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練汽車陪練(女陪駕練車怎么樣)
關注慧跑,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昨天,中國馬拉松一姐李芷萱配合贊助商斯凱奇在上海進行了一次半馬挑戰賽;
李芷萱腳穿斯凱奇新款碳板跑鞋speed elite hyper,最終跑出74分成績,這個成績還是相當不錯,按照2019年全國女子半馬排名,該成績也能排進前三名位置。
“你說行咱就練”的師徒默契
李芷萱跑出這個成績并不容易,李芷萱并沒有刻意準備這場比賽,在比賽前一天才剛剛從高原麗江回到上海,上周跑量高達250多公里,身體處于相對疲勞的狀態,且并沒有進行從高原到平原的調整,就直接參加了這場比賽。
用李芷萱教練,我國中長跑著名教練,上海體院李國強教授的話來說,他們就把這次半馬挑戰當做一堂強度訓練課。
賽后,主持人對李教授、李芷萱進行了訪談,徒弟在只有70%身體最好狀態情況下能取得如此成績,也讓李教授心情大好;
師徒二人在輕松和調侃的氛圍中透露了很多有趣的幕后細節,李芷萱在賽前對李教練說自己大概只能跑出75分鐘,甚至80分鐘的成績,但李教授回她:“你別嚇唬我,不可能跑得這樣慢!”
李芷萱還“揭了”李教授很多“底”,李芷萱說:我們教練對于我的成績預測特別準確,去年名古屋馬拉松李教授預測她的成績為2:26:30,最終實際成績為2:26:15。
他還說:“李教授對于我要求嚴格,對于訓練計劃執行說一不二,有時量和強度很大,讓她覺得難以理解,但回過頭李教練就會給她解釋,為什么要采用這樣大運動量或者大強度的訓練,經過教練的解釋,她也能夠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練,欣然從命”。
這樣的一種交流方式,其實就充分說明了真正高水平教練和高水平運動員之間已經不再是一種高壓威嚴式的絕對命令和絕對服從的關系,而是在相互信任、坦承溝通和完全默契中對于訓練目標的高度認同和訓練過程的步調一致。
用李芷萱的話來說,就是“你說行咱就練”的互信合作關系。
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
人生飛躍
李教授最早接觸李芷萱是在2013年,李芷萱入選國家青年集訓隊,李教授則是當時是國青隊教練。
當時,中國田協聘請了意大利名帥卡諾瓦,由他執掌國家中長跑隊帥印,那個時候,幾乎所有中國優秀中長跑運動員都跟隨卡諾瓦在國內外進行集訓。
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李芷萱也被卡諾瓦招去加入集訓。不幸的是,練了整整一年,她的1500和5000米成績大滑坡。
李芷萱跟李教授聯系,說不想回內蒙,能不能繼續在你這里練?
李教授說:行。
就這樣,在李芷萱運動員注冊地仍在內蒙古,李教授也沒有收內蒙古一分錢培養費的情況下,管她吃管她住,并讓李芷萱跟著他的隊伍一起訓練。
2018年徐州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李芷萱代表內蒙古獲得第二名,也是在2018年,內蒙古給李芷萱下最后通牒:不回去,就開除!最后果然真把她開除了,還下了文件,退役費分文不給。
可以說,李芷萱當時面臨極大個人困境的情況下,李教授收留了她,并且通過師徒密切合作,逐漸將李芷萱從1500/5000米專項轉至馬拉松,并且將李芷萱帶到國內一姐水平。
名古屋李芷萱馬拉松一戰成名
李芷萱之前是一名1500米、5000米運動員,有不錯的速度能力,但中國在中距離項目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去甚遠。
李教授讓她嘗試跟著隊伍進行長距離訓練,結果發現她完全能跟住,這說明她不僅速度不錯,耐力也相當有潛質,因此,李教授萌生了讓她從中距離向長距離發展的念頭,這也得到李芷萱本人的認可。
此外,李芷萱體重較輕,這在長距離上也具有一定優勢就,加之她之前從事中距離速度耐力型項目的訓練,速度感良好,假以時日,出成績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李國強教授指導李芷萱訓練
李芷萱不缺速度,想要在馬拉松這個項目上有所突破,加強基礎耐力就是必然,那么怎樣加強基礎耐力呢?
李教授針對李芷萱實施了以突出跑量為特征的訓練,李教授從事中長跑訓練40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國運動員從小到大,耐力的底子就比較薄,這跟非洲運動員小時候都是每天往返十幾公里上學所打下的良好耐力基礎相去甚遠,所以補短板就成為突破的關鍵。
在李芷萱取得長足進步的2019年之前的那個冬訓,好幾個月,李芷萱的周跑量都在200公里以上,最高可以達到220左右,這還是在云南高原完成的。
最終,扎實的訓練讓李芷萱在2019年年初名古屋女子馬拉松賽上實現突破,2:26:15成為近年來中國女子運動員難得的優異成績,并且將她個人最好成績提升了足足4分多鐘,
一個從事一輩子中長跑訓練的
老人的愛國情懷
李國強教授目前是上海體育學院中長跑隊主教練,曾擔任國家馬拉松隊主教練,從上海體育學院本科畢業便一直在上體工作;
從一名體育教師到如今的國內一姐主教練,李教授從業四十多年,見證了中國馬拉松事業的起起伏伏,也見證了這項運動從少數精英運動員從事的冷門項目如今全民參與的大眾第一運動。
《無傷跑法》作者戴劍松、鄭家軒暑期赴麗江采訪李國強教授
《無傷跑法》作者戴劍松訪李國強教授
李教授事實上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因為對于這份事業的熱愛加之自己認為自己身體還不錯,所以選擇繼續從事一線訓練。
李教授說:“我們國家的國力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日本。但在馬拉松這個項目上,日本明顯領先我們是不爭的事實;
特別是當看到我們十幾億人都出不了幾名優秀馬拉松運動員,而日本僅僅兩億人口就遠遠在這個項目上超越我們,我還是憋著一口氣;
明年就是東京奧運會了,這對于我和李芷萱都是最好的機會,要在奧運舞臺上展現中國人,中國女性的精氣神。”
李教授百忙之中為跑者錄制10公里訓練課程
李教授的愛國情懷可見一斑,慧跑多次采訪李教授,李教授都反復提及他本人對于明年東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上和日本選手一決高下的期待;
當然目標歸目標,對于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李教授自己也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日本有2-5名女子選手具備220左右的水平,而我們目前還沒有選手包括李芷萱能達到這個水平,所以中日之間差距不小。
東京奧運會上戰勝日本這不是一句口號,我們拿什么戰勝日本?有什么底氣挑戰日本?
還得靠扎實的訓練。
日本人在馬拉松項目上的突破事實上也是依靠以突出量為主,同時兼顧強度的訓練方式,因為亞洲人種并不具備非洲選手那樣的天賦和先天優勢,如果不在訓練上想辦法,那么突破只是一句空話”。
李教授希望李芷萱今年能跑到全馬225左右水平,為明年東京奧運會的決戰奠定基礎,力爭在明年東京奧運會上實現220或者222左右的目標。
高原訓練難得的放松一刻
今年的疫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一方面比賽的屢屢落空讓專業隊運動員以目標為導向的訓練變得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師徒二人也面臨所有人都把戰勝李芷萱作為追趕目標的壓力。
李教授一方面充分激勵李芷萱,讓她樹立打江山難保江山更難的危機意識,一方面堅持在云南麗江進行高原訓練,而李芷萱對于個人較高和較嚴格的要求,使得師徒二人的訓練沒有受到疫情太多影響,目前李芷萱訓練一切正常。
在8月初甘肅某訓練基地內的比賽中,李芷萱一萬米也跑出來34分左右的水平,這次剛下高原沒做任何準備就在上海跑出74分水平,也證明李芷萱的能力仍在穩步提高。
慧跑在8月赴云南采訪李國強教練時,看到了隊伍嚴格、系統化的訓練,李教授始終和隊員摸爬滾打在一起,隊伍在一家餐館定點吃飯,但考慮到運動員營養,除了餐館每日正常供餐,李教授都會自己親手做“硬菜”帶到餐館,而李教授的廚藝在專業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氣。
清晨的麗江環城路上,李教授開著車監督隊員訓練也早已習以為常,而定期到麗江人民醫院抽血監控運動員機能狀態指標,用血乳酸測試運動員訓練狀態,晚上親自給李芷萱、張新艷(3000米障礙)等重點隊員放松恢復,也體現出一名老體育人對于事業的熱愛、執著和專業態度,令人敬佩。
餐桌中間搪瓷盆里就是李教授親自下廚的“硬菜”
清晨六點布置晨練訓練計劃
我國著名3000米障礙運動員,奧運選手張新艷在訓練中
一邊開車一邊監督隊員訓練
師徒齊心其利斷金
事實上,李芷萱目前仍然是自由身,并沒有注冊為專業運動員,而她本人接受的又是李國強教授的專業訓練,隊內也有多名男隊員陪練,同時李芷萱也是易居馬拉松俱樂部的成員,斯凱奇簽約運動員,她可以說是中國馬拉松運動員中商業價值最高的運動員之一。
李芷萱和李國強的合作從某個意義上說突破了傳統專業體制的限制,一方面李芷萱擔負著為國爭光的任務,一方面必要的商業活動又要不斷出席;
這需要師徒兩人在訓練、比賽、商業活動等諸多方面有效協調,相互促進而不互相打架,這方面他們可謂做得不錯。
運動員不斷參賽才能獲得更多獎金,同時這也是贊助商樂于看到的,但過多的比賽可能又會導致運動員身體疲勞,埋下傷痛隱患。
李教授作為老一代的教練員,學習能力很強,一方面支持李芷萱多參賽和參加必要的商業活動,一方面又在訓練上進行創新突破,以適應新的馬拉松發展形勢。
比如在昨天的這場斯凱奇半馬挑戰賽中,李教授說在李芷萱在身體疲勞情況下能取得成績,對她自信心又是一次提升,這何嘗不是李教授的一種探索和嘗試;
如果按照傳統保守做法,相信李教授也不會同意李芷萱在這個時候去挑戰半馬,挑戰成功了,就是突破。
李教授突破自我設限,也就是李芷萱突破自我設限。
同樣在去年,李芷萱在短短35天連續參加名古屋、重慶、武漢馬拉松,分別跑出2:26:15,2:27:55,2:30:39的成績,相信這樣的參賽頻率在專業隊眼里也是不可思議的。
李國強教授也許并不是國際上水平最高的教練,李芷萱也并非世界一流運動員,但師徒二人的互信、默契,讓這對師徒創造了許多新的不可能,這就是伯樂和千里馬合作的力量。
當2018年基普喬格打破馬拉松世界紀錄,2019年破2成功,沖過終點率先擁抱的就是他的教練帕特里克桑,作為耐力項目世界第一人,基普喬格對教練的話他也言聽計從。
基普喬格尊重每一個人,在談到和桑教練的關系時,他表示:“不存在任何摩擦。我們練田徑的都需要自律,而如果你抱怨,就是不自律,就成了運動員兼教練。
這就像你既當學生又當老師,你可以和老師一起探討,但你不能因為今天上課的內容向老師抱怨。
如果這樣,那你還當學生干嘛?你干脆自己去當老師好了。”
總結
李國強和李芷萱的下一個目標是10月的太原馬拉松精英賽,這將是檢驗今年訓練成效最重要的一場比賽。
當然師徒二人的遠期目標自然是明年東京奧運會,希望他們能給國人帶來更大驚喜,祝福這對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