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中介上市-房產中介上市公司
美國線上房產中介服務平臺Opendoor上市在即,估值約為48億美元。作為比較,貝殼目前的市值約為685億美元,Opendoor的估值不及其十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Opendoor將通過和著名風險投資家查馬特·帕里哈皮蒂亞(Chaath Palihapitiya)旗下公司Social Capital Hedosophi(SCH)合并的方式,借殼上市。而帕里哈皮蒂亞本人在此次IPO中投入了1億美元。
帕里哈皮蒂亞去年通過此種方式推動了大名鼎鼎的維珍銀河上市。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有自信取得10倍于原始投資的回報。
事實上,憑借獨特的模式和出色的盈利表現,Opendoor一直是資本的“寵兒”。
2018年軟銀遠景基金注資4億美元后,Opendoor的投后估值由20億美元升至38億美元。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Opendoor在21個城市促成了18000多套房屋售出,營收達到47億元。
體量不大,卻被帕里哈皮蒂亞和軟銀同時看好的Opendoor究竟有何種魔力?
和貝殼重資產運營模式相反,Opendoor的IBUYER模式是當下美國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熱點模式,即賣家將房產快速賣給平臺再由平臺賣給買家,平臺以買賣差價以及傭金方式獲取利潤的交易模式。
換句話說,Opendoor做的更像是一門低買高賣的“炒房”生意,而Opendoor將這門生意做到了極致。
根據Opendoor首席科學家杜磊此前的說法,“(Opendoor)不像互聯網公司一樣,融了很多資,燒錢補貼用戶,充流量”、“事實上Opendoor在我們的核心市場已經實現盈利了”、“7%的中介費,3%給買方的中介,我們承擔房貸、借錢帶來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深受牽連,Opendoor情況也不容樂觀。4月,Opendoor公司解雇了600名員工,占整個團隊的35%。選擇在此時上市,真的是個好時機嗎?
今年5月末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復蘇跡象明顯,甚至出現了“搶房潮”。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以下簡稱NAR)數據,7月美國成屋銷售環比增長25%,二手房銷量攀升至586萬戶,創2006年底以來最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和銷量一同增長的還有房價,這也極大地提振了消費者信心。知名分析公司CoreLogic于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房價同比增長5.5%,為2018年以來最大增幅。
可以說,當下被疫情壓抑的美國房屋購買需求正在持續釋放當中,而受高需求、低供給以及超低抵押貸款利率共同刺激,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房價持續增長已成為市場共識。
而面對和營收幾乎相等的估值,Opendoor的真正價值很可能被嚴重低估。