已經正式向她求婚。勞德雷克聽后激動萬分,說他早就想到了會有這么一天,馬塞爾擁有女人喜歡的一切,英俊、風度和財富。他說他該恭喜米莉,終于得償所愿。結果米莉越聽越氣,趕緊說自己尚未答復馬塞爾。然而勞德雷克卻認為米莉只不過是欲擒故縱而已。米莉聽后非常的失望,她說她現在只明白一件事,就是勞德雷克從未愛過自己。
勞德雷克并未聽出米莉的意思,還以為她只是照顧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就順著米莉的話說,他的確沒有愛過米莉。勞德雷克無所謂的態度讓米莉失望至極,考慮再三后,決定接受馬塞爾的求婚。在離開前她寫信將此事告訴了勞德雷克,并說到自己已經用盡全力,但還是沒有贏得他的愛情,所以決定退而求其次,嫁給那個條件還不錯的人。
勞德雷克這才恍然大悟,他趕緊去找米莉,但她已經搬到了別處。勞德雷克把米莉的那封信看了又看,越看心里越是難受。長久的酗酒徹底摧毀了他的身體和精神,人們只好把他送回了老家。但此時此刻,他的身體已經徹底垮掉,時日無多。雖然這時他的畫作已經被盧浮宮收藏,父親也認可了他的才能,還為當初看不起他感到羞愧。但勞德雷克已經什么都不在乎了。他仿佛看到紅磨坊里的那些舞娘在他面前跳舞,在她們一聲聲的告別中勞德雷克終于合上了雙眼,電影也到此結束。
該片并非人物傳記,片中的愛情故事皆為虛構,不過電影拍的非常貼合人物,所以真切感人。而故事男主人公勞德雷克的真人原型的感情生活其實挺精彩的,沒有電影里那么慘,他有很多情人,大多是風月女子。電影里的瑪麗的真人原型也很有趣,受勞德雷克的影響后來她也成了畫家,改名為蘇珊.瓦拉東,她的兒子也是日后很有名的風景畫家。至于米莉,筆者感覺是勞德雷克交往過的女子的結合體。
這部電影播出時間太久了,現在基本找不到好的觀看資源了,有點可惜。下一篇,筆者將為大家介紹另一部《紅磨坊》。
《紅磨坊》妮可女神顏值巔峰之作,值得一觀
《紅磨坊》是一部充滿激情、浪漫與悲劇色彩的電影,宛如一幅絢麗多彩而又飽含深情的畫卷,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
影片的背景設定在 19 世紀末的巴黎,那是一個充滿藝術與欲望、夢想與現實沖突的時代。紅磨坊,這個巴黎著名的歌舞廳,成為了故事的核心舞臺。
故事的主人公是年輕的詩人克里斯蒂安,他懷揣著對藝術和愛情的美好憧憬,來到了巴黎。在這里,他邂逅了美麗動人的舞女薩汀。薩汀是紅磨坊的明星,她的美貌和魅力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然而,在她華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渴望真愛的心。
克里斯蒂安和薩汀的愛情在紅磨坊的燈紅酒綠中悄然綻放。他們的愛情充滿了激情與沖動,仿佛燃燒的火焰,熾熱而無法阻擋。然而,他們的愛情并非一帆風順。紅磨坊的老板,只把薩汀當作賺錢的工具,試圖阻止他們的愛情。同時,富有的公爵也對薩汀心懷不軌,他企圖用金錢和權力來占有薩汀。
電影中的歌舞場面堪稱視覺盛宴。華麗的服裝、璀璨的燈光、動感的音樂和激情四溢的舞蹈,將紅磨坊的繁華與奢靡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場歌舞都充滿了活力和情感,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紙醉金迷的世界。
在色彩運用方面,《紅磨坊》大膽而鮮明。紅色、金色和藍色等鮮艷的色彩相互交織,營造出了一種夢幻而又夸張的氛圍。紅色象征著愛情的熱烈與激情,金色代表著財富與虛榮,藍色則暗示著憂郁和無奈。
而在角色塑造上,克里斯蒂安的純真和理想主義,與薩汀在現實中的掙扎和無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在愛情面前的堅定和勇敢,令人動容。同時,其他角色如貪婪的紅磨坊老板和自私的公爵,也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多面。
影片的主題不僅僅是愛情,還探討了藝術、夢想、欲望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紅磨坊雖然是一個充滿歡樂和激情的地方,但背后卻隱藏著無盡的痛苦和無奈。藝人們為了生存和成名,不得不出賣自己的靈魂和身體。而克里斯蒂安和薩汀的愛情,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如此珍貴和脆弱。
電影的結局是悲劇性的,薩汀最終因病離世,留下了克里斯蒂安獨自承受失去愛人的痛苦。然而,他們的愛情卻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永遠閃耀在人們的心中。
《紅磨坊》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動人的愛情故事和深刻的主題內涵,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它讓我們感受到了愛情的偉大力量,也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紅磨坊中的女主——薩汀》
在電影《紅磨坊》中,女主薩汀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
薩汀擁有令人驚艷的美貌,她那精致的面容、迷人的雙眸和嬌艷的紅唇,使她在紅磨坊的舞臺上光芒四射。她的每一次登場,都能瞬間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仿佛時間都為她而停止。
然而,薩汀的魅力遠不止于外表。她有著復雜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在紅磨坊這個紙醉金迷的場所,她被迫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間,以歌舞為生。表面上她風情萬種、豪放不羈,實則內心充滿了無奈與痛苦。
她渴望真愛,渴望擺脫被當作賺錢工具的命運。當她遇到了純真的詩人克里斯蒂安,愛情的火花瞬間點燃。薩汀在愛情中展現出了勇敢和堅定的一面,她不顧紅磨坊老板的阻攔,不顧公爵的威脅,毅然決然地投入到與克里斯蒂安的愛情之中。
薩汀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她深知現實的殘酷,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權貴;另一方面,她又懷揣著對美好生活和真愛的向往,內心始終保留著一份純真和善良。
在面對愛情與現實的抉擇時,薩汀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她曾試圖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但最終還是被命運的洪流所吞噬。然而,正是這種掙扎和無奈,讓薩汀這個角色更加立體、更加令人同情和敬佩。
薩汀,這個在紅磨坊中綻放又凋零的女子,用她的美麗、勇敢和悲劇命運,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成為了電影史上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